望江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清两代嘉兴府秀水县进士考析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www.zykyhs.com/
明清两代嘉兴府秀水县进士考析(二)文/梅晓民三、秀水县清朝进士名录一甲第三名:张天植,字次先,号蘧林,浙江秀水人。顺治六年(年)进士第三名,即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依附宁完我,官至礼部右侍郎。顺天丁酉科场案时被判斩刑。张天植不服,自陈说:“孤踪殊遇,臣男已蒙荫,富贵自有,不必中式。况又能文,可以面试。”改流徙尚阳堡。(《清稗类钞》)二甲第三十一名:*自起,字邻直,授翰林改刑部主事,擢郎中,典山西试督、湖南学*,有《鹤渚堂诗集》。(《嘉兴府志》)秀水人,顺治六年()己丑科刘子壮榜进士,廷试第二甲第二百六十名。官河南提学道。(《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二百六十名:董士昌,字宁庵。嘉兴人。顺治六年()进士。令平利,兼署洵阳。为人好施济,有惠声,后劳瘁死于任内。(《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三十六名:王勰,顺治九年()壬辰科邹忠倚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三十六名,官提学道。(《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六名:何元英,字蕤音,秀水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通*使参议。工书,笔意近董其昌,名重一时。(《秀水县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二甲第六十四名:曾王孙,字道扶,父本姓孙,赘于曾,无后,遂于王孙为嗣。授汉中司理治狱,改知都昌县,历升部曹视学。著有《清风堂诗文集》。(《嘉兴府志》)二甲第七十三名:徐臻,又名杜臻,梅里人。字肇余,号遇徐,顺治戊戌进士,改庶常,授编修,康熙癸亥靖海将*施烺克澎湖岛,台湾平。公民吏部侍郎偕内阁学士石柱疆理闽粤,往还岭海,跋涉不啻三万里,劳来安集,各得其所。甲子进工部尚书,历任至礼部尚书引年告归。(《梅里志》)杜臻,字肇余,浙江秀水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擢吏部侍郎。(《清史稿?列传五十五》)三甲第十二名:顾鹏,一说嘉善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孙承恩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十二名。官安福知县。三甲第二百三十六名:项嘉,嘉庆《嘉兴府志》《词林辑略》作顾高嘉。浙江嘉兴人,戊戌进士。由翰林院迁补,于康熙十四年三月十五日任。(天津通志:《旧志点校》)顾高嘉,本姓贰,字靖昭,号南楼。秀水人。顺治十五()进士。历江南六合知县。天津河防同知,云南都匀知府。仕津间,士民立碑志其德。(《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四名:许玮,一作张玮。嘉兴人。顺治十六年()己亥徐元文榜进士,廷试二甲第四名。庶吉士,工科给事中。二甲第十九名:吴源起,梅里人,字准庵。康熙十四年任洛阳县令。康熙十六年,诏举博学鸿词,秀水主事吴源起以陆清献名上。其荐牍中有“理学深醇,久入程朱之室;文章闳博,复登韩柳之堂”四语。慷慨直言皆如此,寻以亲老假归,年逾古稀遍游名山,著有《五岳游记》。(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梅里志》)二甲第二十七名:潘见龙,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马世俊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二十七名。官知府。康熙年间任河南叶县知县时,减免火耗和徭役。(《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严勋,字扆臣,号少年。秀水人。顺治十八年()进士,与兄严观、弟严临主盟越坛者二十余年,时有“三严”之目。著有《读易堂文集》。(《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二十九名:陈之仪,改卜陈彝。秀水人,康熙三年()甲辰科严我斯榜进士,廷试第二甲第二十九名。官吏部员外。(《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二十四名:毛延芳,字石墨。秀水人。康熙九年()进士。善书法。知新淦县,有惠*。归里后,恬淡自得,寄情诗酒。(《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袁定远,字静公。嘉兴人。康熙九年()年进士。授新野知县,升平度知州。历吏部文选司郎中。后为顺庆知府。(《嘉兴古代名人》)以户部郎中调文选司,任南充郡守,著有《历代铨选志》。(《柳南随笔》清?王应奎撰)三甲第七名:沈胤城,后更名为沈上墉,字宗之,号维庵。康熙十二年癸丑()进士,三甲第七名。