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众所周知,现存的《金瓶梅》大致上有如下三种版本:
(一)万历丁巳年东吴弄珠客作序的《金瓶梅词话》本(下称“万历本”);
(二)《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本(此版本推断为崇祯年间刊行①,故下称“崇祯本”);
(三)清人张竹坡评点康熙乙亥年谢颐作序的《第一奇书金瓶梅》(下称“康熙本”)。
其中,一般都认为“康熙本”是在“崇祯本”的本文上附有张竹坡的评点的本子。
因而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与“崇祯本”同一系统的版本。
由此,大致上可以说,现存的《金瓶梅》只有“万历本”和“崇祯本”两种版本。
万历本《金瓶梅词话》
“万历本”中有许多错字、别字、衍文、缺文,还有不少明显的前后脉络不清、不连贯的部分,②而“崇祯本”则把这些错误大体上修改,容易读多了。
那么,这“崇祯本”的执笔修改者究竟是谁,“万历本”作者又是谁呢?至今尚未明了。
以前郑振铎先生曾推测“崇祯本”是被一位杭州的无名文人修改的(《谈金瓶梅词话〉》,见年《文学》创刊号)。
最近,*霖先生推测那是有名的《三言》编者冯梦龙修改的。
但没有确实的证据(《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评点初探》,见年《成都大学学报》)。
然而,这些都只是推测而已。大家迫切希望能早日得知修订者的真实姓名。
然而,本文也只是抓住“崇祯本”各回篇头诗词的出典试图探索修改者的可能情况。
本人的论点是:“崇祯本”各回篇头引用的词中,能见到万历年间的文人王稚登、冯琦的作品。
因此,本人认为修改者是万历文人圈中的一员,或者是离万历稍后的,能见到万历文人作词的人。
当然这还是没有判明修订者是谁,只是考虑修订者来自何方的大致线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拙见。
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一、“万历本”和“崇祯本”的不同
“万历本”和“崇祯本”这两种版本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点不同:
(一)小说第一回全然不同。
“万历本”首先是从武松打虎的故事说起的,而“崇祯本”则从西门庆跟应伯爵、谢希大等人游玩,结义誓盟谈起。
(二)第五十三回、五十四回的大部分不同。
这些部分,“万历本”在叙述上是很混乱的,而“崇祯本”则对此作了比较大的修正。
(三)“万历本”第八十四回,
有吴月娘去泰山参拜归来,在清风山上被山寨头目王英绑架,眼看她就要被强奸了,幸而被当时恰好在山寨居住的宋江劝阻才得以平安无事的一段故事,而“崇祯本”则将此段全部删去。
(四)各回的标题以及各回的篇头诗词互不相同。
(五)“万历本”有许多山东方言,“崇祯本”则加以删改③。
(六)“万历本”中
有明代的俗曲和宝卷、长篇的上奏文和道士的祈祷文以及食物、衣着、戏剧情景等细致的说明,“看官听说”以下作者对读者的一段话等等,
而“崇祯本”则将跟作品情节的展开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均给以删除。
以上是“万历本”和“崇祯本”主要的不同。
综上所述,“崇祯本”是以“万历本”作为底本,加以修改而成的修订本,这种说法是妥当的。
现在有部分学者主张这两种版本分别基于不同的原稿,是不同系统的版本,本人则难以认同。
怎么会有以上的不同呢?
要是“崇祯本”是“万历本”的修订本,那么修改“万历本”为“崇祯本”的人,为什么这么做改?
崇祯本与万历本
“万历本”第一回和第八十四回分别从《水浒传》二十三回、三十二回借来的话,(一)和(三)的修改是摆脱了《水浒传》的影响,修改者是企图把《金瓶梅》作为一部连贯的、独立的作品来完成的。
此外,(二)修改了叙述上的混乱,和(五)删改山东方言,那一定是出于写书要有可读性的意图,关于(六)的修改,借用已故小野忍先生的话说,“总之‘词话本’(本文称“万历本”)戏剧性强,而‘修订本’(本文称“崇祯本”)这点就弱。
固然可以说,因此更近于写实,但“词话本’中的戏剧性中有着不可随意舍弃的东西。”(见平凡社版中国古典文学大系《金瓶梅》解说)
小野忍先生认为“万历本”总的说来比“崇祯本”出色,而且有情趣。
“崇祯本”修改者的意图恐怕还是认为作品中过长的戏谑之处太松散,因此就把它删去,同时也出于读者容易读的考虑吧。
至于(四)的修改,是什么理由呢?
