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望江宋墓中出土了千年的乐器,将其吹响后,
TUhjnbcbe - 2025/4/27 21:23:00
郑玲玲出诊时间 https://m.39.net/disease/a_o8v9u9c.html

一直以来,专家们对古代的乐器都深有研究,也发现古人的音乐成就不比现在低。比如,考古专家们曾发掘一处宋代古墓,无意中出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瓷器,后来经过研究才确定是一件罕见的乐器。最关键的是,这件乐器时至今日还能演奏,究竟是什么样的乐器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资料记载,年9月,在安徽望江县湖城村,当地的窑厂正在如火如荼的生产砖瓦,期间工人们的取土量也比往月要多得多,于是几个人工人一商量就到不远处的山脚下取土,因为这里之前都没来过,土质也据说很不错。然而,就当工人们挖了不到半米深时,他们发现地下竟然出现了一些青砖,用铁锨敲到的时候还能听见砰砰砰的声音。工人们都纳闷了,怀着满心的好奇将砖块撬开,结果发现下面是空的,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因此几个有经验的工人都猜测是发现了古墓,所以后来这一发现也就村里面传开了。

几天之后,县文物部门的专家也闻讯赶到窑厂,在工人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他们发现砖块的地方。专家们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首先就确定了工人们先前的推测,这的确是一座古墓,然后又根据出土的砖块和墓葬结构确定,这是一处宋代卷顶砖室墓,因为类似的墓葬在当地也发现过,所以专家们也都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专家们对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出土了一件墓志铭,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是当时的地方官吏,此外还发现了不少瓷器,如瓷瓶,瓷壶和瓷盘等,可见墓主人对瓷器情有独钟。

在清理墓室的过程中,专家们在墓主人的侧身位置发现一件奇怪的东西,它长约12.8厘米,整体为空心管状物,粗细如同人的大拇指。一开始,专家们还以为是动物骨骼,但后来拿在手上才感觉到分量十足,摸起来也像是一件陶瓷器。

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件管状物上还有六个小孔,其中五个一字排列在左端,另外一个在右端。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专家们还从未出土过类似的文物,因此也让很多的专家感到好奇去研究,有些专家根据经验判断是一种发声的乐器,比如笛子,但不过对照笛子的开孔又发现不一样。

一段时间后,这件特别的瓷器也让县里搞乐器的专家很好奇,他们也到博物馆中进行参观和研究讨论,最终确定它就是一件古代的乐器,还是笛子的同类乐器,即萧。考古研究表明,萧源于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羌笛,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史料中称之为“邃”,最初只有4个孔,后来到中原地区变成了5个孔,一直到唐宋时期又增加1孔,即现在看到的六孔萧。与笛子相比,萧更加古老,其演奏难度也更大,因此很多人对萧了解不多。弄清了瓷器的身份后,专家们将其命名为瓷萧,而它也是首次发现的乐器。

既然是乐器,专家们肯定就想听听是什么声音,但可惜专家们都是搞考古的,哪里又懂得吹奏乐器。于是,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县里的音乐家,他们经过一番研究和尝试,果然让这件瓷萧发出的了声响。在一开始,专家们只是简单的吹奏,声音也显得十分单薄和平凡,音调也不高,竟如同吹纸片一样,完全就不是专家们想象中的天籁之音。

一段时间后,专家们又仔细的研究了一番,还翻阅了大量古代的乐器类文献,果然还找到了有关瓷萧的记载,以及对其演奏方式的讲解。通过总结,发现古代瓷萧不能按照现代的乐谱演奏,于是专家们找到古乐的谱子,经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最终吹奏出了一段美妙的旋律,虽然也谈不上多么惊艳,但是比一开始要好多了,并且也没有那种低沉的感觉了。

现如今,这件瓷萧就收藏在望江县博物馆中,不过专家们也制作了一些复制品,让我们现在也能轻松的吹奏出古瓷萧的旋律,让这千年前的声音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感受到古乐带来的震撼,的确是非法的体验。参考资料:《中国古代乐器》作者:王欣著,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1
查看完整版本: 望江宋墓中出土了千年的乐器,将其吹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