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庐江文学微刊年年第45期
TUhjnbcbe - 2020/10/23 6:06:00
北京哪家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期目录』

■今夜,我又听到芍花开放的声音/寒江

■她却不在灯火阑珊处/高申杰

■花开金银满架香/高岳山

■只想把爱给村长/梁长生

■税票的故事/许成根

■中篇小说《苏幕遮》(连载5)/洪放

收到安徽第三届作家高研班在亳州开班通知的时候,五月的阳光正好,窗前的树儿正绿。

说起亳州,和我还是有渊源的。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夜晚。世俗中一些打不开的心结,让我的心怎么也静不下来,总有想逃避什么的冲动。索性来到了火车站,没买车票就挤上一列将启动的火车。车上的人不多。看着车窗外万家灯花在眼前瞬间闪过,仿佛把我生活中的不如意全抛在了后边,竟然慢慢睡着了。不知在我的睡梦中,轰轰隆隆的列车停靠了几站。当东方刚刚想泛起鱼纹白的时候,我揉了揉惺松的眼睛,随着人流下了车。

站台上大大灯箱提示,我才知道我到了亳州。补车票的时候,我已做好了多出钱的准备,自己有错在先,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那个年长的工作人员,看着孑身一人,一点行李也没有的我,还是相信了我的话,一分钱也没多加。因为这份信任,我对这个地方一下多了一份好感。

沿着站前路,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路上静悄悄的,只有我的影子时短时长。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感到轻松,又感到无所适从。一阵清香随着一阵风儿扑面而来,我才发现路边的绿化带内一大簇一大簇的花儿绽放。我轻轻走了过去,借着模糊的光亮。我依然能认清这是芍花,和牡丹相似。有的已是怒放,有的还是花雷,静静的世界,我好象听到了芍花开放的声音。我很想折下一朵,最终还是没能。

当曹氏公园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才想到亳州是曹操故里。进门是一座高大的曹操雕像,右转角是一大片梅林,这可能取之小说中望梅止渴之典构思出的格局吧。天渐渐亮了起来,公园渐渐热闹了起来,跑步的,打太极,一时间打破了我喜欢的安静。出了公园,找了一家不大却干净的小旅馆,睡了……

呵,时间好快,树叶又*了几回,可我一直记得这样清晰,亳州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中。这一次因为时间关系,我选择的是汽车。刚出汽车站,一辆三轮电的车停在了我的面前。

“师傅,你到哪?要送吗?”车主是一个大约50岁左右的大嫂。

“好的。请问到古井之家酒店多少钱?”

“你给5块钱吧。我也不问你多要。”大嫂倒是个爽快人,我一眼就能看出。

上了车。大嫂却对我说,古井之家她只知大概在什么方位,因为她不认识字,要我多注意点,到了和她说就行。我很意外,也感到很有意思。

在她所说的这个路上转到头了,还是没有找到。她有点晕了,说真没有啊?你知道这酒店在什么建筑旁边吗?

我想了想说。听人说是在行*服务大楼北面。她啊了一下,说知道了,这远着呢,是另外一家。走!

到地方的时候,我下车。给了她十块钱,她执意又找给了我5块。她不好意思地说,是很远的,可是我自己弄错地方了,又不是你的事!这个场景一下又让我想到了几年前,都说亳州多圣贤,只是不知圣贤的精神已融入到每一个亳州人的血液。

在亳州的日子,我一有机会就到药材市场附近转悠。因为我当年的小旅馆就在这儿。可是我转悠了好多天还是没有找到。几年不见,亳州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火车站扩建了;当年的曹氏公园也改成曹操公园了。没有找到倒也是好事,因为我怕找到了我又如何说。小店人来人往,何止千万,他又能否记起我这个只呆了一天的过客。

记得我当年走的时候,和这小店主聊天,店主是个老者,花白的胡子,说话很可亲。因为亲切,我就喜欢和他说话,因为是陌生,我就能做到无拘无束。走的时候,他送了我一小袋板蓝根的种子,说这板蓝根好种植,容易管理。你回家种了吧,不是要卖钱,种一点你泡茶喝,清热去火呢!

回家后,我是真的想过种植的,因为这是老人的一片心意。可是,钢筋混泥土浇筑的城市中,想种点东西又谈何容易?无奈的时候,我把这些种子带回家给了我的父亲。后来,父亲还是遗憾的和我说,现在家中都种稻子了,没有旱田了,我想尽了办法,还是没有种活,全让四面别人稻田的水浸过来淹死了。如果,真能找到这家小旅馆,真能找到这位老人;如果他真能想起,我又如何说呢?唉,不找到也罢……

明天,学习就要结束了,我晚上又睡不着了,突然又想起那年怒放的勺花。顺着电梯,从10楼下来,酒店门前的河边有三三两两的人在散步,有一个老者坐在河边的石椅上,我走了过去。

老人家,我怎么没有看到有芍花了呢?

老人微微笑,现在都5月了,哪还有芍花啊?想看芍花要到明年喽。

我才突然意识到,我只是认识芍花,连花最根本的花期都不懂的。我突然意识到我问的问题是如此荒唐。顿时,我面红耳赤,一下不知说什么了。

老人象是误会了我的神态,认为我为错过花期失望了。“小伙子,没有什么啊,明年过来就行了,要不,你给我一个电话号码,明年花开的时候我通知你!”

这说话神态多象当年的小旅馆老人啊,也许真的是,也许就不是,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今年的5月夜色中,我分明又听到芍花开放的声音,这是亳州人的诚挚,这是亳州人的真情。亳州啊,你已经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梦……

作者简介

寒江,原名葛本保,安徽凤台人,农民。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书画研究会理事。作品散见《天池小小说》、《江苏工人报》、《安徽电视台》等报刊杂志。出版个人小说集《一个人走走停停》,主编《中国网络文学精品集》多部图书。

她要走了,要到上海去了。

黑色玻璃的大型客车缓缓驶来,慢慢停在小镇一条街道出口处。脚步沉重,他们二人并肩而行。车门开了,她踏进却回眸一顾,嫣然一笑,笑得那么勉强,那么苦涩,那么心酸,又那么难看。难看也好,总比哭好;要是哭了,他怕把持不住。

前一天的饯别晚餐,他话语酸酸:“这不会是最后晚餐吧?”她答:“怎么会呢,人在做天地鉴——永不负你。”他念了一句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她嗒然,好久答道:“不要那么悲情嘛,我们的线不会断--手机、网络、短信、

1
查看完整版本: 庐江文学微刊年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