关于标题,差不多是变化的,没变化的比较少,例如下面七十二回的标题,“崇祯本”把“万历本”字数参差的结构改得整齐了。
万历本: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父,应伯爵替李铭解冤。
崇祯本:潘金莲抠打如意儿,王三官义拜西门庆。
然而,各回开头的诗词,“万历本”和“崇祯本”完全相同没有变化的,只不过是五、七、十四、十六、二十四、三十九、四十二、五十一各回,共八例。此外九十二回全部改变了,这究竟是什么理由呢?
《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
二、“万历本”篇头诗词的特征
要知道修改篇头诗词的理由,首先得看“万历本”各回篇头诗词的特征。本人认为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教诲诗,人生哲理诗,格言诗比较多,举二、三例:
一、二十回的篇头诗⑤
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
世事到头终有悔,浮华过眼恐非真。
贫穷富贵天之命,得失荣华隙里尘。
不如且放开怀乐,莫使苍然两鬓侵。
日文译曰……略
二、四十九回的篇头诗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死人生在眼前。
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
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总由天。
平生衣禄随缘度,一日清闲一日仙。
此外,类似这种教诲的诗词在各回的开头不少。
当然,在这本《金瓶梅》的小说中,有关性行为的描写很频繁,也很执拗,因此,长时期来被看作“淫书”。
对这样的小说来说,象篇头诗词那样,否定这些欲望,鼓吹道家的人生哲学,一看就可能认为有很大的矛盾。
但是,在人间本来就充满着矛盾。有时肯定这种欲望,有时又厌恶这种欲望。
的确,“万历本”开头有欣欣子的序,说“房中之事,人皆好之,人皆恶之”,这毕竟是至理名言。
虽然这么说,这个“万历本”的作者的情况也是有些特别的。
推测此人本来也是欲望很强的人,要是否定这种欲望,他也知道是最终得不到安宁的。
第二,《金瓶梅》各回篇头诗词引用早先的“话本”“小说”很多,其中,特别明显的是引用《水浒传》。
善本《金瓶梅词话》
这在拙文《话本和〈金瓶梅》(见长崎大学教养部纪要第三十卷第二号)已指出过,现在不厌其烦地再重复如下:
一回:“丈夫只手把吴钩,……”(眼儿媚词)……《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三回:“色不迷人人自迷,……”(七律诗)……(类似)《水浒传》二十一回
四回:“酒色多能误国邦,……”(七律诗)……《水浒传》二十四回
五回:“参透风流二字禅,……”(七律诗)……《水浒传》二十六回、《古今小说》卷三、三十八
六回:“可怪狂夫恋野花,……”(七律诗)……《水浒传》二十五回
九回:“色胆如天不自由,……”(七律诗)……(类似)《水浒传》二十六回
十回:“朝看瑜伽经,……”(五律诗)……《水浒传》四十五回,《古今小说》卷三十四
十八回:“堪叹人生*似蛇,……”(七律诗)……《水浒传》五十三回
十九回、九十四回“花开不择贫家地,……”(七律诗)……《水浒传》三十三回
二十回、九十七回:“在世为人保七旬,……”(七律诗)……《水浒传》七回
二十七回:“头上青天自恁欺,……”(七律诗)……《水浒传》八回
三十回:“得失荣枯总是闲,……”(七律诗)……《大唐秦王诗话》十八回
四十六回:“帝里元宵,风光好,……”(词)……《大宋宣和遗事》前集
七十二回:“寒暑相推春复秋,……”(七律诗)……《大唐秦王诗话》十二回
七十五回:“万里新坟尽十年,……”(七律诗)……《古今小说》卷二十九
八十七回:“平生作善天加福,……”(七律诗)……《水浒传》二十七回
八十八回:“上临之以天鉴,……”(六言诗)……《水浒传》三十六回
八十九回:“风拂烟笼锦旆扬,……”(七律诗)……《水浒传》三回
九十三回:“谁道人生运不通,……”(七律诗)……《水浒传》三回
九十九回:“一切诸烦恼,……”(五律诗)……《水浒传》三十回
可见“万历本”各回的篇头诗词引用《水浒传》的很多的事实,不但在情节结构的模仿上,而且在言辞的采用上都受《水浒传》影响的证据。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编撰
第三,再三使用不相同的类似的诗词,比如下面第十九回的七首诗,除已经提到过的九十四回开头也使用过以外,四十八回末也用类似的诗:
花开不择贫家地,月照山河处处明。
