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悦览书房俊豪子弟满江东
TUhjnbcbe - 2025/3/4 17:39:00

江者,长江也;东者,长江以东也;江东者,江南也。

李清照有五言绝句,棱棱呈金石之气,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时恰为公元年,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南逃。向以婉约词名震天下的李清照,离乱路经乌江,感项羽之悲壮,乃书此诗。

我知“江东”二字,当属垂髫之年,彼时尚在孙权故里富阳读小学。学校建于旧时孔庙,富春江一墙之隔,鹳山抬头即见,平日孩儿嬉戏,上窜下跳不亦乐乎。但每年亦有一日,是必须庄严肃穆的,系上红领巾,紧闭双唇,老师带着上山。先到另一头的革命烈士陵园鞠躬扫墓,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之歌,敬少先队礼。然后折回,走一条平时罕行之路,又至一石亭,曰“双烈亭”(双郁亭)。老师亦不讲双烈是谁,为何建亭,亦不唱歌敬礼,只让我等默默致哀。回家的路上,有同学给我咬着耳朵,说那亭子里埋着血衣。

也就是在那里,我记住了两个重要文化符号:一为亭中石碑的铭文,当时年纪小,不解文中意,只记得文末署名为“马叙伦”;另一为亭柱上那幅联句,虽然依旧不解何意,但清晰地背了下来:“劫后湖山谁作主,俊豪子弟满江东。”我要在很久之后,才知道这幅联是当代红学大师俞平伯先生所集的郁曼陀郁达夫兄弟俩诗句。而那块石碑则为“血衣冢志铭”,由郭沫若撰文,马叙伦手书,这些今日耳熟能详的大名,当时仿佛皆为前尘旧影闻所未闻。

然而正当此时,郁达夫的长孙长女们,却回富阳与我同校不同班地成为同学了。为此我还去过富春江边的郁家,亲眼见过堂前端坐着的一位老妪,至今想来,应该是达夫先生的结发之妻孙荃吧,当时一眼飘过,而今镌刻于心。

江东被江南取代,当是从唐开始的。开元年间,朝廷在江东设置了一个行政区域“江南东道”,从此江东唤“江南”。这个江南范围更大,涵括的内容亦更多,英雄尤在,而美女亦齐刷刷登场了!

当过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就有《忆江南》,至今脍炙人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原本就是个唐代的教坊曲名,据说其诞生也是和男欢女爱相关的,由此渐成词牌名,又有“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谢秋娘”等一大串,最有知名度的都在我们杭州,除了白刺史的,便是苏太守的了。

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其中“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之名句,向来就被茶界引为格言的。取“望江南”这么一个风雅古典的名字,做了我最近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之名,正因为我对苏东坡词中借茶表达的生命态度,有着高度认同。

年开始创作《茶人三部曲》时,并没有想过,许多年后还又会再写一部杭氏家族茶人命运的长篇小说。这一搁就是二十多年,终究耿耿于怀于夙愿未了,有一段历史成了空白,今日到底还是把它给补上了。

小说写的是当代茶人年抗战胜利至年山雨欲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以后的华茶,的确是一个起死回生的过程,我尽力想写出小说群像杭氏家族与茶共生的人物命运,在这其中,杭家主人嘉和始终是我看重的人物。其实许多年前,当人们与我探讨小说中最理想的茶人是谁时,我就坚定地认为是杭嘉和而不是杭天醉。而今,当这部《望江南》中的嘉和形象出现后,完整的茶人形态才真正被矗立起来了。

茶人精神有许多种诠释,但与我而言,最为鲜明的界定,八世纪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给予我们——“精行俭德”。茶人不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宽泛的认定,他们具有内敛、自省、宽容、智慧而又有弹性的文化气质,是我们民族中一类承担起君子风范的人物样本。这样的理想人格并非从某一个时代横空出世,是伴随着茶与人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数千年历史长歌中熏陶浸润而成的。这是一种恒常的民族品性,温良恭俭,稳定靠谱、渐进渐行。我在《望江南》中,努力想呈现的,就是这一大家族中守恒的情怀,他们虽然个性不一,命运各异,但在“精行俭德”上,茶脉承传是一以贯之的。

我没有刻意避开这近二十年来时代的风云际会、茶在其中的波澜起伏,以及茶人命运在其中的千回百转。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悦览书房俊豪子弟满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