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望江南》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沉潜26年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近20年间,江南茶叶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运。作家写茶人茶事,在翻天覆地的大时代中,写出了江南烟雨浸润中的中国人的选择和敞开、融入和奋进;在时代的激昂与风雷声中,小说悠远低回又荡气回肠,写出了茶香和茶性,写出了江南文化的诗意和力量,写出了中国的风度、情怀和品格。杭家人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它融汇历史回忆和情感想象,既是对消逝的时间的重构,也是对文化传统现代传承的探索。小说为中国生活和精神的剧变与恒常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见证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国。
一部值得收藏的优秀作品
文丨胡平
我想郑重说,王旭烽新著《望江南》,是一部值得购买、阅读和收藏的书。这个评价于今天相当高了。
王旭烽以《茶人三部曲》闻名于世,当年三部不及出齐,前两部《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便荣获茅盾文学奖。王旭烽的获奖曾被视为奔出一匹黑马,事隔22年,茶人小说又添新成员,《望江南》几乎是横空出世便好评如潮,接续加印,独占一时风景。在我看来,这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继续,作者没有辜负这个奖项。
王旭烽写茶,写出了中国茶和中国茶艺的出神入化,已经使读者神往,又进一步写出了茶道和茶文化,再进一步写出了茶文化对人的熏陶,写出了茶人的民族精神,可谓写到极致。茶周身弥漫着平和虚静的道气,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滋养,可使茶人清和之气代代相传,在天地间悄然塑造了人的气质。《望江南》中,最得清和之气的便是主人公杭嘉和,当然还有一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等。书里出现了杭家诸多人物。关于杭嘉和的情节,比例上并不占显著优势,相比起涉及杭嘉平和罗力的文字甚至还要少一些,但为何他给人印象如此之深,稳居作品中心地位呢?其一,自然由于他是家族的主心骨,始终持守住了家族产业及其社会价值的延续。此人在战乱时期中国茶业跌入史上最低谷之际,克服种种艰难,保护了可贵的产业资源,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茶业复兴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二,便是此人处变不惊,若定海神针一般在社会激烈变动时期稳定住了杭家的格局,守护了家人。他心中自有大是大非观念,在被日*侵略期间,为不陪日本人下棋,绝然斩断自己一根手指,显示出过人的民族气节。同时,他也有自己的为人准则。在国民*败退之际,女儿杭盼爱上了逃往台湾的飞行员曹家远,她的生母方西冷得知后对杭嘉和大发雷霆,问他为何不加阻止,说国民*败局已定怎么还能找这种人。他却很淡定,说看小伙子挺好,另外一个理由,便是他从未见盼儿“那么笑过”——这种态度里,使人能体味出的东西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能审时度势,在旁人看不清形势的时候,主动将家产捐了出去,又在他的执著经营下,杭茶迎来了工艺上的革新,实现了机器制茶,走出了国门。一度,杨局长和杭嘉平来动员他去国营茶厂任职,那是个一旦决定,便影响长远的时刻。此时杭嘉和坚持认为自己做红茶更有利于为国家换外汇、作贡献,不为所动。后听杭嘉平提到志愿*的需要,才动摇,答应为国营茶场出力,但不拿工资,哪边忙顾哪边,公私兼顾,平稳化解了一场茶场遇到的危机。换了个人,结局可能完全不同。所以,这个人物是很不一般的,而他的举止做派,都使人不觉联想到清茶的气息。人生如茶,茶者,君子也。杭嘉和表面不动神色,内里心如磐石,是如茶一样在苦乐年华中翻滚沉浮过,像被沸水沏了一遍又一遍的酽茶,慢慢散发那种生命的脉脉清香。读者足以由他的形象上学到人生中一些最紧要的品质。
