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苏东坡的非凡特质既烟火又超脱修订版试
TUhjnbcbe - 2023/9/10 20:08:00

《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译文:

从蟹眼般变成了鱼眼大小的水沸气泡,

飕飕作响就像是风吹松林的声音。

研磨茶饼时,蓬松的茶末如细珠般落下,

茶汤在茶瓯里旋转时,白色沫饽似飞雪一样轻轻漂旋。

银制汤瓶注水虽然称作第二,但远不如古人的煎茶意境。

君不见,昔时唐代李约待客热情亲手煎茶,

认为珍贵之处在于用良木明火来煎煮流动而清澈的山泉水。

又不见,今时潞国公煎茶学习的西蜀煎茶法,

重在使用定窑印花白瓷来雕琢红玉般的缃红色茶汤。

如今的我既贫又病还经常忍受苦难和饥饿,

无缘享受美貌侍女端着玉碗奉茶。

暂且学着官长前辈的方式来煮饮,

找人挑着砖炉和石铫随行。

无需满腹的学问乃至文字五千卷,

只要在睡足日高时有一瓯好茶就行了。

注:

试院: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

煎茶:指特定的煮茶法。有两种:西蜀煮茶法为蜀茶法,陆羽煮茶法为唐代煎茶法。详见《人类茶简史》。

蟹眼:水将沸时的小气泡。

鱼眼:如鱼眼大小的气泡,为陆羽《茶经》里的一沸的标志。

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时的鸣叫声。松风:一指松林之风。二指唐代煎茶的松风炉。

蒙茸:形容蓬松的样子。

细珠:指研磨茶饼时落下的茶末。

飞雪:茶汤上面的白色沫饽(茶泡沫)。

银瓶:银制汤瓶,点茶用具。金瓶为第一,则银瓶为第二。

李生:指李约。为温庭筠《采茶录》记载。

活火:指良木明火。

新泉:指流动而清澈的泉水。

潞公:即北宋大臣文彦博,封潞国公。

西蜀:泛指四川省。

定州花瓷:宋代定州窑烧的定窑印花白瓷。

红玉:指缃红色的茶汤,赞之红玉。

苦饥:苦难和饥饿。分无:指无缘的意思。

玉碗捧蛾眉:指美貌侍女奉茶。即“蛾眉捧玉碗”。

公家:指上官、官长、前辈。砖炉:烧炭火的专用茶炉。

石铫:陶制的煮水器具。

撑肠拄腹:指满腹的学问。

评榜词

《史上最美茶诗》评为第15名。此诗为一代宗师苏东坡的经典茶诗,也是史上茶诗名篇。文风不作拘束,却浩瀚纵横。心境洒脱不羁,更试图超然。此诗以生动传神的文字,演绎了苏东坡心中的唐代煎茶法。更以淡然自嘲的笔锋,演绎出心头对茶的喜爱。

公元年8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主持本州乡试。其深居试院之中,煎茶为趣,浮想联翩,是以赋杂诗一首。其时,苏东坡于试院中学古人的方式煎茶,静视着鱼眼气泡,聆听着沸水松风声,接下来随着茶末珠落、沫饽雪飞,不禁思绪纷飞、浮想联翩。

想到唐代李约煎茶时重视活火和新泉,又想到文彦博喜欢使用西蜀煎茶法,尤其喜欢象雕琢红玉一般使用定窑印花白瓷,来品饮缃红色的茶汤。而自己呢?贫、病、苦、饥,简直没法说了。别说美人捧玉碗了,只能找人挑着炉和铫。也别谈什么文字五千卷了,只要在睡足日高时,有一瓯好茶就行了。

苏东坡在作此诗时,已经表现出随遇而安的心境了,说明对于北宋朝廷也别无它望了。此时的苏东坡,正处在心灵蜕变的前沿。七年后,乌台案发,历经生死难,遂凤凰涅磐,超脱出尘,称雄千古。苦入回甘,人生亦然。终归过客,春秋尽禅。

摄影师:箱子

第一段写的是煎茶的情景。“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这一段写了煮水、研磨茶饼、注汤、茶器等,写得非常精准、生动和富有意趣,并在其后感叹不已,引发下一段的联想。苏东坡在开篇就直入煎茶的现场:煮水。从蟹眼到鱼眼,从小气泡到鱼眼大小的气泡,这是指煮水渐渐沸腾的动态场景。借用了唐代陆羽《茶经》里的一沸的标志:“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又从视觉转向听觉,用“松风”来形容水沸时的鸣叫声,非常生动,如临现场。苏东坡喜欢用松林之风来形容水沸声,在其它茶诗里也出现过,如《汲江煎茶》里的“松风忽作泻时声”,也确实是准确而生动。到此,文笔回转视觉,开始描写研磨茶饼和注汤。研磨后的茶末、粉末如细珠飘落,而注汤后的茶汤上面的白色沫饽(茶泡沫)如飞雪。

从西晋杜育《荈赋》里的“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到唐代陆羽《茶经》里的“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到苏东坡此诗中的“眩转绕瓯飞雪轻”,对于形容茶汤白色沫饽为白雪,都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审美意识的传承,更是美学和茶文化的传承。而期间的时间跨度,从西晋到北宋,已是八百年之久远。