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乡试正考官,升右春坊右赞善,转左春坊,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进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升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六十四名:朱衮,秀水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彭定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64名。官中书。(《嘉兴古代名人》)一等十一名:徐嘉炎(-),字胜力,号华隐。秀水人。强记绝人,一目十行,文诵三遍,终身不忘。与松江夏存古、嘉善钱不识有“三神童”之称。因与叔父徐善同年同窗,人称“大小阮”。康熙十八年(),以国子生应试博学鸿词,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二十年,滇黔平定,群臣献颂,徐独仿《铙歌鼓吹曲》作诗二十四章,获赏识。二十五年任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九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三十三年,帝召议*史。凡所问,均对答如流。康熙特赐临苏轼诗一幅,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充《三朝国史》《会典》《一统志》副总裁。三十八年因病告归。康熙帝赐“烟霞耆旧”匾及对联、诗幅。著有《抱经斋文集》二十卷。(《嘉兴古代名人》)一等十七名: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兼文学家。年轻时肆力古学,精研诗文,文名卓著。明亡后,参与魏耕等人的反清活动,险波连。壮年游幕南北,备尝艰辛。清康熙十八年(),应试鸿博,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的编纂。后入直南书房,因纂书私带抄手入内廷,被劾降一级,后复原官,不久携眷返里,筑曝书亭,藏书八万卷。其诗与王士祯齐名,并称为“南朱北王”。其文与汪琬齐名。其考据与毛奇龄并驾。一生创作词五百多首,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为清初三大词人。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中年以后,致力于经史,其考证论著淹博精深,至今为世所称。著作闳富,著有《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经义考》,辑有《明诗综》《明词综》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三十二名:陆雨?,无相关资料。一甲第一名:沈廷文,字原蘅,号元洲。康熙二十七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三十三年()任会试册考官。著有《广居文钞》《北征南归》等集。(《中国历代状元榜》)字原衡。秀水(今嘉兴)人。沈瞻日子,沈京文弟。读书过目不忘,父子兄弟自相师友。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廷对赐一甲第一,官翰林院修撰。著有《广居文钞》《北征南归》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三十六名:范长发,字廷舒。秀水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江西南城知县。考选广西道御史,转掌浙江道。六十年,与同官陶彝等合疏建储事触龙鳞,遣戌边疆。雍正年间归,以原职休致。(《嘉兴古代名人》)康熙季年曾联名十二御史疏请建储获谴,时号十二忠臣。(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三甲第十七名:曹彦栻,秀水人,曹溶子。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官顺天大兴县知县。《槜李文系·卷三十五》辑曹彦栻撰《沈节母吴孺人传》。(《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五十名:徐凤池,字梧冈。初任雒容县,调永滈清隐,升户部主事,迁刑部郎中,擢浙江道御史。撰有《金石韵府初注》。(《嘉兴府志》)三甲第二十五名:范景,秀水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四十五年官辉县知县,在任四年。官至右侍郎。《槜李文系·卷三十五》辑范景撰《改建辉县周程祠祀》。(《嘉兴府志》)二甲第二十九名:贺方来,秀水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王式丹榜进士,廷试第二甲第二十九名。官望江知县。(《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二名:李陈常,字时夏,号峄山。秀水人,李我郊弟。康熙四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外郞。在任秉公执法,释冤民万计。迁郞中,出知凤阳府。后提拔为两淮盐运使,不久升巡盐御史,有廉名。