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山川地域和行*建置很早就散见于史料。潜山现存最早的方志顺治志(仅存两部,其一存于辽宁,其一存于美国),和其后的康熙、乾隆、民国志,均代际相因列录了“皖国”、“潜山”、“舒州”、“梅城”的历史沿革。但只有勒载,没有考据,我们今天对这些区划名称只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以至于纷争颉颃。
在浩瀚的史料里钩沉扒剔,探究潜山建制沿革的“本”和“源”,就会发现潜山这块热土与中华年文明的生生相依。“皖”、“潜”、“舒”、“梅”,既记录了华夏文明的孕育生成,还演示了中华文明以*河流域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域漫溢扩张的脉络。
一说“皖”潜山为古皖国所在地。《通典》:“同安郡(舒州),古皖国也。”《元和郡县图志》:“舒州,春秋为皖国,汉为皖县。”《太平寰宇记》:“舒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皖国也。”秦统一后,属九江郡皖县。汉先后隶属淮南王国、衡山王国和庐江郡的皖县,一直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年),江州刺史桓玄起兵反叛,攻入都城建康(今南京)。晋派大将刘裕平叛,杀了桓玄。因皖县曾是桓玄的根据地,晋安帝视之为心腹之患,于是废除皖县,设怀宁县,取“永怀安宁”之意,县治仍在梅城。唐武德五年(年),析怀宁为皖城、梅城、皖阳、安乐四县。“皖”是史籍记载锚定于今天潜山的最早建置。
(图片来源网络)
对古皖国史书记载极少,煌煌《左传》只字未提。“皖”字也未见于甲骨文。我们现在对皖国的认识主要来自地理志和方国志中零星的记录。皖国,皋陶后裔,偃姓。皋陶的先祖少皞(皞古同皋、昊、皓、顥)氏系东夷族团的始祖。东夷族团起源于河北燕山山脉一带,这里依山傍海,自古就是燕、雁和各种鸟类集栖地,分布在这一带的原始人类,大多以鸟为图腾,赖鸟类以生活,《说文》曰:“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由以长弓善射飞鸟而叫夷人,居于东方,称作东夷。《汉书地理志注》及《说文解字》都说少皋氏为嬴姓。嬴也做鸁,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嬴即燕。少昊氏以燕为图腾,成为嬴姓和偃(同嬴、燕)姓的始祖。徐旭生先生认为:“皋、昊本义为白。”《说文段注》:“皓谓洁白光明之貌,……古者大皞、少皞盖皆以德之明称。”陈怀荃先生说:“鸟飞喜阳,与皋字,象日光普照与树林的顶端,光明洁白。”皖国的“皖”,古通“晥”,意为“明亮”,“晥”字含“元”,“元”也有“第一”的意思,意为清晨的第一缕日光,有学者认为皖人以晨光为图腾。“皖”又与“皞”同有洁白光明之意,“元”又跟远古部落的祭祀活动有关,以“皖”为族徽族名,是否蕴含着对先祖少昊氏的祭拜奉祀,有待进一步考证。
皖人何时迁徙到今天潜山?因战争、生计诸因素,东夷族团南迁的年代较早。皋陶及后裔的南迁,可能更多与疆土的拓殖有关。据《史记·五帝本纪》:皋陶和益同辅助舜帝。皋陶任舜帝大理之职,制定了五刑之法律,世无冤狱,天下大治。舜帝封他于皋(今曲阜)。《史记·夏本纪》,说禹以皋陶最贤,欲传位给他,无奈早逝。《路史·后纪七》:“卒崩于皋(今六安,因皋陶少子排行第六,皋地随后改称六)”,《史记·夏本纪》:“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这说明早在大禹时代,六国就已南迁。皖国与六国同宗同源,又比邻而居,南迁的年代应在这前后。皖国大约在公元前年被楚国所灭。《太平寰宇记》:“春秋时楚灭之。”其前后存续达年。
(图片来源网络)
相较于其他南迁的偃姓方国,皖国与周王朝建立了最紧密联系。周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诸侯多为王室功臣,代表王室镇抚一方,授予伯爵,称为方伯。《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八十六曰:“周大夫城皖,史轶其姓氏,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周之贤者也。”就是说,周封大夫为方伯,治皖有方,百姓爱戴,称为皖公,当然“史轶其姓氏”表述不准。宋罗泌《路史国名考》:“皖,伯爵,汉为侯,舒之怀宁有皖故城、皖公山、皖伯庙。”皖山、皖水、皖城,一脉相承。
(皖公像/华强摄)
皖人南迁潜山最先的地点应在今天龙潭境内,其后顺河而下,择地筑城,据乌以风先生考证,皖国都城大概位于今天怀宁小市镇良湖村古城村民组,这是第一个皖城。楚灭皖后,潜山为楚之东郡,处于对抗吴国的前沿,为巩固边防,楚灵王在此修筑城池,即潜山县志所载,这是第二个皖城(今梅城)。南宋端平三年(年),安庆府治皖城(今梅城)为元人所陷,安庆府移治江滨,景定元年(年),改筑宜城,这是第三个皖城(今山口)。康熙《怀宁县志·舆地》:“夫吕蒙之围皖,宵至而晨下者,潜山之皖也。余阙之守皖,七年而不可下者,怀宁之皖也。”
再说“潜”潜山县建制,始于元至治三年(年)。元代在今天的潜山设潜山县,应与刘源在天柱山的十年抗守、誓不降服相关,鉴于潜山特殊区位,元廷析怀宁玉照、清朝两乡置潜山县,便于统摄。《明一统志》:“至治间析置潜山,以山为名。”康熙《安庆府志》:“以山为名,有事濳岳。”《旧志》:“潜山与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层峦叠嶂,为长淮之扞蔽。盖以形言之,则曰潜山,谓远近山势皆潜伏也。以地言之,则曰皖山,谓皖伯所封之国也。以峰言之,则曰天柱,其峰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实有三,实一山也。”这里“潜”释为“潜伏”。但县名“潜山”之“潜”,与古代“灊”县之“灊”又有何关联?
