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响铃声,引起了清宫大内宫门外护*的警觉。远远望去,见一人六十岁左右,衣着考究、身躯消瘦,骑在一匹漆黑的小驴上疾驰而来。护*头目便问守在宫门外的大内升平署总管大太监:“进宫为太后老佛爷骑驴唱戏的是这位吗?”“正是他,名丑刘赶三,也是梨园会首,连人带驴一块儿给我放进去!”
原来这个小老头,就是后来被人誉为“天下第一丑”的刘赶三,骑驴进皇宫为慈禧太后唱他的拿手戏《探亲家》。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三花脸”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所谓京剧的“三花脸”,也称“小花脸”,就是京剧的丑行。丑行在京剧中主要扮演喜剧角色,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丑行是一出戏成功的关键,也为现场带来了最多的欢声。
清代《百幅京剧人物图·标(镖)客》
马富禄、高盛麟《连环套》
《女起解》梅兰芳饰苏三、萧长华饰崇公道
无丑不成戏
传统京剧扮演人物是分行当的,徽班进京以后,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外、付、杂、武、流。后来经过简化合并,现在是:生、旦、净、丑。“丑”扮演戏中的喜剧人物,既有阴险*辣的坏人,也有善良正直的好人,还有不好不坏的中间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有忠有奸,有贤有愚。为什么这个行当能表演这么多的人物?与这个行当的表演特点有关。这个行当以念白和表演为首要,要求风趣犀利、幽默滑稽。别看丑行排在四大行当之末,俗话说“无丑不成戏”,无论是在传统戏还是新编现代戏里,都会有丑角出现。因为丑不但引观众发笑,而且借它可以鞭挞假丑恶,反衬真善美。
在旧戏班里,丑行非常受艺人尊敬。首先,在开戏之前,第一个化妆的必须是丑角,他不动彩笔勾脸,别的行当不管多么大的角儿是不能化妆的。其二,后台放戏服的戏箱,各个行当有各自可以坐的地方,不可乱坐坏了规则。而丑行则任何戏箱上都可以坐。其三,在开戏之前或演戏之中,无论什么人,后台是不许会客的,只有丑行不受此限制,可以接待来宾。
为什么有此种种规定?为什么丑角有这么多的优待?据说,京剧过去后台供的祖师爷是唐玄宗李隆基(另一说为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这位皇帝喜欢娱乐,不但善弹琵琶、打羯鼓,而且还喜欢演戏,为了引杨贵妃发笑,他不惜扮演喜剧人物的丑角,但他又是一国之主,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于是用一块薄薄的白玉罩在脸上。以后伶人演戏,当然不能这么做,于是就用白粉在脸上涂一块白,远看像一块豆腐,因此又被人称为“豆腐块”。
演员鼻子上这块白,也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和行为,“白”的大小有所不同,比如腰子形等等,总之脸上画什么都是有谱的,这就是“花脸”。根据脸谱这一特点,唱铜锤、架子花脸的,称“大花脸”;唱武净的为“二花脸”;唱丑的就称为“三花脸”,因勾画的脸谱比较简单,故才称“小花脸”。
这个行当为什么叫丑呢?并非是他所扮演的人物都是丑恶至极的人物,善良耿介的人物还是大有人在。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扮相不美,一块豆腐块儿贴在鼻子上,真是有些煞风景,故此曰:丑。
文丑类别多
丑角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类,文丑以文当先,武丑必有武技。本文只讲文丑,武丑待以另文。文丑共分为:
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身穿褶子,腰系丝绦的文人。包括儒生、书吏、谋士、塾师等各种身份职业,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一捧雪》的汤勤、《乌龙院》中的张文远。
冠带丑,也称官丑,包括袍带丑、官衣丑等。头戴盔冠,衣穿蠎袍或官衣,多扮演帝王将相、州官县令。如《棋盘山》《选元戎》的程咬金,《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昭君出塞》中的王龙等。
褶子丑,戴棒槌巾,穿花褶子,多为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如《野猪林》的高士德,《望江亭》中的杨衙内,《铁弓缘》内的石文等。