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在任病故。(《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五十二名:陈廷炜,字昭远。以进士知建平县。著有《二观斋诗稿》《姓氏考略》。子陈向中,字书绿。副贡生。工诗,与同里钱载交游。著有《桐乳巢诗》十卷。(《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钱以瑛,秀水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王云锦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名。官浙江道监察御史。(《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六十四名:陆赵泰,字时明。秀水人。康熙五十二年()癸已清圣祖六旬万寿恩科王敬铭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64名。官正阳县令,光州知州。(《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十二名:朱丕彧,秀水人。康熙五十四年()癸已清圣祖六旬万寿恩科王敬铭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十二名。官知县。(《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三名:查祥,字星南,号谷斋。一作海宁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官编修,充律例馆纂修。书法学赵子昂。尝自述生平,手书勒石。年八十一卒。辑有《两浙盐法海塘志》《海宁县志补》(今无传本)及《云在楼诗》《谷斋文钞》。(《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名:金作楫,秀水人。雍正元年()癸卯清世宗登极恩科于振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一名。官员外。(《嘉兴古代名人》)乾隆二年()总督张广泗题奏知州金作楫维修旧州城垣。(贵州省*平县委宣传部:《且兰古都-*平旧州》)二甲第六名:徐天麒,字仁卿,号春阳。一说海盐人。万历十六年()举人。任三河教谕,入为国子学正,出知邛州。著有《两汉会要》。(《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二十名:诸锦(详见《乾隆元年丙辰科博学宏词》)二甲第三十五名:姚璨(-),碑录作范璨。秀水(今嘉兴)人。雍正二年()甲辰科陈德华榜榜进士,廷试第二甲第三十五名。庶吉士,历任直隶大兴知县,庐凤道,河南布*使,副御史,工部侍郎。(《嘉兴古代名人》)一甲第二名:沈昌宇(-),字泰叔,号定岩。秀水人。少有文名,与兄昌寅有“鸳湖双沈”之目。雍正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为榜眼。授编修。后督学广东,列读书规则以教多士,时谓惠士奇后第一人,粤还不久卒。(《嘉兴古代名人》)一等第三名:诸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少孤,承母教,奋发攻读,博览群籍。长于考证。雍正二年()进士,选授金华府教授。乾隆元年()召试鸿博,列一等第三,授编修。官至左赞善,告归。著有《毛诗说》《飨礼补亡》等。诗取法山谷、后山,著有《绛跗阁诗》十一卷。又辑浙江耆旧诗为《国朝风雅》十二卷。(《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三十名:葛淳,字怀古。秀水人。乾隆四年()进士,十四年授南康县知县。为*以德治人,重文教创建书院,移风易俗禁溺女陋习及破除风水迷信等,均为士民称颂。《槜李文系·卷四十》辑葛淳撰《南康县志序》《高陂桥记》《王霖须传》《飞鸿堂印谱跋》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三十一名:郑虎文(―),字炳,也号诚斋(一作城斋),浙江秀水人。乾隆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赞善,历提督广东学*。归后,主徽之紫阳书院,及杭之紫阳、崇文两书院。所著《吞松阁集》《清史列传》传于世。(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中国古代名人录》)三甲第三十四名:盛世佐,字庸三。秀水人,举人。乾隆间以进士发贵州任湄潭县知县。后补云南摄丽江井务,以运铜劳瘁卒于途。生平精研经史,尤熟“三礼”,费时十二年撰成《仪礼集编》四十卷,裒辑古今说仪礼者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持论严谨。(《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七十九名:陈于上,字霏园,秀水人,乾隆十三年()进士。知江西新昌县,摄四川涪州,于*龙关开凿牵路,以便舟行,称“陈公路”。终长寿知县。著有《眠迟集》《揖青堂文稿》。(陈氏宗亲论坛:《陈姓名人录》《中国古代名人录》)二甲第一名:钱载(—),字坤一,号箨石,又号瓠尊,晚年居嘉兴百福弄,号万松居士,又号百福老人。秀水人。钱陈群族孙,钱炌子。