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安徽望江县一名17岁高中女生跳河自杀。现场视频显示,女生跳水后,警方在岸边尝试施救,但未第一时间跳下水救人。女生身亡后,有关处警警员在施救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职的话题引发争议。据九派新闻报道,当事派出所工作人员称,在场民警“都不会水,如果会水当时就下去了”。
当晚,针对网友反映的民警、辅警在施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望江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将对该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涉事民警、辅警作出停职接受调查决定,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望江县公安局警情通报
民警是否必须具备游泳技能?民警的日常训练中是否包括水上救援?12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多位基层民警、警校学员、公安局内部技能培训干部等多处了解到,目前我国公安民警在职业技能上,并未对必须掌握游泳技能进行硬性要求,也并未规定入职民警必须学会水上救援技能。
是否会游泳未作硬性规定
多因各地公安局属地环境而存在不同
河南省正阳县某派出所民警代警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对于一名合格警察的基本要求主要为掌握擒拿格斗等基础技能,拥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基本的政治、法律知识,在体能素质方面并未做特别的要求,游泳也没有作硬性要求,“所以基层民警在游泳这个技能上只能算作个人的本领掌握。”
代警官表示,在实践中是否需要掌握游泳或水上救援技能,主要因各地公安局的属地环境而存在不同。“据我了解,在南方水域较多的地区,会在警察入职后,进行一些基本的水上救援培训。但在北方,则很少有。”
海南省公安厅港航公安局一民警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新入职的警察是否具备游泳技能,以及入职后是否需进行水上救援培训,均未做硬性规定。
对游泳技能并未做出要求
“会游泳和会水上救援是两回事”
公开资料显示,在我国,要成为有正式行政编制的警察共有3种途径:通过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参加全国公安院校联考(必须得是警校生)、部队军官转业。
代警官表示,部队涉及水上作战等项目,游泳是必备技能;公务员考试则没有将游泳技能作为必考科目;而公安院校方面,多位警校学生表示游泳并非必修课。
“在警校学习时,学校并没有开设游泳课程,水上救援方面的知识技能也并未专门讲过。”曾在年考入警校的赵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他还是警校生时,学校主要传授的是一些制服、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专业技能,并未系统地教授过游泳和水上救援技能,“会游泳和会救援是两个不同的事,水上救援更多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实施。”
此外,通过查询相关网站,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各地区警察学院在招生政策方面,虽对考生的体能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但对于游泳这一技能却并未做出要求。例如,在浙江警察学院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中,要求考生在体能测试方面完成男子米跑、0米跑、推铅球(5公斤);女子米跑、米跑、推铅球(4公斤),但并未提及游泳方面的技能测试。
同时,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公安类招警中的体能测试也只包括男子/女子10米×4往返跑,男子0米跑(女子米跑),纵跳摸高三个项目的考核,并未涉及游泳测试。
现阶段的水上救援培训较少
一般会联动专业水上救援队处理
“现阶段来说,游泳不是警察的必备技能,相关的水上救援培训也很少。”一位公安局内部技能培训干部罗警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作为基层地方单位的培训学校,每年有新入职的警员后,校方都会在省公安厅的安排下,统一对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多为一些普遍的应急救援行动,比如应对暴徒时该如何处理、群众需紧急医疗救援时该如何快速施救等,较少有关于水上救援的培训。
罗警官表示,因水上救援涉及的事宜较为专业,目前一般采取的是相关部门联动处理。“也就是说,警察在接到相关指令后,除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外,还要尽快对现场情况作出警情判断,在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时,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即遇到火情类,联动火警部门;遇到疾病类,联动医疗急救单位;遇到溺水类,则会联动专业的水上救援队。”
对于本次新闻事件中,处警警员的相关做法是否存在失职,罗警官表示,最终定性需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结果为准,“如果处警警员会游泳,却没有及时施救,那么他肯定是要追责的。”罗警官认为,如果在自身安全都无法确保的情况下盲目施救,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在现阶段的警员培训中,他们要求每个警员在处理险情时,要首先评估实际环境,在积极有效的救援群众同时确保安全。
红星新闻记者罗梦婕
编辑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