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名言俗语,可是你知道吗,有些被刻意删减,有些是以讹传讹,已经欺骗你很多年,现在来重新认识,全面理解一下:
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小时候就感到纳闷,诸葛亮神机妙算,怎么跟臭皮匠联系在一起了?
其实,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竟然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由于皮与屁谐音,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四、王八蛋
这是民间一句骂人俗语,有些人失去做人根本,非常混账,连起来称作”混账王八蛋“。
实际上,这一俗语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竟被以讹传讹变成王八蛋了。
五、“量小非君子,无*不丈夫”
“无*不丈夫”,现在大家是不是理解成男子汉为了成就大业而必须心狠手辣,技高一筹,不择手段。
而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出自关汉卿的《望江亭》,这里的“度”是指度量,气度,被讹传成了“无*不丈夫”。
六、“以德报怨”
现在的意思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别人捅你一刀,你还得笑脸再敞开更宽广的胸怀,圣人啊!
而《论语·完问》中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
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
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应该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孔子真的没有教人要“以德报怨”。
七、“言必信,行必果”
该句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翻译一→
“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样的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后来孟子给过解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重要的是“合乎道义”。
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今很多人将其错误解释成: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这句话成了自私自利者为自己辩护的托词,那么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吗?
其实,为念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意思是,如果人不修养自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九、“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不远游”,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而且知道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做儿女的不能离得太远。但从古至今,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父母健在,儿女远离父母工作、生活的情况很多。难道是古人说错了?
其实,这句话完整应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还尚在人世,作为子女来讲要尽孝道,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如果非要去的话,就要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不要让父母担心。
当父母才四、五十岁,正值壮年,而且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如果孩子在外地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父母自然是支持孩子“远游”的。毕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孩子能够发展的更好。
当然,父母超过六、七十岁,身体经常出现毛病的时候,这个时候身边就需要有年轻人的陪伴,以防不测。
十、“闭门造车”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关起门来造车,比喻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现比喻一项工作中规中矩,了无新意。
但是,它其实还有后半句,“闭门造车,出则合辙”。意思是说虽然是关起门来在家里制造的车子,拿出门去使用的时候,却能和车辙完全适合,这是因为有一定的规格、尺寸做标准的缘故。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所以叫做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比喻聪明人通过合理谋划和安排,不用跑到马路上造车,在家直接干就好了。最牛的例子当属特斯拉,很多设备在脑子里构建好,用笔计算好精度,不用做零件和组装验证,可以直接出产品。
十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话取自《诗经》中的《邯风·击鼓》,该篇是在外征战的战士的思乡之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其讲的是同乡士兵之间的盟誓,手牵手咱们一起奋战到死;
但也有其他人例如欧阳修,朱熹,钱钟书,闻一多等人认为是指爱情,暂无定论。
十二、“无奸不商”
原本是“无尖不商”,古时候粮行以升斗为量器;
古时商人卖谷米时按道理应该都把升或斗堆得尖尖的,尽量给买家让利,以争取回头客。
现在被用来形容商人的奸诈刻薄。
十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样的话只说一半,其实属于耍流氓行为;庄子原话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翻译→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失败。庄子主张学习知识不在于多或少,而是所学知识是否合道,也就是符合真理。
十四、“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培根想强调的是,不能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
十五、“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句话的英文原文是“Justicedelayedisjusticedenied.”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迟到的正义绝非正义”。
但被翻译错了,讹传成现在的版本,成了安慰受害者的一句托词。
十六、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
我们通常理解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原因的!
这里的理应该理解成Vernuft(理性),而不是理解为合理的(reasonable),甚至理解成正确的(right)的。
正确翻译: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中写的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符合其发展轨迹的才是合乎理性的,反之亦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derabsoluteGeist)。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vernünftig)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wirklich)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
这才是存在即合理的本来意思。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存在的事物就有它存在的原因。无数现象符合某种理(reasonable),有其出现的reason,但并不一定是通常语境下的合理,亦即正确的(right)的,例如犯罪。
十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很多人现在理解成:“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以没有后代奉祀最为严重。”
这句话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三不孝其实应当参照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所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翻译→
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
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
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
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
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
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另外,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
十八、“贫贱夫妻百事哀”
现在我们是不是理解成:贫贱夫妻生活困苦,房子是租的,骑个破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学,啥都没有,吃没有吃的,喝没有喝的,万事不顺,这日子咋过啊!
贫贱夫妻百事哀,原文出自元稹的《遣悲怀》:
《遣悲怀》
昔日戏言身后意⑴,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⑵,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⑶,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⑷,贫贱夫妻百事哀。
正确理解: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已经不能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同学们,你对上述哪个被误传的名言名句印象最深刻?
我个人认为是那句,“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还是应该追求不迟到的正义,“迟到的正义绝非正义!”
有些人,蒙冤受屈,青春甚至生命都不在了,正义再姗姗来迟还有什么意思;有些人因为担心等不到正义的到来,自己铤而走险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多听多问多琢磨,有自己的体会和正确理解。
你还知道哪些被误用的名言名句,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