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他学问渊博,品行修洁,秉公从*。幼年从族曾祖母陈书学习诗文、绘画,及长,诗宗唐宋诸大家。与王又曾等开创“秀水诗派”。绘画善水墨,尤工兰竹,为世所重。著有《箨石斋诗文集》。(《中国古代名人录》)三甲第十四名:王又曾,字受铭,号榖原,秀水人。乾隆甲戌进士,官刑部主事。有《丁辛老屋集》。《槜李文系·卷四十三》辑王又曾撰《寒山旧庐征诗序》。(《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二十名:贺基巩,字裕重。秀水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河南新郑县,有惠*,未几患疾,士民为泣祷者踵相接。及卒,县人赙之,乃克举丧。(《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陈经礼,秀水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蔡以台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名。官辰州同知。(《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七名:唐淮,字睛川,秀水人,少贫苦学。受业于钱唐桑弢甫调元,乾隆庚辰进士,内翰林转御史,后出典云南试。以疾归家,有绿溪山庄,喜藏书画。(倪禹功:《嘉秀藏书集录》)二甲第八名:钱受榖,字*舆,号冲斋。秀水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入直*机处,再升郎中,充湖南乡试副考官,调粮储道,复署迤东道,总理*需。著有《燕诒堂诗稿》。(《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二十九名:张庆源,字昆白,号愚髯,秀水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莱芜知县。九岁即通五经,兼工真草。(阮元:《两浙輶轩录》)二甲第五十四名:沈畴初,字伦元,号秋晖。秀水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安徽颖上知县,重建文庙。著有《秋晖诗草》《青谷杂著》等。(《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名:沈琳,字润辉。秀水人。沈雍嘉子。少受业于杭世骏。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武选司主事,擢员外郎,官至光禄寺少卿。论事于上官,直言无隐。通医学,贫者无嫌。(《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五十一名:汪孟鋗,字康古,号厚石,秀水人。乾隆丙戌进士,官吏部主事。有《厚石斋集》,所著《龙井见闻录》记述了武林掌故。(《嘉兴府志》)二甲第五十名:陈光鉴,字西斋,秀水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直隶容城知县,改选福建平和知县,署漳州海防同知,乾隆五十二年福建乡试同考官。(陈氏宗亲论坛:《陈姓名人录》)二甲第四十六名:汪如藻,字念孙,孟鋗子。乾隆乙未进士。先世裘杼楼藏书甚富,四库馆开,献家藏书百三十七种。(《嘉兴府志》)三甲第二十四名:钱世锡(-),字慈伯,号百泉、雨楼,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钱载长子。乾隆三十三年举人,四十三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翰林院检讨。有《麂山老屋诗集》。(光绪《嘉兴府志》卷五十二)一甲第一名:汪如洋(-),字润民,号云壑,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寄籍浙江秀水。乾隆四十五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入值上书房、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提督云南学*。著有《葆中书屋诗集》。与其外祖父金甡一样,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父亲汪孟鋗是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哥哥汪如藻是乾隆四十年()进士。(中国?休宁网:“中国第一状元县”专题《状元篇》)三甲第七十二名:陈熷,字效曾,号梅轩,秀水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湖北长阳知县,著有《梅轩集》。(陈氏宗亲论坛:《陈姓名人录》)三甲第六十三名:虞衡,秀水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钱棨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六十三名。官富民知县。(《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三十名:沈叔埏(-),字埴为,号带湖,秀水人。乾隆丁未进士,官吏部主事,到部未十日,即乞养归。筑室锦带、宝带二湖间,学者称双湖先生。曾任《四库全书》武英殿分校,后主魏塘讲习较久。