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年)》
?整治乱占耕地建房,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保护耕地红线:已经占了耕地建房怎么办?
?狠抓落实、强化监管,东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惠州加强海洋区域精准管控推动海洋经济“一盘棋”发展
?始兴加快垦造水田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矿山生态修复一个都不能少
?白洋淀:生态修复中的“华北明珠”
*策导向1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年)》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财*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农垦总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年)》的通知
粤农农〔〕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府、省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府同意,现将《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财*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农垦总局
年6月4日
广东省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
(-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撂荒耕地整治和复耕整治,提升耕地地力,确保良田粮用,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保障粮食安全基础,现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农田整治提升行动,到年新增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万亩,统筹发展2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均以国家实际下达我省任务为准),平均每年耕地质量提升0.1个等级,确保我省粮食产能稳定在万吨以上;全省复耕撂荒耕地约64万亩,年完成复耕复种面积50%以上,完成连片15亩以上的撂荒耕地复耕,力争到年可复耕撂荒耕地全部复耕,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到年,结合复耕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恢复和新增耕地20万亩,为我省保障粮食安全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同责,多元参与。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同责,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农田整治提升。鼓励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投劳,参与农田整治提升和运营管理。
(二)夯实基础,确保产能。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食生产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与改造提升相结合,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与恢复和新增耕地相结合,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一地一策”,综合施策,分类推进。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监管,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建设任务。
(四)依法严管,良田粮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高标准农田、整治后的撂荒地、恢复和新增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五)深化改革,注重长效。鼓励改革创新,发挥农民首创精神,支持基层先行先试,围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农田托管服务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路径。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整治提升,对其参与实施项目可适当简化操作程序。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1.优化规划布局。修编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等相关规划和国土“三调”成果,全面梳理全省建设区域,省、市、县三级修编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规划期内任务,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突出提升粮食产能,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重点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的地块,在年安排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地块,优先纳入改造提升范围。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要统筹规划、共同建设,落实项目区的水源保障,满足项目区灌溉需求。推动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符合计量条件和节水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垦总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各地级的上市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自然资源、水利、农垦部门落实。以下均需各地级以上市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不再列出)
2.提高建设标准。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统筹考虑农田、水利、林业、电力、气象、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防控等各方面因素,按照良田粮用、增加农户收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和项目投资,不低于国家确定的投资标准要求。(省农业农村厅、财*厅、农垦总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强化组织实施。及时分解落实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每年将建设任务报省*府同意后分解下达,将建设任务纳入省*府与地市*府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内容。健全完善我省农田建设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开展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移交管护等工作,实现农田建设项目集中统一高效管理,可授权业务主管部门审核项目结决算并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垦总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4.提升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重点县等为重点,打造一批宜机化改造、土壤酸化改良、高效节水灌溉、绿色农田、智慧农田、不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整县推进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探索可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建设新模式。严格按程序开展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符合质量、数量要求。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主体、资金和责任。将耕地地力提升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内容,综合采取平整土地、水肥利用、土壤调理等措施,建设一批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开展土壤酸化改良和退化耕地治理,改善耕地土壤条件,有效提高耕地产能。在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采取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措施面积要达80%以上,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广东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状况,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体系。探索合理耕作制度,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加强后续培肥,防止地力下降。(省农业农村厅、财*厅、农垦总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整治耕地撂荒,扩大种粮面积