世间只有人心歹,百事还教天养人。
痴聋喑哑家豪富,伶俐聪明却受贫。
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同样的,十三回的七言律诗,八十六回开头再度使用。
十七回的七言诗,八十二回开头也有类似的诗,十三回末也有类似的诗。还有,二十回开头的七律诗,九十七回再次使用。
二十二回开头的七律诗在八十六回又出现。前面说到的借用早先的小说(特别是《水浒传》,重复使用相同的诗词,这些都是在小说创作中的一种简便的方法。
特别是七十九回以后诗词的重复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从这一回开始,在叙述上也突然变得简略,粗糙起来,因此,不能不使人怀疑作者不是一个大名士。
关于这个问题,打算另写论文,这里不再深入叙述。
《金瓶梅词话序》
第四,各回篇头诗词的内容往往使人漠然,它跟各回内容的关系有不少是很难理解的。例如下面四十七回开头的七言律诗就是如此的:
风拥狂澜浪正颠,孤舟斜泊抱愁眠。
离鸣叫切寒云外,驿鼓清分旅梦边。
诗思有添池草绿,河船天约晚潮升。
凭虚细数谁知己,惟有故人月在天。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寂寞的旅行者在旅途中的心情。
可是这回内容却是杀害苗天秀的事件,跟这首诗没有直接关系。
可是,要是考虑苗天秀是在哪儿被杀的,他是在旅途上被杀的,因此,“万历本”的作者根据这个“旅途中”在这回的开头写下这首诗,然而这不能不说是有点牵强附会了。
还有七十回的篇头诗,它描写了边塞的情景,可是这回叙述的是西门庆升官上京谢恩的内容,作者也根据上京的旅途作为篇头诗的内容。
此外,八十九回、九十八回的篇头诗词都是根据各回所描写的时节的内容。
又如六十八回的七律诗,有的学者⑦说,是根据暗喻李瓶儿的死。无论是哪个都很难理解跟各回内容的关系。
以上就是“万历本”各回篇头诗词的特征。
《金瓶梅词话》书影
三、两种版本篇头诗词的不同
“万历本”各回的篇头诗词,“崇祯本”是怎么修改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下面举两三个实例。
三十一回是西门庆初次当了提刑官,而且承接前回生得儿子的内容,可是这一回“万历本”的篇头诗词却是这样的:
家富自然身贵,逢人必让居先。
穷寒敢仰上官怜,彼此都看钱面。
婚嫁专寻势要,通财邀结豪英。
不知兴废在心田,只靠眼前知见。
这首诗的内容,说的是所谓“浮世人情,财可通神”,可是看看跟这回内容的关系,这首诗很明显的是嘲笑那些跑到有财有势的西门官邸,祝贺西门庆生子官哥满月的官吏们。
而同一回,在“崇祯本”的篇头诗词上是这样写的。
幽情怜独夜,花事复相催。
欲使春心醉,先教玉友来。
浓香犹带腻,红晕渐分腮。
莫醒沉酣恨,朝云逐梦回。
一看就明白这是一首抒发闺中情怀的诗篇。
作者设想的到底是谁的情怀呢?对照这一回的内容来看,就知道是从潘金莲的立场出发来吟咏的。
自从李瓶儿生了官哥以后,西门庆就疏远了潘金莲,去李瓶儿的身边比较勤,这样,潘金莲就独守空房,感叹不已。
根据这个例子可以知道“万历本”的篇头诗词,内容涉及道家的人生哲学、训诫等的很多,而“崇祯本”则吟咏人的心情,特别是女性闺中情的很多,修订者就是这样来改写的。
再看一例,第十五回的篇头诗词,“万历本”是这样的:
日坠西山月出东,百年光景似飘蓬。
点头才羡朱颜子,转眼翻为白发翁。
易老韶华休浪度,掀天富贵等云空。
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这一回的后半部分是叙述西门庆跟应伯爵等一群酒肉朋友一起在廊下游玩的内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跟内容有关连,但是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还是诵吟“世事变幻迅速”的人生哲学。
相反地,“崇祯本”是这样写的: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
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
转态结红裙,含娇入翠羽。
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
这首诗的内容很明确的是根据这一回的前半部分叙述西门庆的妻妾月娘等在李瓶儿的家中举行元宵节的灯会的内容。
崇祯本《金瓶梅》插图
象这样的,在“万历本”的诗词中,表现人生观的很多,难以吟咏的内容有有时也太多,常常模糊了跟有关章回内容的关系。
在“崇祯本”中,尽可能多地把诗词改得与章回内容相吻合,那么,其他各个章回是怎么改写的呢?
