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www.weidumeiye.com/m/汉、唐、五代相继,“吴越饶营妓,燕赵多美姝,宋产歌姬,蜀出才妇”成为一种文化传统。这也许是山岳川水、风土习俗的原因,也许因缘人文相传、世故风情之故,也许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现象。撇开吴越、燕赵、宋不论,单看“蜀出才妇”——唐代宗大历年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佳话仍在峨眉、锦江之间穿街走巷的时候,成都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才女,她叫薛涛。
“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流落蜀中,遂人乐籍。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笺,时号降涛笺,有洪度集一卷,今编诗一卷。”
纵然生平事迹记载颇多、但薛涛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一直是个谜。归纳起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她年生于长安,幼年时随父仕宦入蜀,她随至成都另一说则认为她是在父亲入蜀后生于成都,时间不详。
她的父亲薛郧(南宋章渊记载叫薛郑因)是一京官,但级别较低,母亲是裴氏。薛郧宦游入蜀是有证可考的历史事实,但如果是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即去了四川,则说薛涛在唐代宗大历间年生于长安为不确。
薛涛不是天上来的仙女一不管怎样,从童年到去世,她都一直生活在巴蜀;她在巴山蜀水间度过了一生,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巴蜀女诗人,这点不容置疑。
正因其出生时间和地点有不同说法,对“薛涛”这个名字也就有相应两种解释。一说婴儿坠地的呱呱哭声,“声震屋宇”,有如江上的怒涛,父亲为其取名为“涛”。
另一说是薛郧为纪念刚刚经历过的“安史之乱”那惊涛骇浪般的仕宦历程,后盼望其生能安度洪流滚滚的岁月,才为女儿取名“涛”,字“洪度”。两种说法里似乎都有文人雅士的想象在内,不足为凭。
谁都曾青春年少。且来看看薛涛/p>
“涛八九岁知声律”(《槁简赘笔》);“容姿既丽,才调尤佳,言谑之间,立有酬对”(《鉴诫录》卷十);“性辨惠,调翰墨。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傍即东北走长安道也,往来车马留连”(《唐才子传》卷八);“母孀,养涛及笄,以诗闻外,又能扫眉涂粉,与士族不侔”(《笺纸谱》);“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全唐诗》之《薛涛传》)。
连贯起来即是:自少聪慧,八九岁就能通晓音律。一边识字作文,一边练歌舞、学书画。性情机敏活泼能酬对,喜辩论。擅长写诗,14岁时,诗名远播。加上既长得颇有姿色,又善梳妆打扮,与一般士族不可同日而语。住在浣花里,在院里种满菖蒲,很是吸引路人。不等成年,父亲去世,母亲寡居抚养。
此段时日里有件事因留下诗句而多被承认。一日,父亲凝望庭中一棵茂盛的梧桐树,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然后要求一旁的小薛涛续诗。她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郧的两句表面为状景,实则深含他高风亮节,不随流俗的清高,而薛涛却以“迎来送往”承接,虽然生动贴切,但很容易想起其后的生命历程。
薛涛以诗才留名后世。她所写的诗歌多是与人酬对而作。自韦皋开始,她“出人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依《新唐书》、《旧唐书》所载,“十一镇”乃指韦皋、袁滋、刘辟、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历史事实是袁滋未至任;刘辟到任即反,后为高崇文平定;郭钊以东川节度使兼领西川,不及一年;李夷简虽镇蜀六年,却不见薛涛与其酬唱诗作(指现存作品而言)。
因而,薛涛的生平年月虽然经历十一镇,然而真正有密切侍酒酬酢之实,应该只有七镇节度使。此外,这七镇中,段文昌二度镇蜀。