1.深入排查,建立台账。开展拉网式、台账式排查,不留死角,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根据排查结果,建立撂荒耕地整治台账,找准导致撂荒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撂荒耕地进行分类,逐一提出针对性措施,依照法律法规并结合乡规民约开展全面整治。对具备耕种条件的,要立即开展复耕复种;对暂时不具备耕种条件的,要制订整改方案,分期分批推进,力争3年内全省可复耕撂荒耕地全部复耕。(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因地施策,整治整改。对于耕种条件一般、分布较为分散的撂荒地,积极探索收益分配机制,由承包者书面委托村集体“统一耕种、统一经营、统一分红”,集中零散耕地、撂荒耕地进行复耕和经营,村集体可按一定比例提取经营所得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对于耕种条件差且地块零碎的撂荒地,鼓励采取农户自主复耕、邻里免租金代耕代种和委托农事服务等模式,多种方式组织复耕。(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对因耕种基础设施差,特别是排灌设施失效导致撂荒的耕地,加大改造力度,加强撂荒地水利、农机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粤东粤西粤北基础相对薄弱或老少边穷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尽早组织恢复耕作。对于已经整治好的撂荒地,水利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农业生产用水到田。(省农业农村厅、自然第资源厅、水利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加强督查,销号管理。建立健全撂荒耕地复耕监督机制,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挂图作战,复耕一块、核销一块。各地特别是镇、村要加强撂荒耕地的巡查、督查和管理,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构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监督机制。(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恢复和新增耕地,保障耕地数量
1.全面摸查,确定潜力。根据国土“三调”中的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地类数据成果,由农业农村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签部门对残次果因等符合条件的可恢复、新增耕地地块进行重点梳理,综合考虑水源、土壤污染情况、农户意恩等,确定可通过复耕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恢复和新增耕地的地块,制定相应措施,分期分批组织实施。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新增粮食产能核定规则和程序。(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林业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根据摸查情况综合施策、分类推进,对残次果园等即可恢复、可工程恢复地块、各地要开展复耕整治,通过地表清理、工程建设等方式恢复耕种条件;对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恢复或新增耕地条件的地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恢复或新增耕地。在此基础上,由镇、村集体引导承包经营户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复耕。鼓励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开展耕地恢复和粮食生产。省农业农村部门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将20万亩恢复和新增耕地计划任务细化分解下达各地,定期联合开展督导,压实各地责任。省财*适当安排资金,支持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对具备当年整治条件的,要迅速组织开展整治;对暂不具备整治条件的,要制订整治台账,明确时间表和措施,分期分批推进,力争在5年内全部整治完毕。(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发展改革委、财*厅、水利厅、林业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3.加强监管,确保质量,严格落实恢复和新增耕地项目质量日常巡查监管制度,建设单位对所负责的项目开展实地巡查监督,对发现问题的项目要落实整改,确保整治地块符合耕种条件。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监理规范,做好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管。严格验收程序,确保通过验收的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耕种条件。(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发展改革委、水利厅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加强资金投入保障
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资金保障机制,各地要优化财*支出结构,将农田整治提升作为重点事项,各级财*要支持恢复和新增耕地以及撂荒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合理安排资金,保障农田建设投入符合相关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财力情况,对流转撂荒地恢复种植水稻给予适当补贴。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平台,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相关项目安排。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项目建设,提升资金综合效益,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策,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发行地方*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对于能够新增耕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以耕地指标收入为偿债来源发行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省财*厅、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
1.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具备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组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简化操作程序,以先建后补等方式实施。鼓励对建设内容单一、技术方案简单、总投资万元以下的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推行,优先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工参与项目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此类项目可按照规定不进行招投标。(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2.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撂荒地、恢复耕地、新增耕地,促进复耕复种。鼓励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粮食规模生产,提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机+农事”服务组织,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跨区作业等服务模式。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向小农户特别是承包撂荒地、恢复耕地、新增耕地的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服务。强化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市场,鼓励以自然村或行*村为单位,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复耕后的土地统一流转,或者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托管,通过生产托管降低农户耕作成,提高产业收益。