(天柱山主峰/程西林摄)“潜”作为地名,古文献里多有出现。楚时设灊邑,汉元封五年(前年)设灊县(含今霍山、庐江、岳西和潜山部分区域),唐太宗贞观元年(年)废霍州、潜城、开花、灊四县统入霍山县。《史记·封禅书》“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这些“灊(潜)”,又有何意?
古文字潜、灊、濳、朁、潛、鬵均相通。“朁”,现存的商代中叶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系商王武丁第四子的封地,位于今天山东济宁嘉祥县东南潜邑。《春秋》隐公二年(前年),“公会戎于潜”。《管子小匡》:“以鲁为主,返其侵地常、潜。”郭沫若《卜辞通纂》:“丙戌,……淮……于……庚寅卜,在灊次,贞:王,亡灾。”又曰:“壬寅卜,在灊次,贞,主其至于潢、霍,亡灾。”商王先在潜地贞卜,欲去潢、霍等地,则潜显然在潢、霍之北。“灊”应是武丁之子的封地。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把国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就是王畿区,即商王自己直接控制的地区,区内是商王分封的同姓或异姓诸侯。嘉祥潜邑,与商王王畿区高度吻合。
周灭商时,商王室诸子国纷纷远徙,潜国也南迁于今安徽霍山符桥镇一带,与六(今六安域)、英(今英山域)国为邻。《清一统志》:“灊县故城,在六安州霍山县东北三十里,此汉之灊邑也。”《江南通志》:“潜城,在庐州庐江县南三里,今邑名潜川以此,盖春秋之潜也。”东周初年,楚国强大。《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二十六年(前年),灭英”,“(楚穆王)四年(前年),灭六”。潜国位于六国、英国之间,也应在这前后被灭。此时正是楚、吴争霸之际,为防潜人落入吴国或反叛,楚将潜人迁移到楚国内地潜江、咸宁一带。部分潜人南逃到今潜山地区,与皖国比邻而居。随着楚国势力进一步强大,相继灭群舒、桐国、皖国,潜国也在今潜山地区存在了一百余年后被灭。潜国灭亡后,潜人继续南逃,迁憩于今浙江临安于潜一带。
从嘉祥潜邑,到合肥大潜山和霍山、舒城、庐江的潜邑、潜城、潜川、潜台,再到潜山的潜山(天柱山)、潜河,湖北咸宁的潜山和潜江,再到浙江于潜的潜山、潜州,直至山西太原的潜丘、贵州的潜山,我们看到潜人从商王王畿区向外一路迁徙的足迹。这也与古今中外人类迁徙的惯例相符,即迁徙民族往往以其旧居的地名命名新迁至的新土。今天纽约的牛津、剑桥源于英伦移民。清朝学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载,春秋诸国中,二十个国名都曾经迁移过,即同一国名,在不同时间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地方。陈盘先生全面普查,发现可以明确视为迁移过的,高达七十一个。
潜国,子姓,商王武丁之后。《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后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些记载,说明商人作为东夷中的鸟夷族团,经历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阶段,以玄鸟为图腾。玄鸟即燕子。商人崇拜燕子的习俗在今天的潜山仍在流传,旧时每家每户在厅门梁上为燕提供筑巢之地,燕来筑巢,为吉祥之兆,导致数千年来,燕子也习以为常,遗传下入户筑巢的习惯。
浙江临安的于潜镇,西汉置於朁县,东汉改为於潜,隋作於灊。县志载于潜因县城西边“潜山”而名,县治于潜镇,曾称潜阳镇。潜山历史记载上有“潜阳十景”,于潜有“潜阳八景(天目晴峦、岝行云吟、野翁酌别、紫溪春涨、绿筠秋籁、生仙听法、寂照闻钟、地风夕照)”,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文化的相鉴,亦或是血脉的递承,令人唏嘘!