文宗大和六年(年),段文昌第二次镇蜀。所以,说“历事十一镇”只是从时间上讲。除与历届剑南西川节度使有诗文往来外,薛涛还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王建等二十余人互有唱和。这些人中,最主要的是两位:韦皋和元稹。
韦皋,字城武(又作武臣),京兆人。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
凤翔,署营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21年),封南康郡王。
唐德宗时,吐蕃势力日渐强大,不时侵扰蜀西、滇南一带边陲地区。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开府成都,统辖军政,经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是官宦之后,就把她召到帅府并命她即席赋诗。薛涛吟出“谒巫山庙”一诗/p>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听后大加赞赏,也才相信传言不虚。(明代钟惺认为此诗“不但幽媚动人,觉修婉约退中,多少矜荡不尽意。”)此后,薛涛出入韦皋幕府成为常事。
薛涛文采流丽,才智敏捷,在幕府中游刃有余。韦皋嫌她太过招摇,心生醋意。于是借慰问边地守军的名义,把她派往偏远的松州。(一说是因为韦皋怕自己在蜀专横奢侈的恶劣行为,被薛涛流露给宾客而传闻于朝廷,于他不利,借故处罚薛涛前往松州边地,以掩其口。)
薛涛奉命去松州,在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总称“十离诗”,差人送给了韦皋。
整组诗由十篇构成,全是七言绝句,分别是:《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鞲》、《竹离亭》、《镜离台》。
为便说明,故将原诗引录如下: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裴回。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诗中薛涛不惜把自己比作是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暇、鱼戏折芙蓉、鹰审人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实在是咎由自取,无可辩白!这实是薛涛精心设置种种比喻来向韦皋请罪;自然,韦皋读后很快就将她召回了成都。
韦皋将薛涛带进剑南西川幕府,与七任节度使交往直到逝世;元稹则让薛涛的生活中多了爱情。
元稹(年-年),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河内人。贞元九年(年)以明两经擢第。贞元十五年,初仕于河中府。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稹自少与白居易唱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集与白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元稹是唐朝有名的风流才子。曾与莺莺私订终身,却始乱终弃。赴京赶考后娶了高官之女韦蕙丛。莺莺另嫁他人后第二年,元稹求见莺莺,遭拒绝,写下《莺莺传》(即《西厢记》蓝本)。
韦蕙丛病故后,元稹在悼亡诗《离思》中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句,感动了万千才俊佳人。就在写下这首有如“山盟海誓”的诗后不久,他邂近薛涛。随后却因刘采春而抛弃薛涛。与刘采春的交往也“随风飘散”后,他纳妾安氏,续弦裴柔之。真真是群芳争艳,数不胜数。
两人的交往就元稹而言只是其风流生涯中一个插曲,但对薛涛而言,却引来爱情梦,
薛涛《池上双凫》诗是写在第一次交往后:“双栖绿池上,朝暮共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问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同花说相思。
薛涛在锦江刻骨铭心思念情郎,元稹却在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茶。元稹又何曾愿意与她相伴终身呢?“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话说得让人动容,但只是说说而已;“花丛”才是元稹的居室,他不会“单恋一枝花”的。
