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留下了诸多“名言警句”,时刻激励教育着中华儿女。
不过,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名言警句”中也有不少误人子弟的话。还有一些名言警句本意非常好,却常被人理解错,或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讹传,结果成了“坏话”。
如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常被理解为是在强调传宗接代,但实际上,根据他原话上下文内容来判断,孟子的本意是: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辈责任无视父母,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画像再比如,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经常被自私者所引用,但有一种说法认为,它的本意其实是: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提高修养,是难以在天地间立足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习语,也是一句非常有争议的话,它就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坏人”口中的“无*不丈夫”。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话,据说其本意非常好,甚至振聋发聩,因不断讹传后才成了一句自私的话。
01恨小非君子
“无*不丈夫”出自何处已难以考证,但较早使用这句话的,是元代杂剧家关汉卿。
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望江亭》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不丈夫’论这情理,我岂能绕得过他。”
关汉卿画像这段话其实是《望江亭》中反派人物“杨衙内”的内心独白。杨衙内贪恋“新寡谭记儿”的美貌,于是想娶她为妾,然而谭记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已经与另一人定下了亲事,所以杨衙内心有不忿,决定去报复谭记儿夫妇。而“无*不丈夫”一句,正这是他在报复前的所引用的“常言”。
由此“恨小非君子,无*不丈夫”这句话的含义,也就非常清楚了。它其实就是说,想要办成一件事情,就需要*辣的手段。
影视剧中的君子关汉卿之后,这句话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在其他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中,也常会被作者们所引用,表达的含义也很接近。
如在马致远《汉宫秋》中,讲王昭君被选入汉宫,因不愿给毛延寿钱财而遭到记恨,所以毛延寿就画丑了她的画像,还说:恨小非君子,无*不丈夫。
影视剧中的王昭君再比如《水浒传》中,在讲述王庆的发迹史时,也说到了“无*不丈夫”。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也可以知道,至少在元明清时期,“恨小非君子,无*不丈夫”就成了一句司空见惯的习语。
不过,按照正常人的理解,“君子”、“大丈夫”一般都是胸怀坦荡、正直善良之人,为何会和“恨小”以及“无*”联系在一起呢?简直就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有人就觉得,这句话是讹传,原画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02量小非君子
其实,在古代的确也有“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说法。
早在宋代时,就有一部给孩子们读的启蒙书《名贤集》,里面就记载了不少的名人名句和警世箴言。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由孔夫子所说的话,就被载入其中,如“修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这句俗语也被载入其中,等等。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就是《名贤集》中的一句警言,而且还有着非常积极的一面,读之让人振聋发聩。它的大概意思是说:气量狭小的人不是君子,没有度量的人不是大丈夫。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们对“君子”的理解。
影视剧中的君子形象03婆说婆有理
了解了“无度不丈夫”和“无*不丈夫”这两句话后,就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有人认为,“无*不丈夫”是“无度不丈夫”的讹传说法,因此当人们再去使用这句俗语时,应该按照其原意去解释和使用,不应该让它有“狠*”的成分。
也有人觉得,“无*不丈夫”并不是讹传,而是文学家们根据俗语“无度不丈夫”,加工创造出来的句式相同、意义相反的另一句俗语,目的其实是为了表现“坏人”的内心,所以应当把“无*不丈夫”和“无度不丈夫”两句话分开来看,不应该单纯的洗白“无*不丈夫”这句话。
其实,两种说法对这两句俗语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认为“大丈夫应该大度,而不应该*辣”。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常识了。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洗白”无*不丈夫这句话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