(“潜阳十景”,《潜山县志》民国九年版)“潜”最初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说文解字》:“鬵,大鬴也。”又曰“大小上下若甑曰鬵。”《尔雅释器》“?谓之鬵。”据此,武丁之子的封地,乃是一支擅长制作陶器的部族,因以为国名。“潜”的潜伏、潜水等乃后来的衍生意。
(“潜”字,来自《说文解字》)
据此,天柱山,名实有三,实一山也。因位于潜国南境称为潜山,因皖国驻于山南称为皖山,以峰言之峭拔如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西北为霍(霍,从雨从隹,霍人以雨乌为图腾,属鸟夷族团,始居山西繁峙县,商初南迁霍县,再迁安徽霍山)山,因霍国南迁于此而得名。
三说“舒”潜山别称舒州。唐宋时期,特别是有宋一代,王安石、*庭坚等名宿都曾出仕于此,留下许多理*佳话和千古名文。舒州建置,始于唐。唐武德三(年)、四年(年),唐廷相继设置庐州(今舒城域)、舒州。舒州州治怀宁县城(今梅城)。《新唐书》载:“舒州同安郡,县五:怀宁、宿松、望江、太湖、桐城。”《宋史》载:“安庆府,本舒州,县五:怀宁、宿松、望江、太湖、桐城。”《元史》载:“安庆路,唐初为东安州,又改舒州,又改同安郡,又复为舒州。”其后历经五代十国和宋,直至北宋*和五年(年)改为德庆*节度,南宋绍兴十七年(年)改作安庆*节度,南宋庆元元年(公元年),升舒州为安庆府。舒州建置近年,也治于怀宁县城(今梅城)近年。
舒州,又因何而名?《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安庆府”注曰:“《禹贡》扬州域,古舒庸国。”夏商周时期,江淮地区分布着一群舒族小国,史称群舒。目前可考的有舒和舒庸、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及宗、巢等九个小国。分布在今天潜山、怀宁一带的主要是舒龙国、舒龚国。《路史·国名纪乙》云:“今舒城西有龙舒古城,去州三百,而舒城、怀宁皆有龙舒、大小龙山。”舒龙,是舒人与龙人结合而建立的小国,怀宁龙池、大小龙山当是舒龙人在此生活的印迹。舒龚为舒人和龚人结合而建立的小国,舒龚城池当为今天的龙潭街。
远古的西羌族团(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帝轩辕氏)和东夷族团(始祖是太皋氏和少皋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群舒同皖和桐(今桐城域)、六(今六安域)、宗(今枞阳域)、巢(今巢湖域)等方国一样,均系东夷族团皋陶之后。许多学者认为,古代“舒”与“徐”通。舒由徐方(商代方国)分迁出来。舒是徐的分支,徐,在“余”加“人”旁,象征人在搭巢,舒的金文正象征着人肩着一根树木在土台上建庐舍。舒的偏旁舍字,下方为,象征建了土台;上方为,象征屋顶,中树立木桩,建于土台之上。徐中舒说:“余、舍等字,都是古代南方民族巢居的象形。”董其祥也说:“都是巢居、干阑式建筑的象形。”在平地上建成屋舍,可以避免猛兽、虫蛇的袭扰,亦可免除潮湿之患。善于这种建筑的族群,便以余、徐、舒等作为氏族名称、标记的符号。远古人类设计的这些象形的、与大自然有关的族徽和图腾标志,也许是文字最初的起源。舒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建筑的族群,所以把“舒”作为图腾徽号。“舒”的出现,象征古人由树居变成舍居。薛家岗遗址就发现房基一座,系平地起建,地面铺一层厚约50厘米的烧土,房内有圆形火膛,地基上有柱洞,洞内垫一块鹅卵石做柱础。说明古人居住已有明显进步。
舒人也是较早来到潜山的中原族群。舒人的始居地当在今天山东东阿县南四十里的东阿镇。《水经注》载:“鱼山上有柳舒城,东阿王曹子建登之,有终焉之志。”《山东通志》亦载:“柳舒城,在泰安府东阿县西境,本作留舒。”约商末周初,周灭商,徐方也在屡遭周朝征伐后,由今山东滕县之南,被迫南迁到淮北地区,其后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支族度过淮水,南迁到淮南一带,建立了舒和群舒及宗、巢等国。周穆王时,舒国势力仍很强盛,和同宗徐国一度结成南方强大势力集团,与荆楚一起对周威胁很大,周王朝一心想剪除祸患,《诗经》:“荆、舒是惩”,就是这段历史的记录。到春秋末期,天下纷乱,《春秋》:僖公三年(前年)“徐人灭舒”,随后群舒也次第被楚国所并吞。
四说“梅”梅城,作为建置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武德五年(年),析怀宁置皖城、安乐、梅城、皖阳四县,两年后废,仍统为怀宁。年设梅城镇,年改为舒州人民公社,年复设梅城镇。梅城之名,说法有三,一是民爱植梅,梅花满城,取名“梅城”;二是源于曹操统领大*行*途中望梅止渴的故事;三是相传有位梅姓小姐曾居住城关,因此得名。但遍植梅花的“梅”与望梅止渴的“梅”并非同一“梅”。梅花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子,即果梅(别称青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原产中国,是亚热带特产果树。潜山虽然植梅,但史料从未记载满城梅花的盛景,更没有象江南梅花那样形成文人笔下的诗词大观,现存的顺治、康熙、乾隆、民国四部县志,咏梅诗文寥寥无几。果梅在潜山也没有大规模种植的记载。两种说法本身相悖,也缺乏实物的佐证,有后人望文生义的印记。那梅姓小姐之说有没有依据呢?
