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历史锡伯部御玉军汗王家谱解
TUhjnbcbe - 2021/9/12 19:53:00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辽宁瓦房店市复州城西东岗乡喇嘛庙村关明乙叔父所藏《锡伯族瓜尔佳(关)氏家谱》记:“原兄弟三位在彼处已离散了,伊原驻防在苏苏刷觇河扎汉多宽地方,一户(另户)瓜尔佳氏锡伯御玉*汗之子名超·莫勒根衔、之子名奇拉浒、巴图鲁衔,之长子名达吉伦,都督衔,次子名万,都督,三子名占,都督,四子名额尔吉马,都督。”“汗”是北方民族对部落头领的尊称,莫勒根是锡伯语,汉译“聪明、智者、贤人”。巴图鲁锡伯语汉译为英雄、英勇。都督是明朝的官阶称呼,也是对民族部落头人的封号。从以上四代人的称呼,可以肯定,他们都是锡伯某某卫的首领。

卫是明朝的一种**合一的组织形式,它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人们的集合体,一般住在某一河流地区。明朝在东北地区前后建立了个卫,24个所,地面7个,河流58处。《明史·志六十六》记:“洪武、永乐间边外归附者建羁縻卫所,官其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

到了御玉*汗的曾孙时代,四位曾孙都是都督,说明他们是四个卫所的首领,因此御玉*汗一支瓜尔佳氏很有名。在锡伯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原沈阳市人大副主任高云飞(锡伯族),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咱们的祖先在伯牛讷(现长春西南),部落酋长叫小青王”。信中的伯牛讷应该是现在的伯都讷,小青王应该是御玉*王(汗)。

御玉*汗的家谱中还记“原驻防在苏苏刷觇河扎汉多宽地方”。对这一句话有很多说法,其中“刷觇河”,有人认为是“刷砚河(觇错写为砚)”,为今吉林双阳市;有的认为是绰尔河锡伯苏苏等。这一句话实际上是锡伯族用汉字标音写法,其中“苏苏”,汉译为“故乡、出生地”,这里指的是辽宁苏苏河,《清太祖实录》中记:“自五岭迤东,苏苏河迤西二百里内诸部尽皆宾服,六王自此强盛。”此河就是今辽宁新宾县境内苏子河。

有的学者认为“满文没有子字,所以用苏字”实际上“苏苏、苏子”,锡伯语都是“故乡”的意思。只不过“苏苏”是书面语,“苏子”是口语罢了。满文、锡伯文都有“子”字。“刷觇河”不是刷砚河,满语锡伯语很难用汉字准确标音,可以肯定的是它是苏苏(苏子)河的某一支流,第一个字母接近“刷”音的只有佛阿拉(新宾县城以西老城)永陵附近的草仓(有人写索尔科)河。“扎汉”应该就是嘉哈河,“多宽”也是锡伯语(Dogun)汉译为渡口,那么“扎汉多宽”应该汉译为“夹哈(嘉哈)渡口”,那么上一句话应译为:“原驻防在苏苏(苏子)河支流草仓河夹哈(嘉哈)渡口”。此地还是努尔哈赤称王时,在佛阿拉建老城的地方。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肯定锡伯御玉*汗(王)出生在苏子河夹哈渡口。那么他的先祖有没有人住在此地?从家谱中可知:“原兄弟三位在彼处已离散了”。从这一句我们自然的想到苏完部始祖三兄弟离散的故事。在辽宁开原市八宝乡大湾屯村瓜尔佳氏(关姓)保存的满文家谱中记:“苏完人原居地在内河(满语为多尔吉必拉,)苏完山峰(满语为苏完哈达,苏完汉译为“鸬鹚”,是一种善捕鱼的鸟,以禽鸟名命名的山峰,在东北地区有很多处,如:松花江上游一道江源的纳秦峰,今望天鹅峰,“纳秦”汉译为鸦鹘等。苏完不是苏瓦延,也不是*色的意思。)一父生兄弟三人,长兄名佛尔果,次曰尼亚哈奇,三曰朱撤。三人挣大鹏翅而怨恨,长兄留住苏完,二兄去了锡伯,三弟朱撤由瓦尔喀来到西郎hi口(Xilanghi)吉哈渡口。”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佛尔果仍居苏完,尼亚哈奇迁席北,珠撤由瓦尔喀再迁西尔昂阿济哈渡口。”家谱和通谱的写法基本一致。不一致的是:通谱中把“兄弟三人挣大鹏翅而怨恨”一句未记,把XilanghiAngga(汉译为西郎hi口)一句中Xilanghi只写西尔两字,而昂阿(Angga)没有翻译成汉文字。相比而言,家谱的记载比通谱详细,而且准确,笔者认为此满文家谱从满文字型判断应该是乾隆朝以前家谱,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满文家谱中所记的“西郎hi口,吉哈渡口”应该就是苏子河支流草仓河夹哈(吉哈)渡口;三弟朱撤由瓦尔喀来到夹哈渡口居住。那么御玉*汗家谱中记的三兄弟应该就是苏完部三兄弟。御玉*汗的直属先祖也只能是朱撤,只有他来到夹哈渡口。那么朱撤的后代里面有没有人再迁锡伯地?我们从辽宁海城关氏的《佛满州瓜尔佳氏家谱》中看到:“朱撤子索尔达有七子,长子迁瓦(雅)兰,次子迁古里,三子王扎拉达迁乌拉复归苏完,四子迁锡伯,五子迁泥堪……。”那么迁锡伯的四子应该是玉*汗。