即使元稹为薛涛的生活带来了爱情,但她终生未婚,致使后人有“孤鸾一世,无福学鸳鸯”之叹。也许因她早年的乐妓生活有污名节,也许是她恃才自负,追求的爱情婚姻生活不在现实中,也许《诗经》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与元稹外薛涛还有一些感情纠葛,如与郑资州:在《送郑资州》一诗中,薛涛用“离人掩袂立高楼”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悲苦,并在结句运用《陌上桑》中罗敷的典故,表示自己在离别后的忠贞。
再如与李郎中:在《别李郎中》一诗中,薛涛用“花落梧桐凤别凰”的意象来暗喻这场离别的性质,结尾用“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来说明这场离别将是生离死别。
作为一名较少封建道德观念束缚的女性,薛涛确实有过多次恋爱。但只能说明她感情比较丰富,而不能借此说她的恋爱是不纯洁或不严肃的。
我们宁愿相信,只是她的爱情观使她“孤鸾一世”。一方面,她吟诗羡慕“双栖绿池上”,“同心莲叶间”的双凫(《池上双凫)),鄙视“春风摇荡惹人衣”,“一向南飞又北飞”的柳絮《柳絮咏》)。
另一方面,她写《咏蝉》,以蝉的清纯洁净自喻。诗云:“露涤清音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柄。”这是薛涛对自己爱情经历的剖白。《诗经》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薛涛怀抱爱情梦想终于抛开众多名人雅士一骑绝尘而去。
除了与韦皋和元稹外,较为有名的唱和还有许多。仅列举两例。
刘禹锡曾到成都探访杜甫草堂,会见韦舉。薛涛侍客时,因慕刘禹锡才名,且他翌日就要离开成都,即席题诗一首七绝/p>
水国兼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刘禹锡抚掌称妙,题诗一首回敬/p>
江南江北望烟波,人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杜牧也曾见过薛涛。在表达了私人情意后他留下一首七绝/p>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抖倚玉宵李鬓女,指尘扰自护娇娆。
可薛涛拒绝了杜牧的好心,为他写了题为《赠远》的两首七绝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宇开缄别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落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不只是诗歌唱,薛涛在很多场合还留下了能言善辩应酬的逸事。当时有一位黎州刺史,与薛涛在宴席间作“千字文”令。条件是引语须带鱼禽鸟兽。刺史先:“有虞(鱼)陶唐。”薛涛接:“佐时阿衡。”刺史道:“你引语中并无鱼鸟等字,须罚。”薛涛笑日:“衡字内有小鱼,使君引语的‘虞’字,非鱼非鸟,才该罚。”使得坐客大笑。
高崇文作节度使镇蜀时,命之佐酒。令涛改一令字云:“须得一字象形,又须逐韵。”高崇文先行令;“口,肖似没梁斗。”薛涛接着说:“川,有似三条橡。”道:“奈一条曲何!”薛涛笑着回话:“相公为西川节度使,尚用一破斗,至于穷酒左三条椽,只有一条曲,又何足怪!”一座称善。
有一次,南越赠送韦皋孔雀一只。薛涛建议为孔雀开池设笼,说:孔雀南来,象征唐王朝昌隆国运和韦帅显赫治迹。薛涛的这个建议,颇有“美人佐政”风韵,遂成为文人们极力渲染的一段佳话。
随意择拣的几则逸事足以看出薛涛社交场合应变快速、思维敏捷,很有聪明才智。
薛涛并未终生为“乐妓”,在男性社会里,那是难以想象的事,也许这就是所谓“红颜易老”吧。某个适当的时候(具体时间已不可知),她脱去了乐籍,获得了自由身。
先是退居在浣花溪边。《笺纸谱》说她穿“女观服”,但我们宁愿相信她一身红装。且看她的诗:“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寄张元夫》);她在溪畔徘徊,沉静中多出了成熟。
也许浣花溪畔的生活更自由、更浪漫,红色也就更能突出她的个性特征:无论是写“红开露脸误文君”(《朱槿花》)的朱槿花,“晓霞初垒赤城宫”(《金灯花》)的金灯花,还是写“竞将红缬染轻纱”(《海棠溪》)的海棠花无不从“红”处着笔。她还在门前种满琵琶花,开出红浪般的花海。甚至连--时名重的“薛涛笺”,也是“深红小笺”。这似乎无需太多解释,明白薛涛才华依然、激情依然就可。