唐武德五年设立皖城县、梅城县。皖城县城址即今梅城,梅城县城址据《寰宇记》记载:在怀宁县(今梅城)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这个位置应在今天水吼梅寨一带。考以地域,水吼至今还保存着梅寨、梅渡等地名和梅姓子民。这也证明唐代梅城县的设置定有其地域的历史渊源。按《民国县志·舆地志》:梅寨即梅家寨,梅渡即梅家渡,那梅城也就是梅家城了。梅家的城池住着梅家小姐,最正常不过。只是这梅府从何方而来潜山?
梅国(梅方),子姓,商王之后,伯爵,国君称梅伯。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梅国)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商汤之子)封第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商纣王时,梅伯因忠谏而被纣王杀害,剁成肉酱。《楚辞·天问》:“梅伯受醢,箕子佯狂。”朱熹《楚辞补注》:“言梅伯忠直,而数谏纣,纣怒,乃杀之,俎醢其身。箕子见之,则疲乏佯狂也。”梅国的始封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左传·襄公十八年(前年)》:“(楚师)伐郑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清一统志》:“梅山,在郑州西南三十五里,与许州新郑县接界。”这个区域也正好是商王的王畿区。
梅伯被害后,梅国被迫东迁于今亳州市南40里的梅城,隋于此置梅城县,今名梅城集。《太平寰宇记》:“古梅城在(谯县)南四十里,古梅国也。”春秋初年,梅国又南迁到今潜山(梅寨、梅渡、梅城、梅河)、*梅(梅山、梅川)一带。春秋末期,吴楚争霸,战乱纷呈,梅人再度南迁,相继抵达今天江苏无锡(梅里古镇),浙江新昌(梅渚古村),安徽郎溪(梅渚古镇),湖南安化(梅山、梅城镇,梅城作为安化县治逾年),直至广东梅州、梅县。黑龙江的梅河口市,是梅人足迹现存记载的最北端。梅人迁徙到那里,也把族名带到那里,便称为山川地名了。
“梅”字在现发掘的甲骨文里没有记载,但多数学者认为“梅”的本字是“某”,“某”的象形为结在树上的果子,即梅子。《说文解字》:“某,酸果也。”后演化加上“木”旁为“楳”,所以古代“楳”通“梅”。梅子是一种酸甜相杂的果子,妊娠妇女喜食,后人造字时去“某”加“母”,形成“栂”字,最后演变为今天的“梅”。湖北考古发掘出土的竹简上的金文就多有“某”的字样,专家认为“某”即跟梅国有关。何光岳先生认为,早期梅氏族人是个以“梅”为图腾的民族,种梅,食梅,并以此为产业。梅子,药食两用,周以前尚未有醋,梅醋也是最好的烹饪食材。《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诗经》:“摽有梅,其实七兮。”年考古发掘的安阳殷墟商代铜鼎,和江陵战国墓葬、秦墓葬,都发现有梅核存在,佐证多年前梅已食用。今天,从南到北存有“梅”名的地域,因文应景,广植梅花,这只是后人美好的臆会,先人的祖业却湮没在历史的风云里。
“皖”、“潜”、“舒”、“梅”,让我们穿越年时空,一睹潜山这方热土方国林立、风云际会的往昔场境,我们的先人,也正是在这宏大的历史迁徙中,实现族团融合,成为构铸华夏民族的鲜活个体。同时,这些建置名称,也让我们得以回视一路走来的杳邈征途,深情体味这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遗忘和改变的带着“家”的温度的域名,以及其后的盛大时空背景,以期更好的梳理地域文明的谱系脉络,发掘其囊承千载的文化意蕴,以此厚植文化强市的础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