有《颐彩堂集》。(张升:《沈叔埏与〈四库全书〉提要稿兼与司马朝*先生商榷》)二甲第二十一名:陈光銮,字金士,号珊浦,秀水人。陈光鉴弟。嘉庆元年进士,即用知县,改授绍兴教授。居越二十年,不谒上官、不至宰室,惟摊经课士,学者称石篑先生。著有《自冶集》《篷莱仙馆集》《仪礼校正》《禹贡注解》等。(陈氏宗亲论坛:《陈姓名人录》)三甲第二十名:诸汝卿,秀水人。嘉庆元年()丙辰科赵文楷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20名。嘉庆十年()任福安知县。(《嘉兴古代名人》《福安市志:《宋迄清代福安知县(已知)名表》)二甲第五名:汪如渊,又名治猷,字嘉谟,一字颂褒,号笔山,别号羼提居士。秀水人。汪孟鋗四子,汪如藻、汪如洋弟,汪如潮兄,汪善枢父。嘉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御使,后累迁顺天府尹、广东布*使。抵任未两月,因其清惠,知府某颇不喜,遇事裁抑,愤郁抱疾终。著有《羼提居士诗集》、《笔山书屋集》4卷。见《词林辑略》卷5、《啸亭续录》卷5、《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36、《国学研究》第12卷。(《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五十名:孟晟,秀水人。嘉庆元年()丙辰科赵文楷榜进士,廷试第二甲第六十七名。官御使。(《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六十七名:钱昌龄(―),字质甫,一字子寿,号恬斋,改名宝甫,乾隆十七年进士钱载之孙,海盐人,一作秀水人。嘉庆四年()进士,入词林,官云南布*司。兰竹深得家法。57岁卒。(《墨香居画识》《畊砚田斋笔记》《进士题名碑录》)二甲第十二名:朱鸿,字云陆,秀水人。嘉庆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擢御史,历给事中,出官督理湖南粮储道。道光十年()后,辞官仍居京师,撰考工记车制参解。又评程氏易畴考工创物小记,多所纠正云。(《清史稿》作者:赵尔巽等)二甲第二十二名:叶维庚(―),字贡三,号两垞(一作雨垞),浙江秀水人。嘉庆十九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历任新喻、宝应县、江阴县知县,泰州知州,有异改。维庚勤学不辍,肆力于史。著有《钟秀山房诗文集》《三国志地理考》及《纪元通考》十二卷,《清史列传》并传于世。(中华博物审编委员会《中国古代名人录》)二甲第十三名:汪世樽,号寅禾。秀水人,汪如洋次子。道光三年()进士,授编修。道光九年视学楚南(湖南学*),十二年典试广西,翌年分校礼闱,即卒。著有《阅史偶抄》《玉杯馀沥》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一百零六名:沈濂,字景周,号莲溪,秀水人。道光癸未进士,由刑部主事历官江苏淮徐海道。著有《莲溪文稿》《怀小编》《桂馨塾课》等。(《中国通史》)二甲第六十名:朱应元,字慎庵,浙江秀水人,道光丙戌进士。十三年十月由工部主事入直,官至庆阳府知府,后官至工部候补主事。(《枢垣记略》)二甲第四十二名:李贞木,字讷庵。秀水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授山西高平知县。后改严州府教授。(《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五名:张清泰,秀水人。道光二十年()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廷试第三甲第五名。精于书法。(《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六十五名:陈丙曾,字子雁,秀水人。咸丰二年()壬子清文宗登极恩科章鋆榜进士,廷试第2甲第65名。(《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十二名:王景贤,字颂仙。秀水(今嘉兴)人。同治二年()癸亥清穆宗登极恩科翁曾源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12名。官至广东按察使。著有《周易玩辞》《困学琐言》《性学图说》《伊园诗文钞》。(《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四十七名:陶模(-),字方之,浙江秀水人,同治七年()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历任甘肃文县、皋兰知县,秦州知州,宁夏知府,所至多善*。光绪十七年()授甘肃新疆巡抚。时英俄相继入侵帕米尔,乃于罗布淖尔北筑蒲昌城,南设屯防局,练*严防,敌不敢入。二十一年授陕甘总督,剿抚兼施,镇压回民起义。锐意开矿制械、兴学广教,安定民心。晚年一再上疏朝廷,请革封建弊*,废科举、设议院。卒谥勤肃,赠太子少保。著有《陶勤肃公奏议》《养树山房遗稿》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九十名:朱善祥,字泳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光绪二年廷试进士第2甲第90名,散馆授编修。光绪五年,任福建副考官。十一年,任云南主考官。工诗文,著有《红藤馆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三甲第四十名:吴兆基,秀水人。