这些诗和有关章回内容有没有关系呢?是不是教海诗?是诗还是词?
现在把这些问题在下面用表来总结一下这两个版本的不同。
有些诗词和有关章回内容的关系是很难判断的,即使有关系也牵强附会的,这次我也把它算作有关系的。
下面的阿拉伯数字是表示回数的。
a.“万历本”和“崇祯本”相同的:
5、7、14、16、24、39、42、52等八例
b.“万历本”教诲诗à“祯崇本”即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诗:
3、10、19、28、76、86、87、88、90、92、93、94、95、98、等十五例
c.“万历本”教诲诗à“崇祯本”即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词:
13、20、22、29、30、49、73、79、97等九例
d.“万历本”教诲诗à“崇祯本”跟有关章回内容无关系的诗词:
33、43、75、91、99等五例
e.“万历本”跟有关章回内容无关的诗à“祯崇本”即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诗词:
36、37、39、44、59、66、70、71、85、96等十例
f.“万历本”即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诗词à“崇祯本”跟有关章回内容无关的诗词:
11、12、21、80等四例
g.“万历本”、“崇祯本”都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诗词:
1、2、4、6、8、9、15、17、18、23、25、26、27、31、32、34、35、38、40、41、46、47、50、52、53、55、56、57、58、60、61、62、63、64、65、67、69、77、78、81、82、83、84、89等四十四例
h.“万历本”、“崇祯本”都是跟有关章回内容无关的诗词:
45、54、68、72、74等五例
据此可以知道“崇祯本”首先排除了教诲诗,其次尽可能改成与章回内容相吻合的诗词。
至于诗和词的比例,“万历本”诗(包括格言)九十八首,词二首。“崇祯本”诗五十二首,词四十八首。
很清楚,“崇祯本”词的数量增加了很多,而且词的内容差不多都是诵吟闺房中的情趣。
这样的差别恐怕是作者和修订者的爱好不同所改。到现在,作者和修订者还不清楚,有可能认为作者和修改者是同一个人,可是考虑这些篇头诗词的话。
爱好道家的人生训诫的“万历本”作者和喜好闺中情趣内容的词“崇被本”修订者完全是不同的人,这种想法是比较妥当的。
《金瓶梅诗词解析》
孟昭连著
四、关于“崇祯本”各回篇头词的出处
在前节,把“崇祯本”各回的篇头诗词,跟“万历本”作了比较,有的就是有关章回内容的诗词,此外词的数量增加了,特别是吟诵妇女心态也就是闺中情趣的词增加了。
“万历本”多借用《水浒传》,有不少章回的篇头诗词跟内容是不相称的,实际上这也是不得已的。
那么,“崇祯本”各回的篇头诗词,是否是修改者自己创作的呢?
