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书画印望江南 [复制链接]

1#

江南,

中国人似曾相识的精神故乡

陌上花开的江南

菱歌泛夜的江南

烟柳压堤的江南

橙*橘绿的江南

四季轮转

不变的是诗书画印,风情万种的江南

诗是自然的产物,

是意趣的表达。

江南的旖旎风光,

令无数文人骚客尽折腰。

林逋诗《山园小梅》

其中一位甚至还结庐孤山,以湖山为伴,

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

他就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

梅妻鹤子图片来自网络

风轻云淡的曼妙时光里,

他坐拥湖山,

喝酒,赏梅,玩鹤,作诗。

江南骚客的清雅风流,

在山川雨露间静静流淌。

孤山一角

书是无言的诗,

书是无行的舞。

书法将文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将书写者的心境情绪缓缓透露。

李叔同手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字如其人,

见字如面。

白纸黑字间,

平淡、恬静、冲逸之致扑面而来。

宛如他“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一生的写照。

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他便是西泠印社社员弘一法师李叔同。

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

在出世与入世的统一中,

江南文人高洁傲然的风骨展现于篇篇手书之上。

古人云:

善书必善画,善画必善书。

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

泱泱华夏五千年,

工于传统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者不可胜数。

而有人却另辟蹊径,

用漫画描摹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他便是西泠印社社员丰子恺。

作为李叔同的学生,

他将独特的思想性与强烈的责任感融入绘画,

江南画家的心始终与民生融在一起,

同呼吸共命运。

篆刻艺术,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

风格多样,别具个性,

江南的诗书翰墨,士人情怀

都由小小印章落到实处。

纪录片《孤山路31号》截图

自明代起,

逐渐形成篆刻之各种流派。

而以丁敬为首的浙派篆刻

却独树一帜,闪耀于中国印学史。

西泠印社丁敬坐像

作为浙派篆刻的开山祖,

丁敬博采众长,不主一家,

治印宗秦汉,常参以隶意;

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

方中有圆,苍劲质朴,

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其后,蒋仁、*易、奚冈、陈豫钟、

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继之而起,渐成“西泠八家”。

江南印人将精益求精的精神

与海纳百川的态度融入方寸印章。

纪录片《孤山路31号》截图

西泠印社

江南的美从不只是秀丽的山水风光,

更动人的是诗书画印,才人辈出的绵延文脉。

而诞生于年的西泠印社,

正是这一江南文脉的见证者与守护者。

纪录片《孤山路31号》截图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

创社百年来,已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艺术”的传承代表组织。

西泠印社群贤毕至,大咖云集

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

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

木石物语·望江南

撷取诗书画印妙趣,

承继江南文脉雅韵。

西泠文创以江南四时美景为主题,

打造“木石物语·望江南”系列产品。

紫光檀与*铜的自然结合,

*铜丝勾勒出江南的四时风物,

执印为信,等你,在杏花烟雨的江南。

取苏堤四桥为名,

分为“映波”、“锁澜”、“压堤”、“望山”四款,

在四季的流转中,望见江南。

春款印章映波

这里有春满江南的味道,恰似你我邂逅的模样

夏款印章锁澜

火热般的夏天,铭刻下你我的思念

秋款印章压堤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想在这醉人的秋天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产生联系

冬款印章望山

晶莹剔透的冬天,万物沉默如谜,静待新生

一方印章身份的象征

印章自古以来就是凭信之物

可以私人定制姓名或者钟爱的文字

优雅的馈赠之礼

精美包装,自用或礼赠,皆不失格调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购物商城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