《望江南》中涉及的年代,为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填补了《茶人三部曲》中空缺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空前复杂,涉及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涉及到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带给作品中人物生活的冲击、转折和影响是重大的。读毕全书,闭目回想,留在我们脑子里的许多场面异常震撼,且不断急遽演变,使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原》式的史诗。所谓史诗要具备写照真实的品质,在这一点上,《望江南》做到了。此外,文学地呈现历史,不是呈现历史学的历史,而主要是呈现人民在历史浪潮中的不同命运之历史。历史叙述不是道德化的,但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却需要经常做出道德的评价。历史浪潮中泥沙俱下,周边常充满雾霭,使人难于辨识方向,而个人的选择却可能留下终身印记。对于这一切,王旭烽都作出了不加虚饰的叙述。杭家人出过烈士,也出过汉奸,上过战场,也当过俘虏,有过迷茫,也产生过民族精英,这就是小说中的家族史。
杭嘉平与哥哥不同,他没有继承祖传茶业,很早便投身革命,追随新风之先。他很勇敢,也很精明,在陈仪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策反工作,见机行事,屡建功绩。抗战胜利时,人在杭州,却从不肯回到杭家。解放后,工作很忙,身份重要,却由于喜欢女人,不慎被记者“布拉吉”的小报告而靠边站。但在工商业界会议上,他拍案而起,义正言辞地表明态度,获得满场掌声。后来东山再起,又遇挫折。杭嘉平是小说中最耐人琢磨、很有意思的人物,长处和缺点都很突出,在家里与兄长杭嘉和形成某种对比。这种对比首先发生在叶子眼里,叶子本是他的妻子,但并没有真正爱上他,他出走后,叶子逐渐移情杭嘉和,与之结为伉俪。但杭嘉平仍有可贵之处,生活上屡次受挫不能掩盖他为民族做出过的贡献。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像人们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一样,无法用一两句话定论,反而需要根据书中对他的断续描述,慢慢体会他的独特存在。这是一个生动的文学人物。
关于罗力的情节似乎比杭嘉平的情节还要丰富。他是*打入国*内部的情报人员,建树卓著,但在入*介绍人牺牲后,长期无法证实自己的身份。罗力*性坚强,在不被完全信任下仍然走向朝鲜战场。他为救邹大夫被俘,回国后被打入了另册,开始陷入更艰难的处境。小说中很触动灵魂的一幕发生在他来到杭家,重新见到妻子杭寄草时的景况。寄草差点认不出他,他好像矮了不少,像个街上商贩。两人相对而坐,已形同陌路,甚至想不起拥抱。但罗力仍然是条汉子,他坚强地按照做人的基准活下去,甚至感动了一起被关押的敌特吴根,吴根临死前向他透露出关键的线索。罗力经历了两个截然分明的时代,但时代的交替在他那里迟迟延期,使他成为久经考验的革命者。在他身上,显示出历史的迷雾与个人悲剧性命运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人类生活中无法完全避免,反而因此深深打动读者,也使读者深深服膺于作者对错综历史现象的成熟观照。读《望江南》,我们能想起《静静的顿河》里出现的那种呼啸,这时我们已经意识到作者的不凡之处。
当然,小说中人物间发生的情感纠葛和爱情故事也是吸引阅读的重要内容,时时牵动着人们的欲望。在这方面,作品仍然发散着龙井的茶香,体现出传统的人文价值观。杭家女人的最大特色是爱上一个男人便倾情相许,义无反顾,绝不受世俗观念的干扰,她们也同男人们一样经历了各种考验。杭寄草以全部青春守候罗力自不待言,杭盼等待曹家远也几乎注定无望。杭盼和曹家远只有十几天的相识与相恋,两人便相隔海峡两岸音讯断绝。年复一年,双方都不知对方会不会还在期待——即使有期待,也绝看不到相聚的空间。但爱情创造了奇迹,曹家远借朝鲜战争中执行任务,在朝鲜上空跳伞,被关进战俘营后,甚至不敢坦白是为一个姑娘选择此举。后辗转回到大陆,终于出现在心上人面前。那时,杭盼的心与他重合在一起。这与家长杭嘉和的态度也有关,父亲曾表示过,哪怕女儿会跟着曹家远去坐牢,也是无可奈何的……杭家里所有感人故事,都与这个家族悠久的做人之道不可分割。
还应该谈到,《望江南》的人物结构不寻常,小说里的各类人物群像,都被作者囊括在一个大家庭里,并使彼此形成复杂关系,处于动态之中,令人物之间充满张力和悬念,增加了每一人物刻画的潜力,也使整部作品显得浑然一体,这种设计是一次出彩的实验。能够看出,作者为构建这部长篇耗费的精力、忍受的周折、面对的难题相当可观,而王旭烽都坚持下来了,为的是向读者奉献一部精品力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浙江文艺出版社具有的眼光、给予的耐心、付出的心血和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出一本好书是不容易的。
