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朱虹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六
TUhjnbcbe - 2023/10/13 18:07:00

本文转自:江西发布

密州之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一生,总是在路上,不是在赶考的路上,就是在赴任的路上,或是在流放的路上。他空闲的时候少,颠沛的时候多;平顺的日子少,坎坷的时候多;富足的时候少,艰苦的时候多。

命运,总是在拐角处,向他出一道又一道难题。可是,苏东坡却一一接受,化解下来、应对下来。考验、波折与不幸,伴随着他的脚步,循着地图,竟连成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山东密州,就是其中的一个闪光点。

公元年,苏东坡39岁,出任山东密州太守,这是他*治生涯里值得书写的一笔,第一次当“一把手”,主*一方。可是,密州地处偏僻,灾荒不断,盗贼四起,百姓困顿,对于一个地方官员来说,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更难做出*绩。但苏东坡愉快地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离开富庶温柔的杭州,到密州走马上任。一到密州,苏东坡就遇到了两大考验,蝗灾和旱灾。

蝗灾危害极大--声如巨浪,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留。苏东坡深知此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一到密州,他连州衙都未进,就带着手下奔赴了抗蝗一线,以至“我仆既胼胝(手足重茧),我马亦款矻(疲劳)。”同时,立即写奏议状上报朝廷,为民请命,请求豁免秋税,还设下奖金,赏给灭蝗有功的人。他得知土地越干旱,就越有利于蝗虫生长,就数次前往山中,为百姓求雨,并积极为百姓寻找水源,解决最为迫切的饮水问题。

经过努力,治蝗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县前已窖八千斛,更看蚕妇过初眠。”诗中苏轼自注说:“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旱灾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通过蝗灾和旱灾,当地的百姓看到了一位勤*爱民、披肝沥胆的苏东坡。

连年的灾荒,农业产出不足,致使密州经济萧条,百姓生活困顿,以至于“盗贼渐炽”。如何实现盗贼除,密州治,百姓安?苏东坡并没有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向朝廷进言《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对盗贼的产生根源,做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是客观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的社会治理互为因果:“密州民俗武悍,恃(特)好强劫,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他鲜明提出,治盗必须治本,要从官员选拔、地方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连根挖掉盗贼产生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密州的长治久安。

赈灾、剿匪、扶贫、济困,苏东坡无事不尽心竭诚。在密州,他“勤于吏职”“视官事如家事”,“凡百劳心”而“朝衙达午,夕坐过酉”。对于盗贼,他的心无比坚硬;对于弃婴,他的心则变得无比柔软。密州百姓穷,人命如草芥,以至于许多刚出生的婴儿被父母狠心遗弃在路边。走在路上,四处都是婴儿的啼哭,这触动了苏东坡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的心和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他恨自己空读诗书,“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在苏东坡心中,人命大于天。能救一个便救一个,抱着这样的信念,苏东坡马上实施了他的拯救婴孩计划。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诗中,他写下“洒泪循城拾弃孩”的事实,叙述了自己拯救弃婴的经过:“轼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

为从根本解决问题,他开设福利院,号召没有儿女的人家收养弃儿,然后又从官仓中拨出一批米粮,补贴给养不起孩子的父母,劝其不要抛弃自己的骨肉。有数据记录,短短两年时间里,被苏东坡救活的孩子达上千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苏东坡的拯救生命行动,深深感动了密州百姓。十年后,元丰八年(年),苏轼知登州途经密州,那些被他救活的孩子们,在养父母的带领下,纷纷赶往州衙,拜谢当年的救命恩人。

经过苏轼的精心治理,一年后,密州灾情渐渐消退,盗贼渐渐平息,百姓生活渐渐安顿。“吏民渐相信,盗贼狱讼颇衰”。对于这样的社会面貌,苏轼本人也十分高兴:“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兢兢业业工作,有滋有味生活,这是苏东坡永远的本色。施*有了起色后,苏轼简单修葺了当时诸城西北墙上的“废台”,由其弟弟苏辙根据《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命名曰“超然”。超然,即超脱尘世、乐天知命的意思。在春天的烟雨之中,诗人苏轼登上超然台,眺望着满城的朦胧春色,不知不觉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如果说杭州是苏东坡词创作的起点,那么,密州则见证了这位天才词创作的飞跃。在两年的密州太守任上,苏轼不仅*绩卓著,还留下了许多著名诗词,尤以《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三首词最为出色,这三首词又并称为“密州三曲”。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和唐诗并称双绝。苏东坡对于宋词的发展和兴盛做了杰出的贡献,他一开宋词的豪迈之风,大大创新了宋词的形式,拓展了宋词的内容,突破了宋词的风格,将词从音乐的附属品一跃而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抒情文体。苏东坡在密州写下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公元年秋,密州大旱,苏东坡带领随从到当地的常山祭天求雨,归来途中,与随从“习射放猎”,会猎于一个叫铁沟的地方。得知太守出猎的消息,密州百姓竟倾城出动,一起到郊外为苏东坡助威。那场景,战鼓震天,马嘶犬吠,旌旗猎猎,人头攒动,令热血男儿苏东坡只感觉情感如同山风海雨一般。在这样的激情澎湃下,他挥手写词一首: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是苏东坡的惊世之作,他一改宋词的偎红倚翠、浅斟低唱、儿女情长,赋予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豪迈之气。这是宋词的神来之作,重新赋予了宋词全新的精神内核。世人皆感叹,原来,宋词还可以这样写?

公元年,正月里的一个夜晚,在密州府衙,苏东坡梦到了死去十年的发妻王弗。醒来后,却不见爱妻的踪迹,他泪如雨下,挥笔写下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里,字字伤感,句句深情,读来让人动容,那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已的流露。

苏东坡一生重情,他既有传统士大夫的家国之情,也有普通人的儿女情长,他深爱着家人和朋友,他永远是那样一位深情的男儿。他的情从不曾老去,不曾淡去。他一生都把情融进身体里、融进酒里、融进文字里。苏东坡既有一颗积极入世的进取之心,又有一颗超然世外的潇洒之心。他的作品,既蕴含着宏大的宇宙观和哲学观,又饱含着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合,思想深刻而意境高逸,这是他的诗词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年,中秋之夜,超然台上,晧月当空,清风徐来,空寂辽阔。苏东坡立于台上,他饮了些酒,兴致盎然,想起了五百里外的苏辙,他们已经七年没有见面。此时此刻,此景此情,他多想和苏辙举杯对饮,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强烈的情绪如同大海一般在他的心头奔涌,于是,一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呼之而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这首词开创了中国古代词史中清旷的词风。这首中秋词一出现,所有写中秋的诗词都从此黯然失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虹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