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苏轼在密州,望江南下
TUhjnbcbe - 2021/1/23 2:57:00

东坡杖履所及/就是诗与远方

在密州,望江南(下)

春去夏来,时间的轨迹一直向前。

在写下“诗酒趁年华”词的一个多月以后,苏轼在超然台写下另一阕《望江南》。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不同于前一词的情景交融,这首词几乎不做正面的情绪抒发,主要描绘人物活动场景与“望”中景象,着意表现了太平岁月的优雅与从容。

“孔门言志”与“兰亭雅集”

词的上片重点写人物活动,主要涉及流杯亭宴饮和常山雩泉亭立石两个重要事件,并且赋予现实场景以“孔门言志”与“兰亭雅集”的历史纵深,既体现了文人苏轼对古圣先贤的追慕与仿效,也体现了太守苏轼仁爱百姓、与民同乐的思想与作为。

《论语?先进》记录了孔子晚年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的场景。

曾晳最后发言,最为另类,不同于前面三人从*事、*令、财*、外交等角度直言邦国之志,他只是描绘了一个优雅欢愉的场景:

侍坐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听后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

苏轼这首词中的“春已老,春服几时成”和“舞雩风软纻罗轻”,即来源于此。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庄公二十九年(前年),鲁国在石屋山(今诸城庙山)东北、潍河之南立了一座城,取名诸邑,故址在今诸城市枳沟镇乔庄村,距离东北方向的诸城市只有十几公里。

毫无疑问,苏轼是儒家的信徒,服膺孔子推行的“仁*”主张。他到密州担任知州,是真真正正来到了自己最仰慕的这位伟大圣人的邦国,从其在密州的施*表现来看,苏轼是在非常自觉地践行着儒家的仁*理想。

苏轼生活的年代,正是宋代自然灾害的多发期,而且灾害链现象十分常见,典型的就是旱灾与蝗灾之间的关联。

苏轼在密州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率民捕蝗和抗旱祈雨。

熙宁七年()冬天他刚刚走马上任,就在写给朝廷的《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说:

“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

密州近海多风,地表水蒸发很快,沟渠之水难以留存,所以此地常闹旱灾,除了受当时的历史气候影响,还有其特殊的地理原因。

苏轼通过走访老农,了解到“从来蝗旱必相资”的内在规律,因为大旱之年的温度和温度条件使得蝗虫极易孳生,旱灾成为蝗灾的触媒,所以采取抗旱措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蝗灾。

密州城南二十里处有一座山,原名卧虎山,当地人习惯于祈祷山神降雨,据说非常灵验。民众认为山神讲信用、可倚赖,应该具有恒常如一的品德,所以称其为“常山”。

熙宁八年()四月以来,苏轼多次以太守身份祈雨常山,时获甘霖,“岁得中熟”,于是重修常山神祠,并且写了谢雨文。

苏轼正是在祭祀常山神庙回来的路上,会猎于铁沟,写下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常山神庙西南处不远,有一眼天然泉水,“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满溢成溪,北流而下,注入扶淇河中。

苏轼认为常山之所以能够“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原因在于此泉,所以对泉水加以保护,“琢石为井”,并在上面加盖了一座亭子,命名为“雩泉”。

古人称祈雨为“雩”,曾晳所说“风乎舞雩”的舞雩台,就是鲁国求雨的祭坛。苏轼因祈雨得验而将常山的泉水命名为“雩泉”,正是取义于此。

查考苏轼著述,熙宁九年四月十八日,苏轼将自己写的《雩泉记》勒石成碑,立于常山。

可以推想,《望江南》词所说“舞雩风软纻罗轻”,应该是对当天实际景况的描绘:

站在雩泉亭上,软软的风拂过苎罗质地的春衫,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轻盈,当年曾晳向往、圣人赞叹的祥和怡悦景象,大约就是如此吧?

追随圣贤,与民同乐

至于“曲水浪低蕉叶稳”,必然与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会稽内史王羲之、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的雅集有关。

《兰亭序》描绘当日景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上巳祓除与流杯的岁时之俗源自先秦,盛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宋代以后比较少见,但在密州仍然保留。

在兰亭群贤盛会与密州古老习俗的双重影响下,熙宁九年()三月初三,苏轼与僚友们在南城外兴致勃勃地举行了一次“流杯”活动,还为此写了一阙《满江红》,不无感叹地说“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不过,苏轼此举除了有意踵继前贤,也关系着引河水入密州城的一项民生工程。

《满江红》开篇说:“东武南城,新堤就、涟漪初溢。微雨过、长林翠阜,卧红堆碧。”

密州城南有条邞淇河(现名扶淇河),水有二源,东源水为邞河,西源水为淇河,二源于密州城南的三里庄汇合,称邞淇河。

自从熙宁八年夏秋之间,苏轼发动百姓,在城南红土坡下修筑长堤,将邞淇河水引入城中,以供生产、生活所需,并在堤上栽红植绿,美化环境。

此时新堤筑就,苏轼等人“相将泛曲水”,修禊祓灾且兼巡视新堤之意,在城南南禅小寺的流杯亭中饮宴,全城百姓争相出城观看,场面非常热闹。

“酣咏乐升平”,在酒喝到最酣畅时尽情歌唱,尽享太平岁月,这已不单纯是兰亭雅集的高士之乐,而是做为一方太守的“与民同乐”了。

词的下片重点描写超然台上望中所见春末夏初的景色,着意表现密州百姓忙于农耕、作物蓬勃生长的情景。

苏轼上任以来,干旱少雨一直是密州的严重问题。就在前一年的春天,苏轼首次祷雨常山,在祝文中沉痛地说:“哀我邦人,遭此凶旱。流殍之余,其命如发。”

而在一年后的今天,“微雨后,何处不催耕”,一场雨后,泥土松软宜犁,故应催促农人及时耕种。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地方官员肩负着劝农的使命,“何处不催耕”,正是对苏轼及其州县属官勤勉履职、下乡劝农真实经历的反映。

此时的密州乡野,正是一派夏初景象,“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是非常细致准确的描写:

百舌又名反舌,形似八哥,立春开始啼鸣,夏至后就不再发出声响;鹁鸪就是斑鸠,天要下雨或刚刚放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

枝上的桃花和李花凋零净尽,啼音婉转的百舌鸟也已静默无言,春天真的走远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在柘树林的深处,鹁鸪开始发出悦耳的鸣叫。

也许正是脚踩密州大地之时,苏轼真正聆听到大自然内在的节奏,看到生命悄然延续的轨迹。

春天的确已经老去,但是放眼田畴,芜菁伸展着茂盛的绿叶,开出明艳的*花,春天的色泽原来已经转移到这里呀!

这首词以“春已老”起笔,却完全没有伤春叹老的情调,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中发生:

气温逐渐回升,春服不知不觉间妥妥儿穿在身上。

曲水泛起低低的细浪,芭蕉叶般的浅杯漂浮得稳稳当当;舞雩台上柔软的风拂过细薄的衣衫,让人感觉通体轻快。

在这样的太平时光里酣饮咏歌,尽享欢乐,都是适宜的。这份欢乐不只属于自己,而且属于密州人民。

连年蝗旱之后,幸得雨水及时,农事活动繁忙有序,万物生长各自有时。

韩愈《感春》诗中说“**芜菁花,桃李事已退”,晚唐诗人温庭筠也说“刘公春尽芜菁色”,苏轼此时却用悦纳生命变化的眼睛观望眼前的一切,在生机勃勃的芜菁上,看到了春天的身影。

原创文字与图片均归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在密州,望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