光绪六年()庚辰科*思永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40名。(《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五十六名:盛沅(-),原名恺华,字子彬,改名后字萍旨,晚年号剩叟。秀水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授庶吉士,旋转刑部主事,后任山西夏县知县。辛亥革命前夕回乡定居。曾任嘉兴府学堂监督,并创设嘉兴商会,热心地方公益。擅书法,尤精行楷。著有《江南水道记要》八卷、《宗孟庐行水考》四卷。(《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六十六名:沈瑜宝,字子美,沈钧儒祖父沈玮宝的弟弟。秀水人,同治九年()举人,授丽水教谕,后主圭山讲席。光绪十五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旋卒。著有《半楼诗文集》。(《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一百零一名:金蓉镜(-),初名义田,又名鼎元,字养寿,又字学范,号子篯,后更名蓉镜,字香严,号甸丞。秀水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铅子库都水司主事,湖南郴州、靖州直隶州知州,永顺府知府,*机处章京。光绪三十二年,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禹之谟因率学生迎接革命烈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安葬,又领导湘学界反对盐捐浮收,在长沙被捕,移解靖州。时金蓉镜任靖州知州,对禹之谟施用酷刑,禹被割舌,遭杀害。民国后,曾任浙江通志局分纂,嘉兴县农会会长等。民国八年太湖水患,金蓉镜等人在嘉兴发起请愿修浚太湖。同年,又筹办嘉兴城区公共阅报处,进行社会教育。九年曾呈请北洋*府对嘉兴、嘉善等六县实行减赋获准。善书画,师事沈曾植。诗有名,亦宗沈曾植,上承秀水诗派。富藏书,后遗嘱将图书部、册捐于高士祠(辞官回乡后创立高士祠于南湖畔以祭祀嘉兴历代乡贤),后转归嘉兴市图书馆。著有《潜庐全集》十一卷、《滮湖遗老集》、续集》等。(《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七十七名:高宝銮,字子鸣。秀水人。幼颖悟,钱卿鉌太守见而奇之,妻以女。年十五入府学,十六中副车,益讲求根柢之学,于《龙门》《涑水》二书,尤拳拳不忍释卷。光绪十五年()以第一人领乡荐,十八年成进士,由庶吉士授职编修,留京数年,以母老乞归。庚子之变后,忧愁成疾。主讲鸳湖、翔云两书院,乐育人才。生平慎于著述,耻为俗下文字,故手稿均未刊印成集。《槜李文系·卷六十八》辑高宝銮撰《新塍镇志序》《孔雅六先生家传》《序沈受松文》《拟致浙路局公司董事局书》。(《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二名:沈卫(-),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秀水人。早年即擅文名。光绪十五年()举人。因母丧南返,未及殿试。二十年补殿试,以第二甲第二名中进士。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充武英殿协修,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二十六年五月,出任甘肃正考官,十月,任陕西学*,以崇实学、端士习为职责,合并宏道、味经、崇实三书院为宏道大学堂,并设官书局选印中西图书。陕西学风大盛。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晚年鬻书为生,名满江南。侄沈钧儒奔走国事,屡濒于危,沈卫常为之谋划营救。卒后归葬嘉兴南湖乡沈家浜。(《嘉兴古代名人》)三甲第一百零一名:唐景仑,秀水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夏同龢榜进士,廷试第3甲第名。(《嘉兴古代名人》)二甲第十名:王大鈞,字箨庵,号伯荃,散馆授编修。参与《清史稿》纂修,撰《嘉庆朝列传》(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二甲第七十五名: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赐进士出身,刑部贵州司主事。中国法学家,*治活动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历任中央人民*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曾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著有《制宪必携》《宪法要览》《普及*法教育》等。(《百度百科》)四、有关说明本文所收录的进士均来自朱谦先生《明朝嘉兴进士名录》和《清朝嘉兴进士名录》两篇文章,朱谦在文中说明:明朝进士其籍贯有户籍和乡贯之分,户籍又分民籍、*籍等,现将其乡贯及民籍、*籍附在姓名后面的括号内,如“锦衣卫”“太医院”等。清朝的吴源起、李陈常、杜臻等是嘉兴梅里人(今王店镇),而清代秀水县其实并不包括王店镇(百度搜索所得李陈常和杜臻确是秀水人)。