近期有两部长篇小说声望空前,《望江南》和《人世间》都令人们振奋,而它们成功的理由也有相近之处。
春未老,且将新火试新茶
文丨潘凯雄
继《茶人三部曲》开篇《南方有嘉木》面世26年、收官之作《筑草为城》出版22年之后,王旭烽终于完成了自己第四部长篇小说《望江南》的创作。据作家自述,这部新长篇其实在年便开始启动,“但一拖再拖,写下几万字,然而又推翻,甚至都十万字了还推翻”。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需要她如此长时间的准备?一部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竟然耗去了作家长达8年的时光。
《望江南》之主体内容不仅依然没有离开王旭烽所擅长并为之痴迷的茶和茶人,而且我还认为以《茶人三部曲》为参照,可以更好地考察这部新长篇的种种特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既是一部与之相承续又有着诸多不同与创造的长篇小说新力作。
所谓“承续”,《望江南》依然是以杭州那个杭姓茶叶世家几代茶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为主体,呈现的仍旧是茶人精神、江南文化、家国情怀,折射出的还是那个人史、家族史和民族史中百年中国的一段历史进程。
所谓“诸多不同与创造”,不仅是说《望江南》在内容上填补了《茶人三部曲》中所缺失的从抗战胜利后到“文革”十年浩劫前的那段历史,而在这段近20年的时光中,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然发生了诸多天翻地覆的大事,诸如国民**权溃败龟缩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抗美援朝等等,更是指王旭烽在这部新作的创作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更自如、更自觉的一种创作状态。这种状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更自信,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部以虚构为最重要文体标识的长篇小说,王旭烽竟然在其中自如地嵌入了若干真实历史。说实话,将虚构与非虚构合体这样的行为是需要胆识与能力的。尽管现在对什么是非虚构以及在所谓虚构文体中如何嵌入若干非虚构成分这些烧脑的理论之争和创作实践都已不鲜见,但这样的行为在创作上的确又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失真”“失和”这样的陷阱。我相信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王旭烽不会不明白这种风险之所在,但她却依然自如执著地在自己的这次创作中逆风而行。作品开篇便是吴觉农这个非虚构的中国“茶圣”与汤恩伯这个真实的抗战胜利后上海地区受降主官之间的一小段交集;接下来就是作品主角儿杭嘉和这个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有蒋某人“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间在西湖边忘忧茶楼中的一段虚实对话,以及杭嘉和半夜起床独自赶赴五云山最后送别陈布雷的那一幕;再往后还有国民*元老级人物、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陈仪在年初与汤恩伯之间的交集以及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参观杭州茶乡梅家坞等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都一一出现在《望江南》中。我承认在上述这些对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书写时,也偶有极少数欠讲究、还可以叙述得更自如之处,但总体上十分自然顺畅,而且每次将这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嵌入,也的确都是出于作品自身的需要,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在为体现作家的某种意图而“赋能”,这就是王旭烽的第一重自信。