实际上,也是出乎意料的,大部分的词也是借用别人的作品的,这次作了考证。
下面的表说明各篇头词的词牌名和出处,还有作者的名字。
2回[孝顺歌]词:
芙蓉面,冰雪肌,……《吴骚集》卷4,目录,王宠作,本文梁辰鱼作。
10回[踏莎行]词:
八月中秋,凉飙微逗,……《草堂诗余新集》卷2,唐实作,题“秋闺”。
13回[山花子]词:
绣面芙蓉一笑开,……《编选草堂诗余》卷上,李清照作,题“闺情”。
18回[柳梢青]词:
有个人,海棠标韵,……《草堂诗余正集》卷1,周邦彦作,题“佳人”;《草堂诗余后集》下卷和《金宋词》页,无名氏作。
20回[归洞仙]词:
步花径,干狭,……《南宫词纪》卷1和《吴骚合篇》卷3,梁辰鱼作。《南音三籁》散曲上,王九思作,题“女郎”。
21回[少年游]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草堂诗余正集》卷1,周邦彦作,题“冬果”。
22回[桂枝香]词:
今宵何夕,月痕初照。……《吴骚合编》卷1,王稚登作,题“欢会”。
25回[点绛唇]词:
蹴罢秋千,……《词明》卷1,周邦彦作,《词林万选》卷4,李清照作,《全宋词》《花草杂编》卷1,无名氏作。
27回[好女儿]词:
锦帐鸳鸯、绣衾鸾凤,……《草堂词余新集》卷3,杨慎作,题“佳人”。
33回[意难忘]词:
衣染莺*,爱停板驻拍,……《全宋词》页,周邦彦作,题“美咏”。
34回[川拨棹]词:
成吴越,怎禁他巧言相谋,……《南宫词纪》卷1,郑若庸作,题“大揭帖”《吴骚集》卷3,王稚登作。《南音三籁》散曲下,高明作。《词林摘艳》、《南九官词》,《吴骚合编》卷4,无名氏作。
37回[薄幸]词:
浓妆多态,更改的频回眄睐,……《草堂诗余正集》卷5,贺铸作,题“春情”。
41回[满庭芳]词:
潇洒佳人,风流才子,……《草堂诗余正集》卷3,胡浩然作,题“吉序”。
43回[满庭芳]词:
情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全宋词》页,秦观作。
44回[满江红]词:
昼日移阴,揽衣起,……《草堂诗余正集》卷3,周邦彦作,题“春闺”。
45回[玉蝴蝶]词:
徘徊。相期酒会,……《草堂诗余正集》卷4,柳永作,题“春游”。
46回[浪淘沙]词:
小市东门欲雪天,……《花间集》卷4,张泌作。
48回[桂枝香]词:
碧桃花下,紫箫吹罢,……《唾窗绒》,沈仕作,题“闺怨”。
50回[菊花新]词:
欲掩香帏论缱绻,……《全宋词》页38,柳永作。
54回[浪淘沙]词:
美酒斗十千,更对花前,……《草堂诗余别集》,吴遵岩作,题“赏芙蓉”。
55回[喜迁莺]词:
师表方眷遇,鱼水君臣,……《全宋词》,页,康与之作,题“丞相生日”。
58回[帝台春]词:
愁旋积,还似织,……《草堂诗余正集》卷4,李甲作,题“春恨”。
60回[临江仙]词:
倦睡恹恹生怕起,……《草堂诗余新集》卷3,秦公庸作,题“忆旧”。
61回[菩萨蛮]词:
蛩声泣露惊秋枕,……《草堂诗余正集》卷1,《草堂诗余前集》卷下,秦观作,题“秋闺”一题“闺怨”。
66回[卜算子]词:
胸中千种愁,……《草堂诗余正集》卷1,徐俯作,题春“怒”。
67回[苏幕遮]词:
朔风天,琼瑶地,……《草堂诗余新集》卷4,林鸿作,题“留别”。
71回[蝶恋花]词:
花事闺珊芳草歌,……《诗余选》卷1,苏轼作,题“离别”。
73回[长相思]词:
唤多情,忆多情,……《草堂诗余新集》卷1,祝允明作,题“多情”。
77回[望江南]词:
梅共雪,岁暮斗断妆,……《草堂诗余新集》卷2,冯琦作,题“梅雪双楼图”。
78回[南歌子]词:
风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草堂诗余别集》卷2,欧阳修作,题“美人”。
79回[青玉案]词:
人生南北如歧路,……《草堂诗余正集》卷2,吴激作,题“警倍”。《草堂诗余后集》卷下和《全宋词》,无名氏作。
82回[西江月]词:
闻道双衔凤带,……《全宋词》页,苏轼作。
89回[翠楼吟]词:
佳人命薄,叹绝代红粉,……《草堂诗余新集》卷4,丘浚作,题“慰下第”。
96回[人月丹]词:
人生千古伤心事,……《全金元词》页4,吴激作。
97回[风衔杯]词:
追悔当初幸深愿,……《草堂诗余统集》卷下,柳永作,题“闺怨”。
99回[苏幕遮]词:
白云山,红叶树,……《草堂诗余新集》卷3,刘基作,题“伤往”。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卷一
以上“崇祯本”各回篇头词四十八首中,本人判明实际上有三十七首是他人的作品,还有十一首可能也是他人的作品。
三十七首的作家中,很明显的明人的作品就有14首。现在把这些明代词作家按时间的顺序排列如下:
高明(字东嘉),生死年不明,元末明初人。
林鸿(字子羽),生死年不明,明初人。
刘基(字伯温),-
丘浚(字琼山),-
祝允明(字希哲),-
王九思(字渼陂),-
唐寅(字伯虎),-
王宠(字雅宜),-
杨慎(字用修),-
沈仕(字青门),约年前后在世⑨。
梁辰鱼(字伯龙),?-?
