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龙旗落无雁”,是一则描写边塞*旅生活的写景抒情七言上联。
如何为它创作一则意美律工的下联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分析和理解上联所描述的意境。
上联中的意象词是“风”、“旗”、“雁”,它们通过动词“卷”和“落”,勾勒出了一幅北风卷地,*旗烈烈,雁声凄凄的边塞雄浑壮阔之景。
“风卷”一词,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著名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边关大风的雄伟气势。
“龙旗”,本指古代天子或诸侯所用的旗帜,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高贵。后来引申为*队的战旗。同时,龙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古时候的龙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代表着*队的威武与不可侵犯。
“落胡雁”,“落”是动词,击落之意。“胡”,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后来泛指外族或外国势力。如“胡人”、“胡地”等。
“胡雁”,指的就是北方飞来的大雁。如唐代诗人李颀的《从*行诗》: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中的“胡雁”,指的就是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联的意思是:边塞的*旗在大风中哗啦啦地飘响,惊落了从北方飞来的大雁。这是文字的表面意思。实际上,古代的胡雁,还象征着外族的入侵。所以,对联的真正含义是:威武雄壮的*旗,在寒风中哗啦啦地飘响,敢于迎头痛击一切来犯之敌。
对联表面写*旗,实际写*威,歌颂了戍边将士的伟大。
其次,要掌握出句的平仄格式。
“风卷龙旗落胡雁”的平仄格式是:
平仄平平仄平仄。它的正宗格式应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应平而仄,第六字应仄而平,属句中拗救,不算出律。
因此,建议它的下联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恭请朋友们踊跃赐对。
下面,刊发诗友声竹萱的投稿作品。
从本期开始,野渡诗联将不定期刊发诗友的原创作品,体裁不限。但一定是原创并首发,有新意,字数字以上。在百度动态或其它自媒体上已经发表过的作品,请勿投稿。
上联:倚云亭,倚云停,倚云亭旁倚云停,倚云亭久,倚云停久。邀对下联。
此联素材来自于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薛涛的一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依旧,江流依旧。”
风韵犹存的薛涛与比他小十余岁的元稹相知相恋,但元稹不久因官职调动远赴他方。薛涛与之含泪相别,日日夜夜思念情郎,因此郁郁寡欢,身旁友人劝她去放松身心。薛涛接受了建议。
一日登上江楼,望江而吟,她的愁苦与思念如江水绵绵不绝。对联结构精巧,格局大气而无脂粉之气,历代文人骚客竞相联对。
诗友的出句模仿薛涛之联,但略有改动。
此中“倚云亭”为名词,第二个“倚”则为动词,“停”为动词,而“倚云亭久”中的久,指亭子历史悠久,“倚云停久”中的久,表示一种状态,是形容词。
平仄上无严格平仄要求。但必须意境相连,词性相对,需注意同音词“亭”与“停”的应对技巧。
以上内容,完全复制于诗友声竹萱6ss的来稿。文责自负。
衷心感谢朋友们的金币支持!
欢迎朋友们继续踊跃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