如果说当年韦舉所赐的松州之行打破了薛涛幕府生活的狭窄见闻,那么在浣花溪畔,她则有意识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与心灵之间构筑艺术的虹桥。
“一泓秋泉”《秋泉》)、“一叶莲舟”(《采莲舟》)、“斛石翠色”《斛石山》)、“菱荇清流"(《菱荇沼》)告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轻柔,被移植到一个芬芳馥郁的诗歌园囿之中。这段时间里,薛涛还游历了荣州、简州、嘉州、渝州、夔州等地,写下了《题竹郎庙》、《江月楼》、《西岩》、《赋凌云寺二首》、《海棠溪》、《谒巫山庙》等山水纪行之作。
据说,晚年薛涛移居碧鸡坊(从汉代起,蜀中相传有碧鸡之神。唐时碧鸡祠、碧鸡坊在成都西南,后因碧鸡祠废,碧鸡坊之名也隐没不彰;五代时合祀碧鸡于城北金马祠内,于是碧鸡坊名亦移于城北),创吟诗楼,偃息于上,度过了清幽的余生。
薛涛满腹诗情充盈而出以成就其他。除诗歌外,还善书法和造纸。虽然薛涛的作品已难见到,但她“工书法”却是事实,有记载为证:《元和书谱》中称薛涛“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元人杨维桢《答曹妙清》诗中说:“写得薛涛《萱草帖》,西湖纸价可能高。”《列朝诗集小传》甲集)。
蜀纸,特别是麻纸天下闻名。但还有一纸备受迁客骚人盛赞,那就是“薛涛笺”(或称“浣花笺")。那是薛涛退居浣花溪时发明的。
她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人芙蓉花汁和云母粉,渗人浣花溪玉津井的水,制成深红色的精美小彩笺,上有特别的松花纹路,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与人酬和。一时间,这种诗笺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
一般人认为是浣花溪水“清滑”之故,纸笺才会光洁可爱,为它处所不及。但薛涛死后,很少再有人能用溪水造笺纸了。所以,不如说薛涛是个精致、细腻、有情调的女人!
今天也是难见“薛涛笺”了,但关于“浣花笺”的题咏却很多。韦庄有诗日:“浣花溪上如花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劈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霞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李商隐也有诗赞曰“浣花溪纸桃花色,好好题诗挂玉钩”。司马光诗:“西来万里浣花笺,舒卷云霞照手鲜。”
她还有一些关于笔墨砚的发明,来匹配她的诗,但相对她的书法和“薛涛笺”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大和岁,涛卒,年七十五”(元费着《笺纸谱》)。这是惟一有关薛涛生命结束时间的记载。
“故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薛涛留下了薛涛井和望江楼。薛涛井旧名叫玉女津,明蜀府在此仿造薛涛笺,故后有此称。康熙时立碑题“薛涛井”。
还有一传说是这样:清代光绪年间,蜀中大旱,当地人向薛涛故居边干涸的古井顶礼膜拜,古井中忽然涌出清泉,接着天下大雨滂沱,从而解救了旱灾。人们为了感激薛涛神灵的恩泽,特将这口井命名“薛涛井”,并立石刻碑记载其事。
后人留下了两副对联。一是顽仙女史撰:“幽境忽诗来,十样名笺供草句;余甘留井冽,一瓯香茗正花时。”
另一副是刘咸荣撰:“此间寻校书香冢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芬,一样渡名桃叶好;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留韵,不妨诗让杜陵多。”
还有望江楼,望江楼原名崇丽阁。今天的成都东郊名胜望江楼,乃是清代修建的纪念薛涛的景观。
黄土掩风流,文采传千古。薛涛流传下来的诗篇,以抒情的七绝为最好哀婉流畅,清丽多姿。相当一部分构思精巧,语言流畅,清新可诵。
薛涛虽为女子,但凭着文人的风骨,能够以一子身份同时保有子之长与男子之强,这是薛涛身由己的幸身世所带来的大幸。而薛涛诗中的阴柔与豪迈使其诗作得以朽,亦使薛涛之名得以传后世久久长长。花容月貌零落成泥,诗情画意随风而逝,空灵拔节的竹却春夏秋冬依然。“春愁难断、红笺传情"以风尘之身,贏文士之名巴蜀女校书薛涛,寂寞千年的芳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