郑若庸(字虚舟),约年前后在世。
王稚登(字百穀),-
冯琦(字用韫),--
秦公庸,字、里、生死年均不详。
其中,王稚登和冯琦正是万历时期的活跃人物。
“崇祯本”的修订者修改“万历本”,设想是在万历末到天启年间的事情,从时闻上来看,当然,修订者利用他们的词篇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个修订者为什么要把同时期的王稚登和冯琦收进去呢?这是很难理解的。
但是,起码可以说修订者是个词的爱好者。要是说修订者平时喜爱王稚登和冯琦的词,这个人应是谁?很遗憾,今天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
崇祯本《金瓶梅》
五、遗留的问题
有两点,没有把握,尚待确证,现在把它写下来,向各位请教。
第一,“崇祯本”的修订者是冯梦龙的可能性问题。
中国*霖先生推测“崇祯本”的修改者是冯梦龙,本文开头就涉及到了。
还有最近台湾魏子云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主张冯梦龙跟“崇祯本”的修改和出版是有关系的。
根据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冯梦龙在万历四十一年见到沈德符所藏的《金瓶梅》的抄本后,颇为惊喜,并向书坊推荐刊行,这是众所周知的。
还有,有的人说写《金瓶梅序》的东吴弄珠客就是冯梦龙,但是这还没确凿证据。
这样的说法是对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冯梦龙跟《金瓶梅》一定是有关系的,然而,遗憾的是《金瓶梅》的修订者和冯梦龙有联系的确凿证据,现在还没有。
然而,这里有一点儿线索。
冯梦龙也曾修改过的戏曲《女丈夫传奇》第一折的开头,使用了[青玉案]词:
“人生南北如岐路,世事悠悠等风絮……”这首词已在前节见过,“崇祯本”第七十九国的开头也使用过,据《草堂诗余》,这首词说是金时吴激的作品。
《金瓶梅》七十九回叙述的是西门庆的死,可以算是这本小说的高潮。
“万历本”这一回开头记载“仁者难逢思有常,……”北宋邵尧夫《仁者吟》的七言律诗(见《伊川击壤集》卷六)。
“世上所有的东西,都不能依靠”,这是吴激的这首词的主要意思,因此,“崇祯本”的这首词跟这七十九回的内容远远比“万历本”的诗相称。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冯梦龙对时间给人带来的影响很感兴趣。
因此,很可能他平时就喜爱吴激的这首词,一方面在《金瓶梅》七十九回的开头使用,另一方面在戏曲《女丈夫》第一折的开头又使用这首词。
但是《女丈夫》是张凤翼和刘晋充的原作,冯梦龙给的修改。这首词很可能是原作中就有的。如果是这样,这个线索也就化为乌有了。
姑且把这个问题写在这里,热诚地期待着海内外《金瓶梅》研究者的教正。这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第二,我想或许“崇祯本”的修订者引用的适当篇头词的主要书籍是《合刻类编笺释草堂诗余》,还是翁少麓刊《草堂诗余》。
那是前节提到过的,“崇祯本”各回篇头词的出处的大部分,都来自这些书。
在《合刻类编笺释草堂诗余》中有万历甲寅(四十二年)的序。如果说是万历四十二年,那是王稚登编《吴骚集》四卷出版的那年。
因此,如果这位“崇祯本”的修订者真的利用《草堂诗余》来修改,那么就必须是万历四十二年以后的事了。
可是,当时有类似《草堂诗余》的别的书箱(现在也没有传下来),利用它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由于缺乏自信,姑且把它记下来,将来,找到明确的证据时,再来论证这个问题。
《金瓶梅研究》第四辑封面
[注释]
①《金瓶梅》登场人物中,“万历本”的花子由和吴巡检,在“崇祯本”改成花子繇和吴巡简。这是由于避讳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缘故。因此,这本书可以断定是崇祯年间刊行的。
②关于“万历本”在叙述上的混乱,鸟居久睛《金瓶梅作者试探》(《中文研究》第四号年),阿部泰记《关于金瓶梅词话叙述的混乱》(小樽商科大学《人文研究》第五十八辑,年)都有具体的指出。
③“万历本”山东方言较多,“崇祯本”修改了的说法,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年)中有。