(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及托管等方式,承包撂荒地、恢复耕地、新增耕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对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耕地,要依照法律法规并结合乡规民约,采取责令复耕、代耕代管和流转等措施推进复耕复种;土地经营权流转受让方弃耕抛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应在合理期限内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优先扶持已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省农业农村厅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府建立农田整治提升工作协调机制,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粮食和储备局、省林业局、省农垦总局等有关单位参与,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各市、县级人民*府相应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实施方案,抓好具体任务落实。探索试点“田长”制,市、县、镇*府和村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田长”,确保农田整治提升工作落地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粮食和储备局、林业局、农垦总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加强信息支撑。完善“一张图”系统,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等情况一图统管,利用卫星遥感和实地巡查相结合等手段加强耕地监控。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建立健全省级农田整治提升技术支撑工作机制,承担上图入库、标准制定、统计调查、耕地质量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市、县两级相应建立健全技术支撑工作机制。(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省自然资源厅等配合)
(三)落实奖惩制度。将农田整治提升行动纳入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完成任务好的地区给予通报表扬和倾斜支持,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质量低下的地区实施约谈。(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厅、自然资源厅、粮食和储备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农田整治提升*策,推广典型案例,加强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策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调动各地开展农田整治提升工作积极性。(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垦总局等负责)
学术研讨1整治乱占耕地建房,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正在全面展开,这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单位或个人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意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没有土地使用手续,私自占用耕地建设住宅、厂房等,甚至开发房产对外出售,造成耕地大量破坏和减少。
耕地是一种宝贵资源。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量在全球处于落后位置。对此,国家提出了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划定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和14.5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策措施,但近年来乱占耕地搞建设、随意破坏占用耕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整治乱占耕地建房,必须标本兼治,治标更要治本。当前,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1.监管执法不严。乱占耕地建房、破坏耕地是一种违法行为,《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此有着明确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一些地方对乱占耕地建房等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听之任之,大量违法占地问题没有得到惩罚和制止。
2.法不责众心理。随着乱占耕地建房的越来越多,在部分群众中也产生了一种法不责众心理,认为“别人能建,我也能建”“别人不拆,我也没事”。你能占用耕地建住宅,我就能占用耕地建个厂房;你能占1亩,我就能10亩,造成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实际上,这种普遍的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也确实让很多地方在查处时产生了畏难思想,降低了处罚标准。
3.违法成本太低。耕地建房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违占者未经任何批准,未取得任何手续,不用履行占补平衡义务,没有进行征收补偿,不缴纳任何费用和税费,占用耕地建设厂房甚至建设住宅对外出售,有着巨大的获利。在以前,不要说很多耕地建房不处罚,即使按程序处罚,罚款为每平方米10-30元,罚款数额远远低于获利,造成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
4.基本居住需求保障不好。前些年,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民宅基地需求不断增强,而很多村庄可用于宅基地的空闲地已经分完,老旧宅基地退出还没有形成有效管用的机制,农用地转用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还有建设用地指标限制。一些地方不愿把有限的指标用在农村宅基地上,很多年都没有分过宅基地。一些农民孩子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急于建房却分不到宅基地,只有在自家村边的承包地上建房。
5.基层干部作用发挥不好。农村乱占耕地建,第一时间巡查、发现、制止很关键。县、乡、村干部是农村土地管理的责任人,对乱占耕地建房第一时间的发现和制止至关重要。但一些基层干部管理土地的责任心不强,对一此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一些县级*府为了*绩,违法批准或默许他人占用土地建设,一些乡、村自己或家人带头占用耕地建房,或在耕地建房管理中存在收受财物、优亲厚友问题,让乱占耕地建房的查处和治理产生很大被动。
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需要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不能运动式整治,一阵风过后还是老样。整治乱占耕地,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为什么会出现乱占耕地的现象、原因背后的体制机制有哪些问题。如监管执法为什么不严,是执法人员不作为,还是不敢执法,执法有没有手段,是一种原因还是多种原因。为什么多年来国家都强调要保障农村基本住房用地需求,很多地方还是多年不批宅基地?不批宅基地的原因是哪些,如何化解基层矛盾和问题。问题不找准,调查研究不深入,不从体制机制上来一次大的深层次的法治改革,整治专项行动过后,涛声依旧,耕地乱象仍然解决不了。
2保护耕地红线:已经占了耕地建房怎么办?
1、什么是耕地红线?
耕地红线是国家为确保农业生产所需土地而划定的最低保障线,目前全国划定的红线是18亿亩。按照国家*策,耕地红线土地只能从事农事耕作和农业生产,不能用于建设或其他非农化事项。
2、国家保护耕地红线有什么*策?
年7月3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整治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电视会议明确“八不准”:
一是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
二是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三是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
四是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
五是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
六是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
七是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
八是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3、已经占了耕地建房怎么办?
