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诗词欣赏与写作填词创作望江南midd
TUhjnbcbe - 2021/8/5 18:53:00
白癜风学术研讨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75.html

填词创作《望江南·广州好》

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广州电大汉语言文学客座教授、诗人赵南成

最近,广州市举办中小学生按词谱创作《望江南.广州好》征文活动,赞美广州的壮丽景色及辉煌成就。这个活动能使我们了解广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和英雄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了解广州的著名景点和新的建设成就的“打卡”地,从而更热爱广州,更热爱祖国。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通过按谱填词去歌颂广州,通过作词抒情提高古典文学水平,同时增强热爱广州、热爱祖国的情怀,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

一、朱光老市长的《忆江南.广州好》成为宣传广州的名片在越秀公园通往五羊雕像的山坡下,游人拾级而上的起步处,左右有两块如门户般的大石。人人可见,勒石而刻的红色大字,右面标明“五羊雕像”,左边则是一首词作:“广州好,城古越千年。饱阅沧桑消劫烬,缅怀缔造接前贤。山立五羊仙。”落款为“朱光一九五九年十月”。

这首词穿越古今,描绘了广州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英雄城市,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后,消除了旧社会的痛苦与灾难,即词中所写“消劫烬”,劫烬的拼音是jiéjìn,意思是劫灾后的馀灰,继承革命的仁人志士(前贤)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阳光下焕发生机,开拓光辉的未来。这首短短27字的词,押三平韵,即第二句末字“年”、第四句末字“贤”、第五句末字“仙”押词韵七部一先(中华新韵八寒),以水到渠成、画龙点晴的方法,先放后收,抒写了“五羊仙”(五羊雕塑)是广州市的标志。传说三千多年的周朝,广州连年天灾,饥荒蔓延。此时南海方向的空中飘来五朵祥云,五位衣着不同颜色的仙人骑着五只衔着稻穗羊降落在广州五仙观处,仙人们把稻穗送给群众,教他们种稻为生,于是,人民有饭吃,生活安定。所以广州又叫“五羊城"“羊城"“穂城"。朱光市长这首词题材经典而具体,使五羊雕塑具有历史的、文化的、爱国主义的、革命英雄主义、伟大革命理想的深刻内涵,具有丰盈壮丽的象征性。朱光时任广州市长;年10月,日后的广州城标五羊雕像正在加紧兴建;而这一首以《望江南》词牌创作的长短句,为至今脍炙人口的五十首《望江南.广州好》词作开篇,统揽这五十首词,刊载于年7月12日的《羊城晚报》。

二、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的新颖写法

我们先看《忆江南》这首词。

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是白居易开成三年(公元年)六十七岁所写,一共写了三首。他当过苏州刺史,年轻时漫游苏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全词五句,一开始就“江南好”,因为“好”才“忆江南”,“好”是为了引出“忆”;“风景旧曾谙”,“谙”an,熟悉。江南之“好”是自己熟悉的,经历过的,既落实了“好”,又点明了“忆”。三、四句是一组对偶,“日出”、“春来”互文见义,“红胜火”是江花颜色比火要红,比喻加比较,“绿如蓝”,江水碧绿像澄清的蓝色,也是比喻,这样的写法比江花如火、春水碧蓝含义更深刻,其色彩之亮丽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美得生机勃勃,所以第五句用一个反问“能不忆江南?”既是对明丽色彩的赞扬,也是呼应首句,深化了美好的回忆,升华了诗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傅浩说:“诗是一种比喻性文体(这种比喻是广泛的,包括各种修辞方法丿“。绿如蓝”之类的比喻往往能收到形似而神似的效果。例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水如天”写景色,前动后静,色彩鲜明。

《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谢秋娘》《江南好》,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本名《谢秋娘》。后因白居易写了这首词,末句为“能不忆江南”,于是改名为《忆江南》。《忆江南》属单调,(词有单双调,课本中的《浣溪沙》双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三、四句多为对偶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凡未句为平声的都要押韵(即二、四、五句)。