另外我们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知道索尔果子费英东(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功臣之一)都是朱撤的直系后代,费英东是第七代孙。我们根据以上资料把两家的辈分排列一下:

从辈分排列中我们看出索尔果和卜克禅是同辈人,索尔果于年以苏完部长身份归努尔哈赤。关于卜克禅,在家族谱书中写贝勒,他的父辈都是明朝的都督,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在瓜尔佳氏中记:“布克察,伯都讷人,国初归来,四世孙托和岱,五世孙伍巴什,六世孙定柱”。这些人名与家谱记的卜克禅后代名字都是一致的,正因为国初归来,卜克禅及子孙都享受了贝勒、扎尔固齐等待遇。以此看来索尔果和卜克禅的归附时间相近,不超过年左右,这两家锡伯人已成为佛满州、陈锡伯,这与大清道光十二年玉*汗十三代(卜克禅)孙吉尔哈春所立石碑写“陈锡伯”是一致的。

布克察(卜克禅)既然是伯都讷锡伯瓜尔佳氏人,那么玉*汗是伯都讷锡伯王也就没有问题了。明末后金初,即年著名的努尔哈赤与九国战争中,“锡伯”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显然这里指的是住伯都讷一带的锡伯人,也就是御玉*汗部族人。关于这一次战争有如下各方的记录:

1、后金的记载:“明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初一日叶赫贝勒布寨、纳林布录、哈达贝勒孟格布录、乌喇贝勒满太之弟布占泰,辉发贝勒拜音达里,北嫩江蒙古科尔沁贝勒瓮阿代、莽古思、明安、席北部、卦尔察部及满州长白山所属朱舍里路长纡椤格,讷殷路长搜稳、塞克什,九姓之国合兵,分三路来侵。”

2、在明代编《三朝辽事实录总略》中记:万历22年,那林布录、卜寨又纠西虏、宰赛、暖兔、恍惚太及东夷灰扒、兀堂与猛骨孛罗等十余营,兵七八万同抢奴酋,以兵逐之于隘,卜寨马蹶被杀,奴势大振。

3、朝鲜史料记:“如许酋夫者、罗里请蒙古王剌扒,兀剌夫者太等,于癸已年(年)九月来侵,奴酋大败九部,夫者战死,夫者太投降。蒙古剌扒令次将晚者等来献。”

以上明代资料中记的那林布录、卜寨是叶赫首领,宰赛、煖免是喀尔喀首领,恍惚太是福余卫首领,灰扒即辉发,兀堂、猛骨孛罗属哈达部。明代资料中未记科尔沁翁阿岱、明安等人,也没有明确记锡伯、卦尔察等,也未记朱舍里、讷殷等部。然而明确记了喀尔喀部首领以及福余卫首领,那么喀尔喀部、福余卫首领是否参加了?

我们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万历年间,喀尔喀势力大增,已达福余卫全境,明万历末年成书的《开原图说》中记:西北制东虏宰赛、煖免、卜儿亥等二十二营。再东北制福余卫恍惚太、土门儿二营。宰赛、煖免是喀尔喀首领,因占领福余卫地盘,明人把他们误写为福余卫人。喀尔喀的北边在达赖罕王旗的北边。他的东北是福余卫恍惚太。《开原图说》中记:“自恍惚太立寨混同江口,凡江东夷过江入市者,皆计货税之。间以兵渡江东掠,于是江东夷皆畏而服之。自混同以东、黑龙江以西数千里内数十种夷,每家岁纳貂皮一张,兔皮两张,以此种富强,安心江上。西交北关(叶赫),南交奴酋(努尔哈赤)以通贸易。女真一种所不尽为奴酋并者,皆恍惚太之力也。”从以上记载明显的看出,恍惚太立寨于伯都讷地区。科尔沁的住地在嫩江流域,科尔沁的首领奥巴给后金的信中说:“嫩江水滨所居科尔沁贝勒。”这样叶赫部北边是喀尔喀部,他的北边是恍惚太,再北边是科尔沁,那么九国之战时喀尔喀参加是一定的,这一点明朝的记录是对的,后金记录漏了。

关于恍惚太,有人认为就是科尔沁的翁果岱,是不是这样,我们把恍惚太、翁果岱的家谱资料对比一下:

从对比中可看出,恍惚太的上下辈人中与翁果岱上下辈人名字没有相近的。在《万历武功录》一书中有如下记录:“万历15年(年),哈达王台死后,叶赫二奴为报父仇,调翁可大及借龙虎兔、伯言、恍惚太……略把吉把太等寨,李成梁杀二奴,……。”此处翁可大与恍惚太同时出现,翁可大应该就是科尔沁翁果岱,绝不是恍惚太。那么恍惚太应该与住伯都讷的锡伯部有关系。笔者把玉*汗家谱与恍惚太家谱比较了一下:

可以看出,两个家谱比较相近:

第一、恍惚太之父往四儿应该就是万,锦只卜阿应该就是占,撒巾应该就是达吉伦。

第二、他们的儿子的名字最相近,一个是卜而炭,一个是卜克禅(布克察)。

喇嘛庙村关明己家谱只记了卜克禅一系,万、占等未记。那么万的儿子就是恍惚太,与卜克禅(卜而炭)都是同辈人。

在《辽夷略》中说:“万历十五、十六年(~年)间福余勾两虏为开、铁患”,活动情况只记了恍惚太及侄儿土门二的情况,看不到卜而炭的活动情况。

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我们看到卜而炭(卜克禅、布克察)国初(努尔哈赤时期)已归顺后金,然而没有发现恍惚太及后代在努尔哈赤时归后金的情况,正如《开源图说》中记:“女真一种所不尽为奴酋并者,皆恍惚太之力也。”这里讲的女真一种就是锡伯族人,明人不会把蒙古人称为女真,也说明恍惚太是锡伯人首领,他带这部分锡伯人参加了与努尔哈赤的九国战争,九国败后,努尔哈赤势力大大增强,年蒙古喀尔喀劳萨、蒙古科尔沁明安派使者来见努尔哈赤,表示和好,九国战争后恍惚太的名字再没有出现,然后在朝鲜人申忠一的《建州征程图记》中记:年春节庆贺时,在努尔哈赤的客人中有蒙古、杀割者、忽可、果乙者、尼麻车、诸惫时、剌温、兀剌各部在北壁。在注解里讲:杀割者即萨克察,忽可即虎儿哈,果乙者即瓜勒察,尼麻车即尼玛察,剌温即忽剌温,兀剌即乌拉。关于诸惫时,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是锡伯人。该文中又记:“杀割者、忽可、果乙者、尼麻车、诸惫时五部落北去(从佛阿拉)十五日程,皆今年投属云”。这个诸惫时是不是恍惚太或者卜克禅很难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九国战争后锡伯部与努尔哈赤和好。这时的锡伯在喀尔喀、科尔沁、察哈尔、努尔哈赤之间仍保持独立,恍惚太时福余卫仍有兵力,常勾西虏侵明边关。

卜而炭(卜克禅)等投努尔哈赤后,福余卫力量变弱,只能求和。到了皇太极时代攻打察哈尔,并削弱了喀尔喀,科尔沁开始坐大,这时候恍惚太可能去世,锡伯部逐渐被科尔沁控制。恍惚太的侄子土门儿(即图门)成为锡伯部的首领。在康熙三十七年齐齐哈尔副都统喀特呼的奏文中讲:“岳斯托呈称:阿木呼郎所管牛录,原由我曾祖图门都督管领。…相传六代管理之牛录。”锡伯协领瓦勒达等称:“岳斯托之祖宗图门曾管束众锡伯。”这里上六代之图门与恍惚太侄子土门儿所处时代是一致的。另外《满文老档》中记:崇德元年希福到科尔沁编了个牛录,其中锡伯牛录应该有60多个。该档中记载的图门牛录两个,一个在土谢图汗奥巴旗内,一个在卓里克图亲王旗内。以上说的图门应该就是福余卫恍惚太的侄子图门儿。又经过年,到康熙三十二年(年)把锡伯从科尔沁赎出,正式编入满洲上三旗。从科尔沁回来的有身份的锡伯人登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户,其中瓜尔佳氏户,富察氏57户,其余1~8户不等。户瓜尔佳氏中原住伯都讷的有22户,原住苏完的15户,原住乌拉的14户,原住哈达7户,原住其他地方的46户。这些回来的瓜尔佳氏人中职位高的有:

1、成穆,镶蓝旗人,瓜尔佳氏,其孙达汗原任蒙古副都统,曾孙瓦尔达,原任协领。瓦尔达正是从科尔沁回来后,组建齐齐哈尔二十四个锡伯牛录时的总管协领瓦尔达,按部族世袭制,成穆可能就是恍惚太的子孙。

2、布兰泰,镶*旗人,居伯都讷,原任佐领,子绰本,原任副都统。

从科尔沁回来的锡伯人不久又调迁到北京、辽宁沈阳等各地。

御玉*汗家谱记录了其子孙被调迁各地驻防的情况,其中卜克禅的直系:卜克禅~吾巴太~图门~都拉麻,都拉麻长子明安达力子牛和长子阿吉海、次子阿思海、三子塔思海。都拉麻四子西迪,西迪长子厄力七伦,次子吾斯会。厄力七伦的两个儿子即官保、那三太,吾斯会的儿子元保,西迪的这三个孙子和明安达力的上记三个孙子以及都拉麻次子说海色之子图和莫等共七人带家眷于乾隆29年(年)西迁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为新疆瓜尔佳氏始祖,他们是卜克禅的第七代(图和莫)、第八代(其余六人)孙,御玉*汗的第十一、十二代孙。

长按2秒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锡伯部御玉军汗王家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