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www.znlvye.com/造园的基本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园林虽然是由人工设计造成,但是创作者的目标是模仿自然,甚至希望与自然的真山真水合一,因此越接近自然的真山真水,就越能体现造园者的水平,起园林的品格越高。受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完全与自然合一是不可能的,要求造园者不是简单的抄袭自然,而是要经过艺术的概括和提炼。
园林艺术与绘画、摄影、戏剧等形式相比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园林艺术的空间性,欣赏园林必须进入园林之中,园林的风景、建筑与游人共同组成了欣赏环境,这个三维的环境就是园林的空间美。
江南园林的私家园林,讲究“水必曲,园必隔”,尤其是小园,更是注重遮挡视线的廊、墙和树木假山,越是小园越重视分隔,只有分隔,才能丰富园林的层次,才会有曲径通幽的感觉,否则,园林一览无余就无法变现空间的美。分隔也不是绝对的,常常通过花墙、回廊上的漏窗、月亮门互相疏通,相互借景,使各个园林的景区成为一个整体。
“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就是观赏主题,其庭院、建筑、植物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各种元素一起组成了一个极美的观赏空间。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如远借,在郊外园林中往往借远处的山峰、江流或建筑物,如北京颐和园借景于玉泉山及玉峰塔;圆明园借景于西山;杭州的刘柱借景西湖等。有些城市园林一般筑有高墙,为了远借,往往就设立高楼或假山的观赏点,如苏州沧浪亭的看山楼,留园的远翠阁,上海豫园的望江亭、观涛楼等。邻借,又称为对景,距离较短的两处景点可以互借,既可以是园外景,也可以是园内之景。如苏州拙政园西部假山上的两宜亭。
实借和虚借,实借是指借入的风景形象是山水、树木花草以及建筑等实景;虚借则是指借自然界一切变化不定的、活的、变幻的风景信息,诸如风花雪月、朝夕晚霞、暮鼓晨钟等。
古代的造园者所创造的山水风景,除了形似自然山水以外,一般还蕴含着深深的文化精神因素,这就是园林的意趣,有了这种意趣,园林才有了诗情画意,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苏州沧浪亭,宋代诗人苏舜饮罢官之后回苏州所建,明显有着隐居故里、独善其身的含义。
苏州网师园的濯(zhuo)缨水阁,也含有文人归隐林下、不混于浊世之意。
沧浪之水,出自上古的一首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曾经对弟子说: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后来《楚辞·渔父》引申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舟船之趣也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主题,园林由于受条件所限,舟船之趣往往不是真船,而是旱船,或者石舫。旱船只是在湖岸或者池边建筑的形似船的一个水榭或者楼厅,欣赏旱船,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其外形,而要去寻找泛舟于湖上之间的感觉,这样才能得舟船之真趣。旱船的叫法还有:不系舟、画舫斋、画舫、香洲、石舫、清宴舫、紫洞艇等。
园林意境源自诗画的意境,是指内情外景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感觉,这种审美活动不仅仅需要外境的美,而且需要人的心灵参与,更需要游人有想当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有书画诗词方面的修养,才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达到交融的审美感受。现在造园更多的是借助园林匾额、楹联、门楣、刻石的点题,在文字的引领下进入园林意境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