按照国家和省市区要求,对现存占用耕地建房按“四个一律”进行处置(各地要求不一致,仅供参考):
1、凡是在年7月3日之后乱占耕地动工建房的,一律要从严整治,对占耕房屋予以拆除,对占用耕地实施复耕复绿。
2、凡是在年7月3日之前乱占耕地动工建房,但至发文之日止仍未完工的,一律要停工待处。经劝阻拒不停工的,一律视为“新增占耕建房行为”对占耕在建房屋予以拆除。
3、凡是在年7月3日之前已完工的占耕房屋,一律按现状予以固化,并根据相关*策分类处置。
4、从年7月3日起,农村在建房屋不管是否占用耕地,一律要停工报审,待批准之后方可恢复建设,镇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统一受理农村建房联审联批业务。
4、村民今后想建房应该怎么办?
从年7月3日起,所有农村建房需求均要“先审批、后建设”,“未批先建”造成乱占耕地的,视为“新增占耕建房行为”予以拆除。村民拟建房屋申请符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6号)规定的,镇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依照程序予以审批,不符合规定的及时给予答复,具体申请事项可向所在村的村委会或镇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咨询办理。
5、各村委会、村民小组对管控农村建房有什么具体责任和义务?
各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是农村建房的属地管理主体单位,负有最直接的管理责任。各村组干部要把农村建房相关*策宣传到户到人,并按镇网格化管理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常态化组织摸排管控,及时发现、上报并劝止占耕行为,切实把问题化解在萌芽和初始状态。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不严不实、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包庇纵容,甚至充当“保护伞”或与占耕当事人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的,一律依法依规从严查处。
6、对*府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村民应该怎么做?
已造成乱占耕地建房事实的村民,应全力配合*府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由相关执法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整改。在此过程中,村民若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妨害执法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惩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
地方实践1狠抓落实、强化监管,东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为加快违法用地整治工作进度,近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年违法用地整治督导会议,对违法用地整治进度较慢的东城、塘厦、*江、寮步、大岭山等镇街进行督导警示。
会议传达国家和省关于卫片执法的相关*策,通报年以来东莞违法用地总体情况和整治进展情况,肯定各镇街的工作成效,同时也指出存在问题:
1、部分镇街(园区)违法用地整治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
2、倾倒余泥渣土违法占用土地禁而不止;
3、部分建设单位依法用地意识较弱,未批先用、批少用多等问题突出。
会议逐一分析东城、塘厦、*江、寮步、大岭山等镇街的违法用地情况,要求进一步压实整治责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疏堵结合,严控偷倒余泥渣土等固废违法占用土地;严肃查处,既查事也查人,既查违法事实也查决策过程。对于涉及刑事责任、*纪*务责任以及涉黑涉恶的案件,要坚决移送纪检、公安部门严肃处理。
下一步,东莞局将从严落实卫片执法工作要求,坚决推动违法用地整改。
切实提高认识,认清违法用地治理的重要性
要以违法用地查处整改为重要抓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卫片执法工作和上级部门关于“两违”治理的要求,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确保新增违法“零增长”、存量违法“负增长”。
狠抓工作落实,限期完成违法用地整治任务
对于年的违法用地行为,要在6月底前完成整治,消除违法用地状态;对于今年新增的违法用地行为,要按照两违联合执法的工作要求,迅速组织联合执法快速拆除。对整治进度较慢的前3个镇街,将视情况提请市*府约谈。
强化日常监管,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
要进一步落实好土地执法共同责任制,强化日常监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治,强化联合执法手段,以铁腕治违的决心和毅力,对新增违法用地上的建(构)筑物,坚决铲除硬底化,及时复耕复绿。特别是对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的违法用地行为,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拆除复耕复绿到位。
2惠州加强海洋区域精准管控推动海洋经济“一盘棋”发展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惠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今年以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坚持陆海统筹、立体开发,抓好陆海生态空间大保护,协调陆海开发大格局,以世界级港口群和临港产业集群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探索在惠州南部海洋发展区共建海洋生态保护带,推动深莞惠海洋经济“一盘棋”发展,拓展惠州海洋发展空间,助力全市海洋发展区形成一片“美丽海湾”。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海洋发展——加强海洋区域精准管控,形成陆海统筹立体开发大格局
位于南海之滨的惠州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海岸线长.4公里,海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和海域面积分别居广东省第五和第六。同时,惠州还有海岛个,约占广东省海岛总数的8.25%,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支撑着城市沿江向海发展。
近年来,惠州市始终坚持“节约优先、生态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当前,惠州市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成为惠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