其次,作为一部茶人茶事占据故事主体的长篇小说,对茶文化、茶知识的描写与介绍自是难免。当然这种介绍通常又都是要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的推进,以对话或描写等手段来表现或传递的。然而,王旭烽却似乎全然不受这些陈规的羁绊,在《望江南》中,竟也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的介绍性文字。比如,关于中国的茶事,她从神农以降说起,整整用了7个页码的篇幅专事介绍;关于中国茶传入俄罗斯的历史,她从公元前6世纪讲起,一直说到刘峻周年赴俄,整整3个页码的篇幅同样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奇特的是,如此“犯忌”的写作到了《望江南》中阅读起来竟不觉得游离与突兀,无“违和”之感。细想其缘由,大约也是因为王旭烽在整部作品中对茶人茶事出神入化的表现与描写已然为这种“游离”开好了道、做足了铺垫之缘故吧,这又是她的第二重自信。
最后,由于《望江南》故事的发生背景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几年,这当然是一个辞旧迎新、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大鸣大放、大跃进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这些,当然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如意的片段,比如对在隐秘战线工作的干部如何甄别?“鸣放”中的扩大化、大跃进时的泡沫等等。而立足于当时特定的历史阶段与时代背景,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又的确自有其自身的合理逻辑与历史必然。面对这种种明显的“悖论”,如何处置恰是考验一个作家对历史、对发展等如何领悟的一种测试。我们看到王旭烽的处理是不回避、不绕弯,而是形象而理性地面对,处理得当又得体,既承认某种历史特定时期存在的合理性,又不回避问题与矛盾,平和而冷静地总结其历史教训。这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何尝不是她创作自信的第三重表现?
在《望江南》的“后记”中,王旭烽坦言:“无论历史如何前进,文化如何演变,人世如何变迁,天地如何折裂,人的心灵和命运都是在连贯中进行的,中华民族一直在艰难曲折中前行。写这样的长篇必须浸透到历史长河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一次次的冲击简单割裂成运动,它们是相互影响的文化单元。我相信,永远有着向光明进发的人们,而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管怎样地迂回曲折,都不曾失去茶人的优雅和稳健风范。”我想,这样的认识与胸襟或许也正是王旭烽的创作走向自信的一种强大的内在支撑吧。
关乎国运和国兴的茶精神
文丨贺绍俊
《望江南》是王旭烽的新作,这部新作和她20多年前的《茶人三部曲》一脉相承。作为新作,单独欣赏已是韵味绵绵;如将它与《茶人三部曲》合在一起来读,你就会发现王旭烽的“茶人世界”更加完整了,其思想和艺术的境界更为完美。
这是一部深刻阐释“茶精神”的小说,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现代茶叶发展史。这些都是非常宏大的内容。宏大性,是王旭烽的《望江南》以及《茶人三部曲》的最突出的特点。
茶,本来是最日常的。以茶为题材,最适宜表现日常生活和日常形态,写人生和人性。但王旭烽写茶,不在日常性上立意,而是追寻宏大的主题。
茶的本性是平和的,酒的本性是激烈的。茶与酒也许构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王旭烽是将平和作为茶的基本精神特质来写的,小说中的两兄弟哥哥叫嘉和,弟弟叫嘉平。小说中还有这样的话:“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向来是把人与世界的理想境界称为‘和’。和为贵,而茶作为‘和’的象征恰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些都展现了王旭烽对茶的注解。