茶衣丑,扮演各种行业的下层劳动人民,因穿短蓝布褂子的“茶衣”而得名。如《秋江》中的老艄公,《武松打虎》中的酒保,《小放牛》中的牧童等。
老丑,勾老丑脸,带白髯,均为龙钟老者。表演风格较茶衣丑略微严谨一些。如《乌盆记》中的张别古,《女起解》中的崇公道等。
市井丑,扮演的都是店家、医生、僧人、道士一类的市井小民。穿长衫褶子的居多,如《连升店》的店家,《请医》中的刘高手等。
女丑,包括彩旦、婆子,都是女性人物,彩旦是年纪较轻、但大都行为不端的女性人物,婆子则是年岁较大的女性,性格一般都是豪爽干练。彩旦一般都是浓妆艳抹,俗不可耐,如《十三妹》中的赛西施,《凤还巢》里的程雪雁;婆子一般都是淡妆素衣,如《拾玉镯》中的刘妈妈,《六月雪》中的禁婆等。
名丑代代传
演丑角的代表人物,远的不说,单说京城第一代杰出的三花脸刘赶三。他原本是天津名票,票奎派(张二奎)老生非常有成绩。下海以后,当时好老生如林,聪明的刘赶三毅然改唱丑角。四十载喜剧生涯,各类丑角无一不精,而他的临场抓哏更是令人称赞,语含讥讽不露痕迹。
刘赶三对京剧丑角的最大贡献是将京剧中的“婆子戏”发展成一个独立门类。他演的婆子贵在跳出了“千人一面”,而实现了“一人一面”。比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和《拾玉镯》的刘媒婆,虽然都是乡下农村老妈妈,但前者忠厚老实,一身土里土气;而后者是个媒婆,一身的机灵劲儿。再比如《普球山》中,他扮演的窦氏是身怀武艺的老太太,一身的豪侠气。他根据人物性格而发挥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以至于出现了“菊部而今重丑婆”的现象。而刘赶三骑驴演《探亲家》,更是传为梨园佳话:刘蓄一驴,名墨玉,经过种种训练,如在驴的耳朵上,挂上鼓和锣不断敲击,时间一长,此驴不畏锣鼓之声,故能上台骑驴演戏。
刘赶三传艺给又名“罗百岁”的罗寿山,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名丑,无论男丑、女丑,各种小花脸都演得栩栩如生。罗家至今五代梨园,其父罗巧福为梅巧玲的师傅,其子孙也多为京剧名角。
下面便要说到丑行泰斗、京剧大教育家萧长华了,字和庄,父亲萧永康是三庆班的名丑,义父卢胜奎是三庆班的有名老生。幼年他在三庆班学娃娃生,18岁正式向名丑宋万泰学三花脸。26岁以前,他与许多京剧名伶同班。由于他学习刻苦,脑筋灵活,又有一定的文化,不但精通各类丑角,而且对京剧各行大都通晓,尤长于方巾丑,所演蒋干、汤勤,形象鲜明,表演却迥然不同。蒋干虽然酸腐,但心无邪诈,却净做蠢事;汤勤是一个奸狡轻狂、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同为方巾丑,两人心理、神态却大有差异。故田汉有诗赞曰:“盗柬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而演其他人物,萧长华也以严肃深刻的手法描摹尽世态人情,大雅大俗,故深受观众喜爱。
萧长华26岁到富连成任总教习,到62岁离开该社。0年间不但培养出马富禄、茹富蕙、孙盛武、高富远、艾世菊等丑行表演艺术家,其子萧盛萱、孙萧润年也是名丑。而且其他行当的代表人物如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叶盛兰、袁世海等数十位领*人物,也均受其极大教益。尤其是名丑马富禄,一条宽亮响堂的好嗓子,各类丑角均佳,尤其擅演婆子戏。《四进士》他扮演的万氏,豪侠尚气,当万氏欲去打抱不平,挥舞一对棒槌,可亲可敬。萧老还担任过中华戏曲学校的校长,培养出钮骠、张启洪等一批新中国的名丑。萧长华与郭春山、慈瑞泉并称为丑角“三大士”。郭春山毕业于小荣椿科班,以演昆丑著名,一出《醉皂》享名梨园,其子郭元祥也是京剧名丑。而另一名丑慈瑞泉是丑角艺术家罗寿山唯一的弟子,他嗓音横宽响亮,有“大喇叭嗓子”之称。他演老丑或平民百姓以及婆子更为出色当行。其子慈少泉、孙金良,均工丑角,克绍箕裘,不辱家声。此外尚有名丑朱斌仙、贾多才、贾松龄、李四广、李盛芳、骆洪年、杨元才、蒋元荣等也各有特点,而文武丑皆擅的李庆春,扮《西游记》的猪八戒极为滑稽,令观众笑不可遏。
现在活跃在京城舞台上的名丑,大都为萧门第三、第四代传人,有寇春华、郑岩、*德华、金立水、司骍、*柏雪、梅庆羊、陈国森、郎石林、徐梦珂、刘宸等。其他名丑尚多,难以尽述,敬请读者原谅。
(原标题:无丑不成戏百年小花脸)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永和
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