“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保护好海洋资源,强化规划统筹引领、精准配置资源是关键。”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惠州市海洋行*主管部门,惠州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通过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海洋区域的精准管控,以实际行动守卫惠州蓝色家园,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据了解,惠州正在快速推动惠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该规划的编制,在惠州“1+1+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在海洋经济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海洋发展区的管控,同时科学编制好《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陆海统筹、立体开发,抓好陆海生态空间大保护,协调陆海开发大格局,以世界级港口群和临港产业集群支持沿海经济带建设,推动惠州海洋发展区形成一片“美丽海湾”。
同时,在融入“双区驱动”工作中,惠州还将积极参与深圳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深圳、汕尾的协同发展,探索在惠州南部海洋发展区共建海洋生态保护带,统筹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与修复,共同改善海域生态系统质量,努力推动深莞惠海洋经济“一盘棋”发展。
海洋经济——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打造惠深联动海洋旅游名片
作为广东省海洋大市,惠州发展海洋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惠州已形成以大亚湾临海石化为龙头,以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临海清洁能源业为重点的全方位发展格局,初步构建惠州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据统计,去年惠州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市GDP的24.7%,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色增长极”。
然而,目前惠州海洋产业主要是以临海石化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以及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产业中所占比例低、规模小。
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全方位谋划推动惠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今年5月,惠州局前往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就参与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与深圳进行全面对接。
下一步,惠州将积极谋划推动盐田港——惠州港的联动发展、合作共赢,与深圳共同争取上级*策支持,拓展惠州海洋发展空间,支撑惠州港做强做大。
同时,以实施《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基地综合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惠深两地滨海旅游资源的融合利用,大力推动深圳——惠州——汕尾海上客运航线建设,促进惠深海上旅游、岛屿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惠深联动海洋旅游名片。
今年,惠州研究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时序安排和重点项目、重要*策供给等,研究制定惠州海洋强市实施意见,起草配套的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清单,为海洋强市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服务保障——推进“阳光用海”提升效能,保障重大项目用海
惠州蓝色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离不开全市自然资源部门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惠州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不断强化海洋综合管理,通过主动靠前服务,切实有效保障惠州重大项目用海。
去年以来,惠州局聚焦用海实施环节,把科学用海理念贯穿用海审批全过程。通过参照省海洋主管部门的用海审核审批细则,开展惠州市项目用海审核审批工作;建立市级海域使用权审批的配套监督、实施机制,印发《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市级海域使用权会审会签制度》确定审查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对用海项目实行审批前公示、审批后公告工作机制。
同时加快推进“阳光用海”,以“清单+制度+科技”为支撑,全面梳理用海审核审批流程,公开用海项目审核审批办事指南,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规范办理程序等,从业务受理、初审、会审、会签及征求部门意见等环节全程网上流转实现“一个窗口进出”,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及审核审批效率。
此前,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填海造地工程用海”获国务院批准,惠州局组建专班指导项目相关配套工程的用海申报,全方位施策做好用海服务,并探索出一套新形势下重大项目用海申报经验。
为打破技术壁垒,更好地指导项目落地和发展,惠州局还在探索组建由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滨海旅游、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态环境、海洋经济等相关行业专业人员组成的海洋产业发展专家库,为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同时,通过广泛征集市海洋经济发展储备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切实提高涉海项目申报管理和海洋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惠州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惠州局将进一步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埃克森美孚项目配套工程用海工作,持续跟踪、协调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填海造地工程和惠州LNG接收站项目用海工作,以重大产业投资为抓手,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山水工程”推动自然资源一体化保护修复
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保护。如今,走在夕阳下的红树林湿地、东山海鱼礁区,你可以尽情观赏鹭鸟归林、虾蟹嬉戏的多样化海洋生态景观。