小说最终还是写人的,在王旭烽看来,茶的本性就代表了中国人的典型性格,茶精神也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小说中一再论证了中国是茶的故乡,还说外国人叫中国是“CHINA”,这个CHINA不见得是指瓷,而是指茶。茶是CHINA,瓷也是CHINA,这真的很有深意。不妨将其理解为茶是中国人的里子,瓷是中国人的面子。里子加上面子,才是完整的CHINA。所以我很欣赏这部小说中的细节。小说中还有一处细节也佐证了这点。杭家在“祭灶”那一夜相聚时,杭嘉和提议大家“正经喝一次茶”。怎么才是正经喝茶呢?就是要选用合适的杯子。他为新来的曹家远和杭盼挑选了一套宣窑青花茶碗。这套茶碗的瓷胎洁白细腻,用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青料施于釉里,烧成后色料深入釉内,清晰明丽,上面还有张岱的铭文。张岱不是王旭烽随意拿一个古代文人来充数的,张岱也是一位精于品茶的文人,他喝茶时就非常讲究茶具。
为了充分阐释茶的“和”精神,王旭烽在不同人物身上塑造出不同的性格。中国人的“和”精神并非拒绝浪漫和热烈,只不过这种浪漫和热烈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中国人对茶的处理方式以及中国人身上体现出的茶精神,决定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审美情趣。“和”成为“杭嘉和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这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是一个方面。但这还不是小说的重点,其重点是与宏大有关。
“宏大性”是这部小说的突出亮点。中国人是怎么以茶精神去处理宏大事件的,尤其是那些关乎国事民事以及大是大非和大义之事。这时候,“和”转化为一种韧劲、一种坚毅、一种沉稳、一种坚守。不同人物身上体现的“面”不一样,但他们汇合起来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和”字,这就是茶精神。这是王旭烽这四部小说的最大贡献,即写出了茶的宏大性。
《望江南》为了充实宏大性的内涵,便采取了将虚构与历史真实衔接起来的方式。小说直接写到了大量的历史真实人物,如蒋介石、周恩来等,这些人物还只是以插曲式的方式侧写了他们的零星片断。还有一些人物是贯穿在情节发展之中的,如吴觉农、陈仪、竺可桢、陈布雷等。我发现这也是当代小说叙述的一种趋势,即在虚构故事中引入非虚构的内容,让真实的历史场景与虚构的空间相重叠,让真实的人物与虚构的人物一起来还原历史。这当然体现出一种新的小说观,它去除了虚构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隔阂,让读者在似真似幻的境界里去体会小说所讲述的故事。
最近艾伟与金仁顺的一篇对谈中也谈到这个问题,金仁顺新写的一批小说也有这种倾向,艾伟认为金仁顺这样写是想“创造一种不是虚构之虚构的效果”。但王旭烽似乎并不是要追赶时尚而在小说中引入真实人物的,因为她在小说观上仍然遵循着《茶人三部曲》中纯正的现实主义。她采取将虚构与历史真实衔接起来的方式完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内涵。小说写的是茶,是一部关于茶文化的小说,但王旭烽不是为文化而写文化,她是要通过茶文化去写中国近百年来的伟大的历史变迁。
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是“茶运连国运,茶业助国兴”。而《望江南》所涉时间段约为至年,这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历史时段。国家命运的走向往往会集中体现在重要历史人物的行动上,因此王旭烽要反映茶人和茶业是如何与国运和国兴联系上的时候,就感到直接让历史人物加入进来将更有助于这一主题的表达。
当然,这也就带来一个在叙述上如何让虚构与非虚构衔接得自然、完美的问题。在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上明显区分出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不同态度。网络文学用穿越、架空等网络规则轻松地消解了这一问题,但严肃文学则是将此视为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挑战。看得出来,王旭烽在这方面还是费了一番心机的。比如小说中写到周恩来年陪苏联的伏罗希洛夫参观杭州茶乡。王旭烽详细写了这段历史真实的事件,同时巧妙地将杭嘉和的行动嵌入这一事件之中。但同时,她并不会以虚构去改变历史的真实度,并不会写杭嘉和与周恩来有直接的来往,而是写杭嘉和因要给盖叫天家送茶,盖叫天一向是喝杭家的龙井的,没想到他去送茶时,正好是周恩来一行去盖叫天家。这让杭府一家人围绕周恩来热烈议论了起来。
