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审美
长久以来,中国高端餐厅往往有两种审美样式:一种是“过去时态审美”,关键词是:古法、传统、野生、散养、手工、还原……在过去寻找灵感与积淀,从而拘泥;一种是“将来时态审美”,关键词是:融合、先锋、创意、分子料理……在西方风潮中触摸世界,却南辕北辙,徒有其表。我们更赞赏“进行时态审美”,当下的,及时的,准确的,妥帖的,所见即所得。有一颗中国之心,展现宏大的时代之味,触摸大地的味觉。2、关于食材
在中国众多高端餐饮之中,我们经常看到堆砌之恶俗,并非食材优先,而是昂贵食材堆砌优先。在各种各样的餐盘中,如同走马灯一样出现燕鲍翅,鱼子酱,和牛,松露,无论是否合适。因为流行,而失去初心。中国各地都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食材,他们源于民间,源于这片土地,如何合理,可持续,生态友好的对本土食材进行整合型梳理,才是未来中餐奥义。3、关于风格
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主厨从后厨走到前台,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古老的行业。主厨时代加速降临,唯有如此,风格才得以确立。传承与模仿固然是必经之路,创新与开拓才是必达之境。做别人易,做自己难,我们期待中国厨师由内而外展现自我,创立自己的审美逻辑,产品逻辑,唯有如此,中国精致餐饮才可以百花齐放。4、关于呈现
呈现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用“干冰大盘分量少”的唬人模式,照猫画虎;也并非刻意学习西餐中在盘中胡乱抹一些不同颜色的酱汁;也并非学习日本料理,用貌似极简的形式在盘中制造枯山水。中餐自有其合理的呈现形态。服务与设计,也应该是中餐呈现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重要。一餐饭的节奏,轻重缓急的处理,周遭陈设的布置,意境的全方位表达,音乐的配伍,餐具的甄选,服务的妥帖……这一切构成了评价好餐厅的综合标准。谁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谁就能赢得未来。5、关于中国
我们立足的土地是中国,美食理应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善待这片大地,不涸泽而渔,寻找合适的在地元素,深入挖掘风土的魅力,用现代的手法对中国味道进行呈现。这都是诸多好餐厅需要亲力亲为做的事情。一场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却也是一种契机,可以沉下心,重新思索中国味道。美食不仅仅是美味,美食更多的是通过味蕾去感受生态,感受四季的美好。中国的味道,其实就是人间的滋味。可以通过食物感知人间的温度,不仅仅是烟火气,还有一份善意。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世上的传奇都在这一粥一饭中。在即将过去的年,这些食物犹如走马灯,逢时按节,次第登场;而到了明年,他们周而复始,继续轮转。春夏秋冬,从不缺席。与这些食物的交往,犹如君子之交,你付出了等待,就得到了踏实。它们没有言而无信,没有不告而别,陌上开花,缓缓归矣。这片大地,值得热爱,也值得把自己托付其中。这是一份榜单,记录了这一年值得前往的众多餐厅。我们可以为身边的食物稍作停留,细细品味的一瞬,其实可以与自己迎面相遇。苟且是一餐,精心也是一餐,纵然红尘繁琐,世事繁杂,在你用心用力吃饭的时候,会有一种叫“美”的恍惚之物,降落在你的餐桌。春天的笋子是美的,湖里的鱼是美的,夏天的野山菌是美的,秋天新收获的大米也是美的,冬天的咸肉与香肠也是美的。美不是艺术,而是实实在在,热气腾腾的生活。愿你酒肉宽敞,饭菜响亮,大口有福。年度BEST中国餐厅榜
获奖餐厅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北京21家北京厨房
从家常广式小炒,到高端海鲜大菜,北京厨房凭着稳健的出品在食客中赢得口碑,古志辉师傅自然功不可没。古师傅师出利苑,粤菜功底扎实,同时还有丰富的从厨经历,乐于创新,不断突破,在今年的新菜品上也可以窥见北京厨房对于新意的坚持。北京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