年以来,惠州启动考洲洋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工作,通过种植培育红树林、清理违规用海现象、修复海堤等措施,考洲洋环境逐渐改善。
惠东考洲洋作为全省试点,投入近1亿元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同时还投入1.4亿元,建成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并成功入选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时,还建成滨海绿道、海滨公园、红树林公园、海上栈道、观景台等一大批亲海设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人海和谐理念深入人心。
据介绍,惠州全面推进海洋、海岛、海岸带生态保护工作,目前,建立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针头岩海洋特别保护区和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占所辖海域面积的25%,占比全省最高。
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同时,惠州还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后,惠州同步投资约1.5亿元开展岸线整治、滨海湿地修复、海洋资源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今年,惠州局将以推动实施“山水工程”(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目前,惠州市自然资源系统已成立工作专班,接下来将制定保护和修复措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化治理,积极参与构建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努力为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3始兴加快垦造水田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田田相连,路路相通,如今,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的垦造水田项目总建设面积已经达到.23亩,片片规整的农田景色宜人。
垦造水田的主要目的,是对农村的耕地进行提质改造。将旱地改造成水田,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产量,是解决占补平衡水田指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始兴县在保持土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始兴县在隘子镇实施的垦造水田项目,历时半年,将隘子镇原来无法有效利用的土地,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建生产路、灌溉水渠等措施,从过去贫瘠的河滩地,变成田成方、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从“农人土地窄”,变成“沃野千里织锦绣”,让一片“沉睡”的土地“活”了起来。
此外,项目实施后不改变土地的权属及使用权,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村民的利益。现在该项目地块已承包给种植大户,让当地村民获得了每年元/亩的租金。这是始兴县大力推进垦造水田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始兴县乡村振兴的缩影。
目前,始兴县通过垦造水田项目已垦造两千多亩良田,为农民经济增长提供动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硬件势能。垦造水田项目的大力实施,不仅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还进一步挖掘了土地潜力,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让荒地绿了,农民笑了。
今后,始兴局将继续强化引导,因地制宜地强化始兴县各乡镇的耕地要素保障,不断在始兴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实现新突破。
4矿山生态修复一个都不能少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平复疮痍满目春,江淮矿山换新装。记者近日走进安徽省广德市、安庆市和马鞍山市等地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点,只见过去千疮百孔的山体,被绿色植物覆盖,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共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个,占应治理总数的72.7%;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4.7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55.93%。与此同时,在建和生产矿山已全部实现边开采、边治理。
1、广德——肩负重任迎难而上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总储量约8万立方米、瓷土储量万吨、硅灰石储量46.87万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准入条件较低,广德市诞生了一大批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小型矿山企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废弃、在建和生产矿山并重,不断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消除矿山地质灾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青龙路口工矿废弃矿地治理项目区,只见昔日的采坑已变身清水塘,四周的坡地已铺上草皮。据介绍,该治理项目总面积近亩,投资约万元,于年底开始进行景观营造和土地复垦,该项目可新增绿化面积近80亩,新增耕地约30亩,新增水域面积多平方米。
“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的治理,制定出台了矿山生态修复包保责任制的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督导组,确保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措施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广德市通过矿山整治及土地复垦完成治理36处(共.23亩),自然复绿13处(共.3亩),27处待治理,8处正在治理。”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刘平说。规范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化工程。