还有吴觉农这一真实人物形象的处理也非常好,王旭烽大胆地让吴觉农加入到杭嘉和等虚构人物的故事里,既通过虚构人物烘托出吴觉农的光彩,也通过吴觉农的真实历史更加夯实了小说的主题。吴觉农被誉为“当代茶圣”,他大概是第一个写文章论证了中国是茶的故乡。还有写陈布雷为自己在杭州找一处葬身之地的轶事,这本来是当年陈布雷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时,与夫人一起在虎跑寺喝茶,看到周围的景色而心生感慨,希望死后能埋在这里,他的夫人后来真的就在附近买了六亩地。王旭烽则将这段轶事安置在杭嘉和身上,不仅很自然,而且故事也非常精彩,对于塑造杭嘉和这个人物很给力。当然,如何使虚构与非虚构相衔接的叙述更加圆熟,王旭烽还可以再细加打磨一番。
作为文化小说的《望江南》
文丨杨庆祥
王旭烽的最新长篇小说《望江南》的所叙时间大概是至年左右,这样一个所叙时间实际上处于早期《茶人三部曲》的《不夜之侯》和《筑草为城》之间,时间上虽然稍微有一些叠加,但在整体上这部作品其实和《茶人三部曲》互为呼应,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统一的历史叙事。这一“整体性”不仅仅是所叙时间、故事背景的前后延续,更多的还是主题的内在一致,这个一致的主题就是以“茶人”的历史来写时代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和家国的历史。《望江南》的完成既是对此前《茶人三部曲》的延续,同时也是一种深化。如此一来,《茶人三部曲》演变成为了“茶人四部曲”,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也可以说是“时代四部曲”——茶人史即时代史。在中国现代转型的大历史中,茶人只是其中一个拥有独特职业或者产业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的命运却不可避免地被编织进这一大历史的进程中,个人与时代、个体与家国就这样通过“茶”这一高度象征性的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小说不是历史,历史记载发生过的事情,但小说却要塑造人物,将发生过的事情重新召唤到舞台中央。长篇小说尤其要塑造系列人物,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平。《望江南》这部长篇里面有两组人物序列,一组是非虚构的,比如说周恩来、蒋介石、陈布雷、陈仪等,另外一组是虚构人物,包括杭家兄弟、叶子等等。从小说写作的技术层面看,虚构人物比非虚构人物好写。尤其是《望江南》中的“非虚构”人物涉及重要历史人物,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历史因素,对这些人物的处理非常能看出一个作家的功底和水平。王旭烽的笔法老辣,她没有去预设这些人物的形象,而是让人物自己去“行动”,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开他们的性格面貌。比如说陈布雷在茶楼喝茶的细节,就把一个又新又旧的幕僚文人刻画得很生动。如果借用绘画的说法,实际上是用了淡墨轻点的方式,而不是浓墨重绘的方式。这淡墨实际上和江南风景之间形成了对位,轻轻一点就把人物点出来了,避免了对“非虚构历史人物”刻画的用力过猛。《望江南》掌握了很好的平衡,这些人物也显得生动鲜活。
无论是《茶人三部曲》还是《望江南》,“茶”与“人”的关系是小说的核心密钥之一,这当然没有问题。《望江南》是一部关于茶、茶人、茶的发展史的一部重要作品。但是我觉得它的意义或者价值还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一点上,《望江南》也更是一个关于江南文化的小说。文化小说曾经在当代文学中兴盛过,比如汪曾祺和阿城,但后来渐渐少见了,因为它对作者综合文化素养要求非常高。《望江南》通过江南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主要象征之物是“茶”)的塑形,以文化的“恒定性”消解了历史“剧变性”。世事长变,人事凋零,这是历史的规律;“我有一壶茶,可以慰人心”,这是文化的滋养。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直有江南,主要是爱江南、忆江南,但是没有“望江南”,王旭烽老师的《望江南》实际上丰富了江南书写的传统,丰富了我们想象江南文化的地理地图,让我们对江南文化的谱系和脉络有了一个更多维的认知和理解。
内容来源:《文艺报》年4月25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