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一查”明确分类责任
自望江街道今年4月份正式实施“房长制”以来,婺江社区的分类考核排名曾一度落后,为了找出落后原因,社区探索实施了垃圾分类专管员、数字城管与房长同步工作机制,早晚高峰时段房长在垃圾房值守,专管员、数字城管则在小区每个楼幢巡查,经过一个月的并肩作战,社区摸清了18处垃圾包聚集点位,点位上的垃圾包不但没有分类、更没有遵守定时定点的投放要求,显然就是垃圾分类撤筒并点、定时定点的“盲区”。锁定分类“盲区”后,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充分利用中午、傍晚两个时间段进行“一讲一查”入户宣传督导,一是“上门讲”,讲一讲小区规定的投放点位、投放时间,讲清楚人人都要垃圾分类、户户都要定时定点投放;二是“入户查”,查一查该户家庭到底有没有在分类、分类的方法对不对、分类的质量高不高;没有在分类的,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指导;已在分类的,鼓励赞扬、并检查分类质量。通过“讲与查”,提升小区居民对分类工作的责任意识,让“我要分类”成为一种习惯。“一房一长”树立分类权威
房长包宣传、包劝导、包辅助细分,是社区垃圾分类的重要力量。而宣传、劝导、辅助细分,需要房长自身先要掌握专业分类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前期社区专管员、数字城管与房长的同步工作中,社区也发现部分房长对分类知识欠缺,或者做的多、说的少、甚至不敢说,以至于许多居民甚至随手把未分类的垃圾交给房长,让房长现场分类。出现这些问题后,社区一方面依托家宝兔等垃圾分类第三方机构,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另一方面及时与物业沟通,通过物业主任、保洁主管现场示范引导,传授沟通技巧,帮助部分“张不开嘴”的房长敢于说出“你是什么垃圾”,敢于对不分类、错投混投的居民说“不”,从而助推房长在社区垃圾分类中树立了“权威形象”,提升分类质量。同时,社区还依托“三联三领三服务”机制,发挥*建共建、三级联建的优势,积极整合共建资源,为房长送去安全头盔、长筒橡胶手套、长火钳、毛巾、消*皂、口罩、风油精、花露水等防护物资,保障房长们的身心健康,给予温暖和关爱,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社一策”定位工作路径
垃圾分类是一项常态化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婺江社区以创建市级示范小区为切入点,坚持目标导向,以“房长制”的实践为切口,通过社区、物业的紧密配合、并肩作战,先后通过人手一份的“投放指南”助力物业顺利度过撤筒并点的“阵痛期”,采用“一讲一查”的宣传督导模式提升居民的主体责任意识,保障分类前端,实施“一房一长”筑牢分类中端,明确社区、物业、居民等利益相关方的职责,通过人性化服务带动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度和精准投放率,也初步探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靶向定位工作法。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