百家庙村土地整治区原是一废弃的琉璃瓦厂,如今变身为81亩耕地、18亩林地。“过去一遇大风天就扬尘四起,家里到处落的是灰,苦不堪言。”正在麦地里施肥的村民刘旭东说,“现在好了,在这里不仅种庄稼赚收入,而且还是闲游散步的好去处。”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把在生产矿山“边采边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对全市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16处矿山,严格按照各矿山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求,全面启动矿山边采边治理工作,对开采终了边坡、闲置区域、办公区、生活区、运输道路两侧等进行绿化,对可视范围内还需开采的边坡、生态破坏区域进行临时绿色覆盖,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切实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安徽广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赵山石灰石矿,根据绿色矿山创建要求,不断提升矿山治理标准和质量。仅年,该矿完成沥青道路硬化米、硬化面积平方米,挂网喷播面积.45平方米,撒播草籽面积.29平方米,覆土.51立方米,修建排水沟米,绿化植树棵等,合计投入生态修复治理资金约万元。
“与这个企业一样,全市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16处矿山均按要求做到了边开采边治理。”刘平说,“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而且密切了矿地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安庆——“一矿一策”分类治理
安庆市地处大别山区南麓,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一定储量的矿产有45种,矿产地处。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山体破坏、土地挖损、植被损毁、粉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安庆市以规划引领、分类施策、绿色矿山创建、探索市场化新路等措施为抓手,着力解决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该市已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个,面积达亩。其中,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内26个,共计亩。该市于年度首次实现净增修复面积指标“由负转正”,净增恢复面积多亩。
据介绍,针对全市个在建和废弃矿山,安庆市于年启动地质环境现状详查,对查明的近1.5万亩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实施“一矿一策”逐一建档,并据此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年)》,统筹修复任务,分类治理,分年推进。
宿松县龙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石雅煌介绍,项目完工后,15个占地近千亩的废弃矿山将变身景观带和建设用地。
“废弃矿山,因其所处位置、破坏面积、开采矿种、地方需求的不同,治理理念也各有所侧重。”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赵无名说,“既要考虑‘为治而治’,也要考虑‘为用而治’,找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废弃矿山修复红利。”
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三线三边”等重点区域的废弃矿山,安庆市以整体复绿兼顾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该项目高陡边坡治理面积达7万平方米,恢复生态用地多亩。”在合安高速公路附近的集贤关矿区桃园治理区,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修复科科长钱程说,“同时,充分考虑治理区区位优势,编制《集贤关区域概念规划》,将集贤关区域发展定位为创新产业基地、文旅宜居目的地,为将来生态产业落地预留空间。”
针对山区、丘陵区普遍存在的计划经济遗留的村集体采石宕口、“小散乱”矿山宕口,安庆市采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宕底生态修复措施,在消除边坡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不进行大开大挖。宕底通过平整,恢复林地功能。如存在积水矿坑,则改造为灌溉水源或鱼塘等。在怀宁县月山铁矿治理项目点,记者看到,通过塌陷区改造,恢复鱼塘面积40余亩。
安庆市在实施沿江平原地区历史遗留砖瓦窑场整治中,充分考虑土壤和水源条件,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相结合,将露天废弃矿山土地修复为耕地,通过指标交易获益。在望江县沈冲砖瓦石粘土矿治理项目点,钱程介绍,该项目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县财*出资54.万元,恢复耕地52.97亩,新增增减挂钩指标38.93亩,进入平台交易,按35万/亩获得指标交易收益.55万元,地方*府和群众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3、马鞍山——复绿复垦并驾齐驱
原本裸露的山体已树木葱茏,山脚下4公顷多的坑洼地已变身果蔬种植基地。这是记者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风景区一侧的万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点看到的一幕。
“这里原来是20世纪60年代原村办集体建筑用石料采石场,后来因为没有开采价值被废弃。”当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会勇说,由于无序开采石料,形成了大量陡峭边坡及开采窑口,岩层外露,地形破碎严重,形成地质灾害隐患,对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年,马鞍山市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对大青山风景区周边的废弃采石场进行全面治理修复,并于当年竣工。
陈会勇介绍,项目整治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是植被再造工程。山脚下复垦成耕地。山腰主要结合当地常用植被,选用马尾松、板栗和易生灌木植物复绿。各类边坡主要选用高羊茅、紫惠槐、爬山虎等,采取草灌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处理。二是护坡工程。利用浆砌石质田坎和混植生态护坡。三是客土复原。由于项目区原生土壤全被破坏,复垦成的耕地和绿化区全部实施了客土复原。
“与其他复垦项目一样,复土全部为河塘底部淤泥以及周围荒坡土层。”谈到客土复原,陈会勇说,覆土厚度为0.8米,沉实至少达到0.5米,总客土用量为多立方米。覆土后场地平整度不超过±5厘米,覆土的土壤PH值在5.5~5.8之间,含盐量不大于0.3%,符合《农、林、牧生产用地污染控制标准》。
住在附近的万山村村民毕金根说:“我们原来把万山叫做‘癞瘌山’,是我们的一块心病。现在好了,这里不仅栽上了树、种上了草,还有地可种。”