另外,钱昌龄一说是海盐人,沈琳一说是钱塘人(今杭州市),朱衮一说是会稽(今绍兴)人,笔者尊重朱谦先生的考据,均列为秀水人。由于手头资料缺乏,全靠百度搜索才得以进行,后又获得《秀水县志》和《嘉兴府志》的补充,但部分进士的生平事迹仍不多。五、有趣的“家族型”进士及第现象在这个明清两代进士名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家族型”进士及第现象,有一门五进士、父子同登科的,也有兄弟进士、隔代进士的等等。一门五进士:清朝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汪孟鋗的三个儿子汪如藻、汪如渊、汪如洋和孙子汪世樽(汪如洋之子)都高中了进士。长子汪如藻为乾隆四十年进士;次子汪如渊为嘉庆四年进士;三子汪如洋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并且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孙子汪世樽为道光三年进士。另外,汪如洋的外祖父金甡则是钱塘进士。父子进士:曹溶是崇祯十年丁丑科三甲第三名进士,儿子曹彦栻是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三甲第十七名进士。三代进士:钱载是乾隆十七年进士,其子钱世锡是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孙子钱昌龄是嘉庆四年进士。兄弟进士:卜大同、卜大有、卜大顺是三兄弟,大同是嘉靖十七年戊戌科进士,大有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进士,大顺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进士。陈光鉴、陈光銮兄弟俩一个是乾隆三十年进士,一个是嘉庆元年进士。兄弟同登科:陈丙曾和陈诵曾同为咸丰二年进士。陶煦和陶照二人都是弘治三年庚戌科进士;陶俨是他们的族弟,中了正德九年甲戌科进士,而陶谟是陶俨的儿子,中了嘉靖十一年壬辰科进士。隔代进士:朱彝尊中了康熙十八年已未科博学宏词科一等十七名,他的叔父朱茂暻是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而其曾祖父朱国祚则高中了明朝万历十一年癸未科的头名状元。沈钧儒是光绪三十四年进士,而其祖父的弟弟(嘉兴人称“小爹”)沈瑜宝则是光绪十五年进士。四世进士:全国仅十四例,浙江有四例,而秀水屠勋、屠应埙、屠应坤、屠应埈、屠仲律、屠淑芳、屠谦四代七人为其中之一例。一人二次中进士:诸锦在雍正二年中了二甲第二十名,到了乾隆元年,又中了博学鸿词一等第三名。进士及第、连中三元,这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凡中了进士者,无异已入官籍,所谓跃登龙门,就因为他们都属天子门生,身价百倍。但真正站上这金字塔尖的能有几人呢?大部分读书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也只是一个白发老“童生”而已。当然,秀水县的“家族型”进士及第现象,其他地方同样出现,但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六、清风世守、崇文尚学的秀水遗风从顺治三年()开科至光绪三十年()终试,嘉兴府各县共录取文科常科以及博学鸿词、经济等特科进士名,海宁列第一位,有名,嘉善列第二位,有93名(如果桐乡连石门和崇德一起算上去的话,则桐乡列第二位),秀水共产生85名进士,虽然位列第三,但它的“含金量”却最高:分别有7位列入一甲或一等,其中状元2名(沈廷文和汪如洋)、榜眼1名(沈昌宇)、探花1名(张天植),另有博学鸿词一等3名:分别是诸锦(一等第三名)、徐嘉炎(一等十一名)、朱彝尊(一等十七名)。在这年的时间里,一个小小秀水县能出这么好的成绩,的确是值得击节称道的。秀水县能仕人辈出,一是因为有着崇文尚学的大环境,二是跟江南士族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有关,比如乾隆年间徙居新塍的郑氏一门,书香传承,诗书相传近二百年,并且代有名人脱颖而出。通过科举入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是秀水文人的最终目标,而入仕做官后,大都是高风亮节,廉而不贪,成为百姓心中的“清官”。如成化五年己丑科进士梅江,“迁四川佥事,有好名声。蜀人多以为镜,对照称颂”;同时代的徐瓒,嘉靖年间出任海阳县巡检时“清廉可风”;弘治三年庚戌科进士范瑨“重其清德,人以为廉吏之报”;嘉靖十七年戊戌科进士卜大同任福建巡海副使时,边备多所兴革,使倭寇三年不敢犯;万历十一年癸未科进士盛万年“为官清廉正直,勤*爱民,深受地方士民爱戴”;同治七年戊辰科进士陶模官至两广总督,但他每次回嘉兴都会拒绝地方官员的盛情款待,出门从不讲排场,只穿便服,不坐轿子。以上例子说明,在乡邦民风的熏陶和祖训家风的训导下,明清时期的秀水进士均是以天下为己任,好礼仪、重廉洁的廉吏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鸿儒,而道德缺失、行为不端的小人毕竟个别,这些良臣、廉吏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文苑纵谈助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