白居易这首词的二、四、五句末字是谙、蓝、南,属词韵十四部十三覃。据说这次征文活动写《忆江南》可用中华新韵,中华诗韵是年5月问世,发表在当年中华诗词第五、六期,白居易写的时候比这早一千多年,所以要查《词林正谱》之类,这本书太难了,不适合今天的青年人。此次活动可以用中华新韵(诗、词、曲通用),但也可以用词韵(应在文末注明)。从长远来讲,以后学古典诗词应懂平水韵(律绝用)和词韵,如能用此写诗填词更好。

推荐中华书局《怎样用韵》一书

这本小册子在北京路古籍书店可以买到,在网上也可买到。写律绝可查中华新韵和诗韵(平水韵),写词可查中华新韵和词韵。

以后读中学或大学中文学,是要学古典诗词的,可向大家推荐著名学者王力的《格律诗词》一书。

此书诗词的一般知识都有了,论述得准确而明白。看王力编的《诗词格律》,懂得格律诗的平仄、押韵等知识,从形式美中更深刻认识内容美。著名学者木心先生说,“有的书,读了便成了文盲。读王力先生的书,可以让一个中国人真的配得上自己血脉里流传的文化底蕴。”

三、分析一首从数万首征文中进入前五十名的《忆江南》,三个叠词以回环反复写出广州之壮丽

忆江南.广州好

梁荣根

广州好,晨上五层楼。

霞罩云房风细细,红浮绿海鸟啁啁。珠水正悠悠。

梁荣根的《广州好》,有“霞罩云房风细细”,活用了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浣溪沙词。最后一句“珠水正悠悠”,乃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活用,温此词我讲了十多次,他一活用,把珠江的缓流不息写活了,再加上“鸟啁啁”,有声音有色彩,暗含云山珠水,写活了云水珠水,抓住了诗的”诗眼"情景交融,当然脱颖而出,三万多首诗中入选前一百二十首,三百比一。后来又入选前五十名,排列第三十九名。

梁诗人尽管年逾八旬,但听我的诗词研究班课特别认真,还做笔记。他在讲此诗体会时说:“赵老师不止一次说过,诗词要背,背熟了才是自己的。这样在自己写作时会不经意的就‘流’出来了。谢谢老师的教导。”梁此诗排于年羊城晚报社等主办单位在公布投票的第六组,共二十首,我仔细看了一次,梁词“珠水正悠悠”,写出了珠江的奔流不息,浪花盈盈,既有时间之无限,又有地域之辽远余意无穷,是结尾最好的一首。

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四、分析温庭筠《望江局.梳洗罢》叠词的用法

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此词写一个思妇在望江楼从早到晚倚栏眺望,希望见到丈夫的船回来,但空等一场,“钭晖脉脉水悠悠”,夕阳脉脉含情,如思妇之痴情,又表达了对思妇的同情,而江水奔腾不去,似失望之无情,两个叠词将人之有情与水之无情交汇一起,物我为一,逼出了词的主旨场景:“肠断白蘋洲”。

我们读过的课文中,有无类似抓住“诗眼",叠词用得好的词呢?先看看课文中的词:

统编新教材一至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

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鸡。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应该是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流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不少离愁别恨。一个“聚”字,用的十分有力,将作者胸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实际上是写作者对友人归途的远眺,作者的视线与友人归途的山水相连,目送着将要远行的友人。通过形象的比拟,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用问句拉出友人的行迹。在开头的两句,作者把山水合写,写出了友人归路如同郁结离愁的眉峰一般连绵起伏。由于归路的山重水复,友人便走进了作者的眉峰之中,也就是作者的视线里。这两句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逝。一路山水承载深厚的人情味,默默地替作者送走那远去的朋友。朋友在作者的眼中走远了,然而友情却深深存封于作者的心中。正是这深厚的情谊让作者安排山水来送自己的朋友。从而上片便形成一种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远去朋友的无限眷恋,和对朋友归途艰辛生活的深切挂念。

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两个“送”字不显累赘,反而加强了诗意。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为“又送君归去”铺垫。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归的地方。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但愿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叮嘱之意。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含蓄的感觉。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

文章来源:润巳文化

广州市智慧型成长阅读平台

一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欣赏与写作填词创作望江南m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