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怡文/图
“望江江上望江流,傍岸烟村绿树稠。唤渡莫愁斜照落,天涯有客系归舟。”这首《晚渡》一诗出自《临海两水周氏宗谱》。诗中描绘古渡口的傍晚江景,犹如一幅秀丽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江畔绿树成阴,邨里炊烟袅袅;江水长流、浊浪滔滔,一叶白帆在夕阳下横渡过江,划破粼粼波光。
两水村位于灵江南岸,与临海主城仅一江之隔。宋代,两水就设有渡口。明代,周氏先祖从天台霞峤迁居来此,两水从此人口逐渐密集兴旺。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如周舜载,号瑞庵,登进士,位至户部侍郎;周善梅,号琴友,位登浙闽提举;当代也有许多乡贤,如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周光明;杭州气象局工程师、省科普作家周齐聪等,给家乡增添许多光彩。
有潮汐,通舟楫
《嘉定赤城志》记载,冷水渡,在县东南三里。后代史志里都称两水渡,因村北濒临灵江,另有一河称义城港从村中贯穿而过,故名。宋志里所谓“冷水”疑是乡音相近所误。
义城港发源于县南与黄岩交界的义城岭。有潮汐,通舟楫。由西南曲曲东北流,过三洞桥,至两水入灵江。自红旗闸竣工后,义城港改由增棚埠入江。
现两水村的老河道已经填平,唯灵江浦口尚留一点痕迹。
年通车后,渡船相继停渡
古时候两水村地处偏僻,生产力低下,村民日子过得极其困苦。若遇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乡亲们则背井离乡,或做长工或者要饭来维持生活。历史上有上百次重大洪涝灾害,房塌田毁,死伤人数成千上万。
有关流谷寺之名,当地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寺中有一块神奇的岩石,每每灾荒之年,岩缝中会自然流出谷米,寺院便开门接济灾民。有一年,又逢灾荒,村民们又来到寺院,排着长队,挨个用布袋接米。米慢悠悠地流,有个村民嫌它出米太慢,便用铁锤狠砸岩石,以图加快谷米流量,岂料石缝彻底闭合,再不出米。流谷寺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台州方言“谷”“国”同音。
新中国建立后因当地政府治水得力,沿江两岸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两水村村民们辛勤劳作,农业生产有了稳步发展,几十年来,该村成为临海市区的重要蔬菜供给来源。村民们每天将农作物运往城区,往返全凭两水渡船为交通。在村文化礼堂,有关于渡口文化的展示。笔者走进村部,村书记热忱地接待,提供了几幅当年渡口的照片,并喊来村里最后的渡工董金勇详细讲述渡口的情况。董师傅告诉我,他驾驶临渡13号渡船有6年了,载客核准40人。渡船属于村集体所有,本村村民免费过渡。年11月18号通车后,渡船相继停渡。
江下渚被改建为沿江景观带
两水村的北岸属花街村。江岸几公里是长长的江滨绿道。入内,只见桃红柳绿,绿草茵茵,江堤一片生机。大桥旁的观景台是由原面粉厂码头改建的,也即是两水渡的北埠头旧址。“春到人间何处寻,绿杨溪畔绿苔侵。绿波掩映无穷绿,最是渡头春色深。”《两水周氏家谱》里的《绿堤春色》诗,穿越几百年,描绘现状依然如此贴切,直让人称奇。
往东眺望,一座白塔矗立于靖江山上,给江滨更添几分气象。旧志云:靖江山,在县东五里,旧传辛景破孙恩于此。上有塔,俗名白塔山。其左为保寿寺。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清,其前锋军提督养性曾领兵在此布防。
据史载,保寿寺(有称宝寿寺)旧名普明,俗称白塔寺,宋乾德二年()建,祥符中改额。寺东有塔,乃高僧德昭国师所建。寺有三目观音。相传天圣初年,有一木溯潮而至,搁于白塔山浮图之下,时见异光,寺僧惟谅拾取以此刻凿为观音像,供奉后划然有声,视其目裂,遂成三目矣,从此祈祷者日盛。现在的白塔乃前几年重建,保寿寺也从山顶搬迁至山脚下,建成了精致的殿堂,黄墙碧瓦让靖江山公园显得更有内涵。旧传此处有“隔江唤渡”、“临江钓月”、“山外樵歌”、“云中塔影”四景。
站上靖江山,只见灵江这段河道更加曲折多姿。西眺,上游不远处是素有桃花岛之称的江下渚,因江涂淤积与陆地连接,现被辟为沿江景观带。回望下游,灵江在此形成一大汇头,将两水、伏龙诸村环抱其中,过伏龙山后才奔腾南下往汛桥而去。
白塔山下原有码头,即伏龙渡口的北埠,与两水渡的埠头相距不过百米。伏龙渡,又名木龙渡,现在其南岸老埠头已废弃。
义城新港浦口有座红旗闸
走近伏龙村,但见畴野辽阔,穑稼茂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几亩桃园,桃花夭夭灼灼,开得正盛。远处有山,势如游龙;近有小峦,峰巅有塔矗立。构建出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伏龙村的东南与增棚埠村相邻。红旗闸就位于该村的庙山头,它是义城新港入灵江的关隘。红旗闸于年7月竣工,在临海水利史上,它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有利于排洪,减轻灵江上游的涝灾;二,蓄淡水80万立方米,使1.3万亩农田得益;三,有利于抽水机埠的管理和减轻电网高峰负荷的压力等等。隔江,东南方向是五孔村,村里有五孔窑遗址,窑址面积约平方米,堆积深厚,内涵丰富,曾出土壶、罐、瓶、碗、盘、洗、钵和砚等多种器皿,专家考证五孔窑的瓷器生产始于南朝,盛于唐朝。东北方就是著名的小两山。远看以为小两山在伏龙村,其实不然,它在灵江对岸。目前又一座跨江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中。
小两山名字的由来
关于小两山,既有远古文明发展的印记,更有烽火硝烟的熏陶,还有民间故事传说。
考古发现,这里有商代的墓葬,其中出土的文物有凹底云雷纹陶罐等,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灵江两岸就栖息着勤劳智慧的先民。
小两山原称小梁山,是临海古城的水陆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将一股倭寇歼灭在小两山。那年,倭寇从三门登陆,以图在小两山略作休整后进攻府城。而此时,戚继光早有防备,他趁倭寇脚未站稳之际,即指挥点燃“大小将军”两门大炮,刹那间,小两山飞沙走石,硝烟弥漫,倭寇溃不成军,死伤数百人。另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反清将领曾养性曾设计引诱清兵上钩,在小两山潜伏奇兵,突然出击,令清兵死伤六千余人,大获全胜。
民间传说,小两山名字来源:清代一位知府在修缮台州府城墙时,派人到山脚去秤泥,发现比重较轻,巾山足斤,故名巾(斤)山,而此山刚差一两,故名“少两山”,因方言“少”与“小”同音,所以又称小两山。
小两山海拔高仅百米,由一高一低两座山峰组成,可能这才是名称的由来。
手记
古渡虽不存,然记忆犹新
小两山山麓有庙宇,峰顶耸立一座七级浮图。
拾级登临山巅,俯瞰山下,东边是大田小港的浦口,山北是翠绿如镜的灵湖,还有灵湖景区内的芷汀瀛洲,香榭楼阁。
“望江山上草芊芊,山下长江浪接天。日落潮平天欲暮,一帆风送渡头船”。虽然,两水古渡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而古渡的记忆却仍然储存在两岸人民的脑海中。-06-:00:00:0至今灵江起潮汐通舟船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