第二段写的是由此引发的联想,以及典故。“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此处引用了唐朝李约和当朝大臣文彦博的典故。唐朝李约,为唐朝宗室之后,官任兵部员外郎,虽然实权不高,但作为宗室之后地位尊崇,其人嗜茶,喜欢亲自煎茶待客,尤其重视煎茶用水,必定选用流动清澈的山泉水。同时,也重视选用煎茶的木材,谓之“活火”。

而当朝大臣文彦博,不仅擅长唐代煎茶法和宋代点茶法,甚至开始研究“蜀茶法”(即西蜀流传出来的煮茶法,相比于唐代煎茶法只加盐,蜀茶法还会加入如姜、薄荷等香料)。同时潞国公文彦博还特别喜欢选用定窑印花白瓷来盛放缃红色的茶汤,追逐视觉上的美学。

这段文字中,涉及了煎茶的用水、用火、煮茶方式、茶器(今茶具)等。其之精细,蔚为素雅。其之文化,蔚为深邃。更是从侧面阐述了唐宋二朝的饮茶风尚,直入朝堂,蔚为潮流。而苏东坡在此浓墨重彩地引述典故,就是在回应上段“未识古人煎水意”这一句。是啊,远不如古人的煎茶意境!从李约与文彦博的煎茶之道中,延伸升华到煎茶意境,这是值得重视的地方。

宋代定窑印花盘

第三段写的是抒怀。“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苏东坡诗词中,最具人间烟火味却又超脱不凡的特质来了!“如今的我既贫又病还经常忍受苦难和饥饿,无缘享受美貌侍女端着玉碗奉茶。暂且学着官长前辈的方式来煮饮,找人挑着砖炉和石铫随行。”

你看,多么的平凡,多么的日常。苏东坡说,我很贫穷,还生着病,无法更加高雅、优雅地饮茶。但是我离不开茶,那就带着简陋的煎茶器具,学着前辈茶人的方式来饮茶,不在乎形式,在乎于煎茶的意境。

最后一句堪称“诗眼”:“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意思是,只要在睡足日高时有一瓯好茶就行了。这就是苏东坡特质里的超脱心境,这就是九百年来中国人倍加喜爱的特质“既烟火又超脱”,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不凡。

毫无疑问,苏东坡的心中有着两杯茶,一杯是烟火之茶,一杯是意境之茶。烟火之茶,不正是大家日常品饮的生活之茶吗?而意境之茶,不正是茶道之茶吗?不正是茶道思想、茶道哲学、茶文化和茶美学吗?

苏轼《一夜帖》

纵览全诗,余韵悠扬。“未识古人煎水意”,苏东坡的悠然慨叹,也意味着在煎茶意境和茶道思想上的探索。而“贵从活火发新泉”,更是从唐代煎茶的用火、用水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实苏东坡就是茶道大家。全诗终句:“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除了画龙点睛般的阐述了其对茶的痴爱,更是以淡然的心境,讲述着人生的哲理。

此诗最为人称颂的是,苏东坡对各式茶法极为熟稔:宋代主流的点茶法,唐代陆羽煎茶法,西蜀旧法(蜀茶法)。更是令人惊异的是,北宋的四大茶文化中心:成都、汴京、杭州、建州,都有着他的伟岸身影!不识东坡茶,何言宋时雅?

宋代的点茶注水瓶

苏轼《啜茶帖》

苏轼《啜茶帖》

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公元年,苏轼写了张便札给好友杜道源,邀请过来啜茶,仅22字,史称《啜茶帖》或《致道源帖》。其书落笔无心,却错落雅逸,堪称:其风洒脱、其神超脱。内容大意如下:道源兄,闲着没啥事就过来饮茶,顺便有事相谈。你儿子孟坚那边,想来一切都好。

注:写这个帖子的时间是年!苏东坡刚从乌台狱活着出来,贬至*州。读帖莫忘其当时的处境与心境。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代文学巨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进士,任曾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各州知府等职。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茶文化宗师、哲学家、佛学家、医学家、教育家、经学家、美食家、生活家等。

苏轼茶诗逾百首,皆惊艳茶史。其经典茶诗有:《望江南·超然台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汲江煎茶》《试院煎茶》《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西江月·茶词》《惠山烹小龙团》《送南屏谦师》《月兔茶》《行香子》《寄周安孺茶》《和子瞻煎茶》《次韵*夷仲茶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次韵僧潜见赠》《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种茶》等。

苏东坡,出身巴蜀眉山,求学于道院,自幼受到巴蜀茶文化的熏陶。故居后山就有茶树,离著名的汉代武都茶叶市场只有20公里。20岁进士及第,状元之才,文名极盛,称雄于北宋都城汴京,是著名的西园雅集主角之一。出入江南,任职多年,谈禅论道,茶香氤氲。笔下《叶嘉传》的主角叶嘉,则寄身于建州贡茶,并将茶拟人化,赋予茶人精神。

北宋的四大茶文化中心,都笼罩在苏东坡的茶香之中。宋代的茶与雅,已融为一体。

——摘自《史上最美茶诗》,逍遥哥编著。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另,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本文首发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东坡的非凡特质既烟火又超脱修订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