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方成介绍,马鞍山市为安徽省4个矿业城市之一,矿山企业众多,以开采铁矿为主,绿松石、建筑石料、灰岩为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马鞍山市因地制宜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治理措施,分轻重缓急,全面实施工矿废弃地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累计获得国家、省级财*补助约万元,治理矿山余座,治理面积多公顷。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方成说,马鞍山市不断加大矿山整合力度,矿山由年家锐减至现在的56家,并建成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有效推动了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同时,马鞍山加大对违法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各类非法采矿案件15起,移送公安机关侦查5起,累计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01万余元,有效规范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5白洋淀:生态修复中的“华北明珠”
正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华北之肾”的美称。
白洋淀湿地面积达平方千米,由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淀泊组成,淀内沟壕纵横相连,芦荡、荷塘、渔村星罗棋布,叠叠荷塘、莽莽芦荡更是湿地的特色景观。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规划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其中白洋淀则是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空间的重要组成。
其实,白洋淀流域的生态环境曾经一度恶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游大量水利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使得白洋淀入淀水量明显减少,湿地功能退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导致用水量增加,入淀水量急剧减少,年~年曾出现连续5年的干淀期。因淀泊出现了间歇性干淀、水质恶化等问题,许多珍稀的鸟儿也远走他乡。
白洋淀湿地“生病了”,亟待医治!年以来,通过河北省*府及相关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开始加大力度对白洋淀补水,“引岳济淀”“引*入冀补淀”以及南水北调等生态补水工程也陆续实施,湿地退化减缓,并呈缓慢增加趋势。
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加大,入淀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淀区内外环境综合治理、生态补水配套和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多项工程陆续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年以来,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前提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年择机向白洋淀上游河流及淀内实施生态补水,加上“引*入冀补淀”及上游水库等多源补水,补“活”了上游河流,白洋淀水位也提高了。据悉,年生态补水确保了白洋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
环境治理和生态补水工程实施,使得白洋淀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年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四类标准。水质逐步改善,水生生物群落亦逐步恢复,栖息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为支撑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在白洋淀地区开展了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白洋淀底泥全面体检,从地球化学角度提出了生态清淤建议;查清淀区耕地和淀中村表层土壤环境质量,研判水位恢复条件下淀泊富营养化风险,为当地退耕还湿、退村还湿提供决策依据;查清淀区及周边浅层地下水质量,助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圈定白洋淀渗漏防治重点区,支撑白洋淀生态保护与修复。同时,通过水动力模拟掌握了天然条件、人工补水等不同情境下白洋淀水动力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为白洋淀水动力恢复、围埝清除和生态补水提供地学依据,并完善了湿地水文—气象—地下水综合监测体系,服务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
雄安新区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当前,为深入推进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仍需大力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整治。
近期,水环中心在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家和省、市*府“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从生态地质角度聚焦白洋淀流域上游生态问题,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原则,提出分层次开展太行山区水源涵养区、入淀河流修复区和平原水生态调控区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建议:开展太行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地质调查,助力提升白洋淀上游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开展白洋淀流域水生态调控研究,优化恢复流域自然水循环调控;开展入淀河流生态保护修复调查,为水系联通和生态补水提供依据。
相信不远的将来,白洋淀湿地将得到持续有效治理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到自我循环状态,为雄安新区建设“蓝绿交织”的国土空间铺好生态底色。
END?来源:广东自然资源、土地观察员头条号、自然资源课堂、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惠州市自然资源局、韶关市始兴县自然资源局、广东自然资源课堂、中国矿业报、中国自然资源报
?整理:廖泽键
?编辑:潘智敏
?审核:肖捷
推荐阅读?行业动态
空间规划(06.14-06.20)
?行业动态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6.07-06.13)
?浓情端午
粽叶飘香五月五,中地集团祝您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