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只有文化的根不断,家国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
TUhjnbcbe - 2024/10/4 2:08:00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930/o8tgpzk.html

在遥远的国度,战火蔓延,那些行色匆匆逃难的人民,那些义无反顾回到战场的人们,那些在硝烟中化为灰烬的房子、绿植还有人们曾经无比珍爱的东西......一切都在战火当中消失了。

有的人可能觉得,被这一把火烧掉的,是看得见的损失。

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多的是文化的残骸。就像那圆明园里断裂的巨石,又像那巴米扬大佛留下的虚空。属于灿烂文化中的一页永远无法复原,这就是战争的真相。

不过,倘若有心人能够尽己所能保护住文化的命脉,那么,战火波及的地方,家国的命运或人民的命运都不会消失,而是会在战火平息之后,以另一种方式重获新生。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老师26年磨一剑的作品、“茶人三部曲”的续作《望江南》便是这样一部讲述了茶与茶人的命运经战火淬炼得以延续的经典小说。

现在,我想带你看看这部小说在初读王旭峰老师作品的读者眼中到底有多经典。

有信仰的人生不偏不倚

《望江南》描述的是发生在浙江杭州一户杭姓大家几代人身上的命运波折的故事。在烽火连年的那些年里,这个家族里的人的命运和家族外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就是两字——信仰。

杭家人几乎个个心中都有一份信仰,有的关乎茶文化,有的关乎家国,有的关乎爱情......在那么多个重要的角色中,当家的杭嘉和无疑是最受瞩目的。

杭嘉和从父亲那儿继承来的遗产,不止有茶的生意,还有那份对钟爱的事物执着的心。

杭嘉和的父亲杭天醉喜爱兰花,靠着祖宗的庇佑,卖茶之余还能到处游走、找寻兰花。而到了杭嘉和当家时,世道已变得大不如前。为了养家糊口,他没有像父亲那样有着觅兰的闲情逸致,反倒是对事茶一事情有独钟。

在20世纪40年代,国内制茶事业刚刚有了新发展思路时,走在实业救国前线的吴觉农就邀请杭嘉和参与到茶叶机械化的转型中。

要不说信念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指点迷津。一辈子都只为茶着想的杭嘉和绝不像迂腐的国粹派那样,非得坚持纯手工的生产。什么路子对茶的发展有益,没有谁比他更清楚。

所以,他不仅在探路的过程中派侄子前去吴觉农的茶厂帮忙和学习,到头来还自己开起了机械化的茶厂,为新中国的实业添砖加瓦。不管家国的风雨飘摇向哪边,他始终站在更好地守护住民族文化的这边。

遥想当初,杭天醉在向幼子介绍兰花的香气时说过:“最极致的花就是只闻其香,人也一样,最极致的人就是只闻其声,最高级的做人就是大象无形地做人。”

这句“大象无形”曾让杭嘉和困惑不已,如今到了他亲自去面对这满眼的风风雨雨时,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

只要保持热爱的初心不改,记得任何时候都不显刻意,不过分主张,人生也好、茶运也罢,都能兼容下这百态的世间,在无常变数中找到出路。

有文化的民族生生不息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无形精神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安好的岁月中也会有失传的危机,就好像今天的我们拼命保护着的那些非遗财产,少了可以传承的渠道和衷心守护的人,这种文化就离消亡不远了。

然而,本体的消亡不是文化绝迹的终点,文化消亡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有民族的危亡。

试看四大古文明,能延续到今天如珍珠项链般散发熠熠光彩的,除了中华文明还有哪个?其它三大古文明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早已没有了传承的活力,唯余追忆的情思。连同这些文明一块儿消失的,还有那些曾记入史册的民族。

但在《望江南》里头,没有那些古文明的悲剧,毕竟,茶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事茶的民族也被保留了下来。

茶文化的保留得益于杭家的当家杭嘉和。他对茶事的痴迷使得他在战时的种植地缩减、共和国成立后的制茶转型以及除四害以护茶叶储备等问题上,始终思考着怎样的法子才能留住茶叶、留住茶事。

是故,不论岁月多么艰难,就是到了锅底都快揭不开,旁的人家开始一件件金贵物品往外掏时,杭嘉和还是偷偷地把“脱了裤子”的茶树桩运回了自家院子里种,万般珍惜对他而言比金钱还重要的茶种。

天可怜见,在那个隆冬过去,春天到来时,茶树都活了过来,“杭嘉和被这起死回生的绿色感染”。

和茶树命运紧密联系的,还有中华民族的命运。

杭家除了有个对茶事痴迷的当家杭嘉和以外,还有一个对革命事业矢志不移的二弟杭嘉平。一心扑在革命事业里的杭嘉平放下了心爱的女人,在国共两党交锋的险恶风雨中为信仰九死一生。

其实,在茶树生长的这片土地上,像杭嘉平这样的人有无数个,他们或远离了家乡,或远离了妻儿,只为心中那抹红倾尽一切。

小说里说:

对某些革命者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逻辑:他们越想解放全人类,他们就越不知不觉地疏远家人;他们越爱天下的受苦受难者,他们自己在六亲不认的道路上就越走越远。

对于这些革命者的家人而言,他们的形象也许是有些冰冷和陌生的,但对整个民族而言,他们却是十分熟悉的、温暖的亲人。

正是有了这些革命者的牺牲和奉献,才有了民族的存续。这种牺牲和奉献的大爱,和茶事一样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说,有文化的民族是生生不息的!

写在最后

读到这个故事时,我想起了好几年前喊响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那时候,人们有的是对五千年时光消磨不尽的文化的崇拜,却远没有意识到文化自信的背后与民族自信的关联。

如今,完成这部40万字小说的阅读之后,我才真正的读懂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不说别的,能将烽火岁月与茶味馨香这看似矛盾的两者以完美融合的方式写到同一部小说中,王旭烽老师的汉语言功底属实了得。而作为一名同样“事茶”数十载的人,属于茶文化中难为外人道的秘密都被巧妙地放置在小说中,使得读者边感受那些岁月里的命运浮沉的同时,也品味到了茶韵的绵长。

以上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的来源。而对于这些经历了诸多坎坷的文化而言,它们的留存也昭示着守护它们的民族的延续。这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作为一部兼合历史、人文、艺术于一体的长篇小说,《望江南》并非是一次就能读懂读透的。这本凝结了王旭烽老师26载心血的巨作,值得我们反复去品味、琢磨那些迄今为止还有启示意义的情节与对话。

#今日读书推荐#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有文化的根不断,家国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