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成都中心城区是四川发展最成熟、人口最密集、对外交往最频繁的区域。不同于“白纸作画”,中心城区城市转型升级束缚更多,难度更大,既要承载历史,又要面向未来。
新与旧,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如何兼顾,是每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在城市有机更新上绕不开的话题。
在城市更新中,既要有接纳完美和不完美的胸怀,又要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力量。
“更”字有几层释义。其中一个为:gēng,改变;另一个为:gèng,更加。我们希望,城市更新能通过改变一些东西,让城市更美好。
即日起,四川在线推出“成都更新”系列报道,以成都中心城区为样本,选取最有标识性的维度进行剖析,探寻城市更新的多种可能性。
四川在线记者蒋君芳文/图
如果没人提醒,很少有人会将眼前的这栋楼与菜市场联系起来——12月17日,四川在线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片区的成都音乐产业中心采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楼的前身,功能复杂,餐饮店、菜市场、酒店、培训机构、社区办公等交杂在一起,“是音乐,让这栋楼焕发了新的生机。”
音乐,改变的不止这栋楼。“我们整个音乐坊片区,都是以‘音乐+’为主线,有序进行城市有机更新。”今年8月,陈甜婕被调入筹备组,参与成都音乐坊管委会的筹备工作,“音乐坊的管理运营,将按照产业功能区发展模式,目标是要打造‘世界音乐族的追梦天堂’。”
音乐产业中心前后对比图
新地标带来更新契机
南至一环路南一段,西至新南路、东至锦江的一个“钻石形”区域,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距离城市核心天府广场约1.6公里,距离商业核心春熙路片区约1公里——这个区域,就是武侯区正在打造的成都音乐坊片区。该片区包含了武侯区望江路街道的老马路和新生路两个社区。
成都音乐坊片区规划效果图
老马路社区*委副书记胡海焘说,成都音乐坊片区,过去是典型的老旧城区,也存在着典型的问题:社区人口密度高、房屋老旧破损、公共空间狭小、业态低端无序、街巷脏乱狭窄,“这里很多小区都是年以前建的,基础设施比较差。”
但这一片区的特点也十分突出。胡海焘说,“四川音乐学院就在这个片区内,所以这一带集中了非常多的乐器销售店铺、乐器培训机构等,你经常能在街上碰见背着乐器的学生,但是业态都相对低端。”
在新城区不断繁荣生长的同时,老旧城区也迎来了更新的契机。年8月,武侯区启动了音乐坊项目。“年,川音大厦成功爆破,新的城市地标——成都城市音乐厅拔地而起,给这个片区带来了更新契机。”陈甜婕说。
成都城市音乐厅内部(成都城市音乐厅供图)
彼时,在成都实施“中优”城市发展战略下,很多位于中心城区的老旧街区和老马路社区一样,盼来了城市更新的契机。
穿上“音乐”外套
城市更新启动后,最先被改造的,是丝竹路,也叫音乐大道。这条道路最后呈现出的模样,与城市很多道路都有较大区别:最外两侧是人行道,往里是车行道,两条车行道中间,是一个开敞式的游览空间,宽度大约11米。
音乐大道
这样的道路设计,在成都市并不多见。陈甜婕介绍说,中间的开敞空间,是为各种街头表演预留的,今后也会植入一些与音乐元素有关的场景,“这个设计参照的是巴塞罗那兰布拉大街,这条街上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街头艺人进行表演。”
音乐大道
沿着成都音乐大道行走,两侧能看到许多乐器销售店铺,有些店铺的店招上,带有“微博物馆”字样。“我们在多家乐器店中,选取了12家,按照‘一馆一特色’进行打造。”来自成都艺美惠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的林惠敏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成都音乐大道两侧的店铺
林惠敏算了一笔账,这个项目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乐器店在项目的补贴下,对店铺进行了重新装修,整个音乐大道的形象得到提升;微博物馆免费对外展览,定时承接社区的公益课程,使得周边居民受益;对于乐器店而言,亦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与年相比,年12家乐器的销售额8%-25%的增长。
围绕着音乐大道,成都音乐坊片区还打造出了一条“爱乐环”,“我们把音乐大道周边的背街小巷,以及老旧院落也进行了环境整治,植入了音乐元素。”胡海焘说,过去少有人去的背街小巷,如今已经变成了社区微旅游的一处处小景点。
注入“音乐”灵*
给大楼穿上彩色外套、在路面划上跳动的音符、在街头植入和音乐有关的雕像……在陈甜婕看来,这些动作,只是给成都音乐坊穿上一件音乐外套,更重要的是要注入音乐灵*,发展音乐产业,“过去整个街区的音乐产业比重只有10%左右,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音乐产业,尤其是形态更高的音乐产业形态。”
成都音乐产业中心
已经对外呈现出的成都音乐产业中心,就是音乐坊发展音乐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该中心定位为集音乐、文化、交流于一体,创意消费、联合办公、社区商业、产业孵化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文化创意创业综合体,目前已经入驻的音乐类企业90多家。
今年6月,中国目前唯一的小提琴演奏双博士王微致创办了四川王微致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入驻成都音乐产业中心,“我们引入了德国的小提琴教学体系,让成都的小提琴教学与国际接轨。”
改造后的居民院落
但老旧街区发展产业面临着一个难题:载体缺乏。“音乐产业中心这栋楼是租赁改造而成的。”陈甜婕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老旧街区已经比较成型,适合发展产业的载体不好找,尤其是面积较大的载体更是稀缺,“但项目方首先提的条件,就是载体。”
一方面,音乐坊正在抓紧进行载体拓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在适当进行拆迁。目前,成都音乐坊拆出了四个面积不算太大的地块,陈甜婕说,“为了促进音乐坊的发展,这四个地块的土地性质也是规划为产业用地,正在等待上市。”
除了空间的支撑外,老旧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策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记者了解到,此前武侯区针对音乐坊6条街道上的企业业态升级出台了专项扶持*策,目前武侯区还在研究支持成都音乐坊整个片区发展的专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