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5日通报8起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案件,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环评文件复核力度,严打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切实维护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秩序。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也由此被认为是保护环境的第一道“闸门”。
近期,生态环境部将年第二季度环评文件复核中发现的违法线索移交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西、新疆等7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对相关违法线索进行核实,并对查证属实的8起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案件,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当天,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绿荷塘综合供能服务站项目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案、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新野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年加工1万吨农产品项目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案等8起典型案件。
据统计,自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对76份环评文件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累计对65家单位和73人采取失信记分管理措施;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存在环评文件质量问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失信记分已分别累计达次和次;14家单位因环评文件质量问题依法受到行*处罚,85家单位和69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4家单位和10人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环评文件质量为核心,落实和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坚持开展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坚决打击环评文件不负责任、弄虚作假行为,维护环评市场秩序,确保环评制度有效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