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联海行舟手记之对联的起源张贴和标点天
TUhjnbcbe - 2023/6/28 18:48:00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66.html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聪明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把它传承和发扬。而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文化遗产,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来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一、对联的起源

余德泉教授在《对联通》中讲过:讲对联的发展历史,难度最大的是讲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是指对仗句最初从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对偶中分离出来独立的时间。

对联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但根据陆续的研究考证,我们可以证实对联最迟在唐代就有了。然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五代后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很多人都说这是我国的第一幅春联,但到底是不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五代之后便到了宋元明时期。宋朝时候已经出现了寿联和挽联,而元代,对联录载的却不多。到了明朝初年,由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了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据《簪云楼杂说》记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于是,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

到了清代,对联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个阶段,对联撰写家群星璀璨,如郑板桥、纪晓岚、祝枝山、徐渭等等,都是鼎鼎有名的。而联书,从已见的目录来看,亦有好几百种,如果将各地图书馆与私人收藏尚未流行的刊本和抄本都发觉起来,估计有千种以上。这时候对联的数量,见诸于文字者,不下十万副,且高质量者居多。对联在清代如此登峰造极,不仅为其前其后的时代所未有,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学形式相比,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若说清代以对联为最,并将它同“唐诗宋词元曲”并论,谓之“清对联”,也并不过分。

二、对联的名称简述

对联,俗称对子,它用之于楹柱,又称楹联,后来楹联就成了对联的雅称。以“对联”为正中,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其实三者之间还是有些许差别的。

(一)对子

在古代的蒙学教育中,会开设一门启蒙课程——对课。对课起源于何时,尚未考证,但至迟在唐代就有了。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课便是为了写诗和骈文做基础的训练,对联产生后,也顺带做对联的基础训练了。但那时候对联并不属于正式文学,科举又不考,因此只能算是文人游戏。对联试才学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游戏性。对课最基本的就是对对子。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就是对子。光是对对子,不必顾及意义上是否统一,因此只要在字面词性结构能对上就行,至于意义相连什么的可以不管。也就是只要形式上的相连,不管内容。简单说对子就是“对而不联”。

(二)对联

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总称。“对句”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而“联语”则是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对联”综合两者取名,便要求上下两句既要在形式上相对,又要在内容上相关联。如此才能称之为对联。

(三)楹联

对联用之于楹联,就叫楹联。后来,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联都能称之为楹联的,他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因为它是要悬挂起来或直接张贴在门面上的,如果把一副粗俗的对联或者纯文字毫无价值的对联张贴出来,称之为楹联,那就有点别扭了。

对于这些,我们有所了解就行,不必去细究。

三、对联的书写、张贴和标点

(一)对联的书写格式

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往左书写,下联要由左往右书写。上端要齐平,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門”字形,这种叫“門字对”。如果联句比较长,并且半边联的字数是偶数,分行时,有时会分成字数相等的两行。这种八言联用的比较多,叫“比目对”。

一般的对联还有横批。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当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横批”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横批”之实额:直书该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鹤楼”、“同仁堂”。

横批的书写方式是左起还是右起,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依传统,横批在与竖写的上下联相配时,应是右起。但由于现代汉语的横写格式是左起,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的对联横批也是由左往右写的居多。对于这点,倒也不必纠结,喜欢那种就用哪种即可。

我们在网络学习中,打字应当为横写。那么,上下联横写时,前端要齐平,书写顺序当是由左往右。

(二)对联的张贴

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要注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此时左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这一格式不能任意改变。

(三)对联的标点

处于现在汉语大环境中的对联,应当使用标点符号。至于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时,则另当别论。

对联,它是由上下联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组成,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决定了对联标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决定了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上联收尾处的标点符号上。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末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过去写对联,不管多长,都是一直写下去,不打标点,完全让读者去断句。但较长的对联,一边读还一边断句,读起来很费力,也难读准。于是,人们便在当断句的地方(即属于句脚或某些节奏型停顿的那个字旁)点上一个“、”或者“·”,表示读到那里要停顿一下,这就是最初的标点。但是,按现代汉语的标点打法,可以充分表达联语的语气。其规则大致是这样的(上一段说的是概括性的规则,下面举例讲解):

①每联的字数不多,中间无须停顿的,上联末尾打分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九江甘棠湖烟水亭联: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②每联字数较多,中间需要停顿者,在中间停顿的地方至多打逗号,上联末尾打分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浙江绍兴蓬莱阁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③若中间停顿的地方有打了分号和句号的,上下联末尾都打句号。如成都望江楼联:

层楼高百尺。到最上头,放开眼界,直看我玉垒浮云,锦江春色。

往事越千年。是真才子,自有胸怀,哪管他儒臣特笔,诗史题吟。

④不管中间还是句末,凡有疑问或感叹的意思,都打疑问号或感叹号。如山海关孟姜女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玉铭贞。

不过,上述理论虽这么说,但在实践中,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对联标点法。不失为一个更加简捷的选择,那就是:

上下联中照常用标点符号,上下联联尾统一不用标点,用“==”连接。如:

清风送雨逐云去==

流水牵山载月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古代来说,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因此,散文对联不入流正统。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对联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在思维本质上与阴阳极为相通。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大家都知道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那它的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

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

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

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

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诗尚典雅蕴藉,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

楹联虽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

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那么,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

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

那么何为四声?在下篇手记中将逐渐展开。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海行舟手记之对联的起源张贴和标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