后来吴晗《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语译序(年)、赵景深《谈金瓶梅词话》(年)、李西成《金瓶梅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成就》(年)、张鸿勋《试谈金瓶梅的性者、时代,取材》(年)等也同样指出过。
最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年)上写到“作者十分熟练地运用山东方言”的话。
但是这个期间,并没有具体地指出在“万历本”中哪些词语是山东方言。到最近,张远芬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山东峄县人贾三近,从“万历本”摘出八百条有关峄县方言,作为证据(《金瓶梅新证》年)。
与此相反,李时人认为峄县方言跟有的方言没有明显的区别,它不是自成体系的方言。(《贾三近作金瓶梅说不能成立》年),在此之前,朱星也认为即使说山东方言,其中还有胶东、淄博、济南方言的区别,因此,山东方言的说法也是极其含糊不清的。(《金瓶梅的作者究竞是谁》年),跟这些意见相反的,“万历本”中混杂着北方方言,也指出有吴语的,是从戴不凡开始的(《金瓶梅零扎六题》年),同样,指出“万历本”中有吴语,而且指出这个作者一定是习惯于说吴语的人,那就是*霖(《忠义水游传与金瓶梅词话》年,《〈金瓶梅〉作者屠隆续考》年)。这样,到八十年代,各种各样关于在《金瓶梅》中使用方言的意见被提了出来,其中,有语言学者的研究颇为注目。其一是略早的藤堂明保的《明代语言的一个侧而——从语言看小说的成立时期》(见《日本中国学会报》十六集,年),他发现“万历本”中诗的押韵in和ing混用的现象,因此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嘉靖年间活跃在山东南部的人。其二是张惠英的《金瓶梅用的是山东话吗》(年)认为《金瓶梅》中确实用了很多北方方言,但是要指出哪些是特定的山东方言,也是很困难的,而且在作品中也有吴方言,因此《金瓶梅》所使用的语言是以北方话作为基础,还有其他的方言,特别是夹杂着吴方言,是南北混用的语言。其三是朱德熙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年)从语法观点来看“万历本”的文章,认为首先中国语的疑同句,一般来说有两种:(一)北方方言用“VP不VP”型;(二)江准方言用“可VP”型。同一方言中这两种句型不并用。从这个观点看《金瓶梅》,全篇大部分用“VP不VP”的句型,只有五十三回到五十六回这四回中都用“可VP”的句型。可见,只有这四回是南方人的补笔。
④梅节先生是《全校本金瓶梅词话〉》(年香港星海文化出版社刊行)的前言中说十卷本(即“万历本”)。可能是在二十卷本(即“崇祯本”)之后出版的。对此*霖先生给予反驳,“崇祯本”的卷六和卷九的标题是《新刻绣像批点金瓶梅词话卷之七》,“万历本”的要素留存的,又“万历本”误刻的字在“崇祯本”也沿用了。所以“崇祯本”一定是在“万历本”的基础上改写的(*霖《关于金瓶梅崇祯本的若干同题》,见《金瓶梅研究》第一辑,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刊行)
⑤“万历本”九十七回的篇头诗有若干不同,但大致是相同的。现写下来作参考:
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
世事到头终有尽,浮华过眼恐非真。
贫穷富贵天之命,得失荣枯隙里尘。
不如且放开怀乐,莫待无常*使侵。
⑥根据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金瓶梅》小野忍千田九一译本。以下“万历本”诗词的译文全来自该书。
⑦孟昭连《金瓶梅诗词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年)。
⑧根据翁少麓刊本《草堂诗余》已帙二十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同书有正集六卷七册,续集二卷两册,别集四卷六册,新集五卷五册。新集专门收集明人作品。以下《草堂诗余》全部是根据此书。
⑨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秦时庸(字复庵)的词若干见自《太霞新奏》、《吴骚合编》。所以秦公庸也许就是这个秦时庸,但是缺确凿的证据。根据谭氏前书,秦约于年前后在世。
谢肇浙《金瓶梅跋文》(《小草斋文集》卷二十四)云:“《金瓶梅》一书,不著作者名代。(中略)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中略)此书向无镂版,钞写流传”……云云。总之谢肇浙见到的《金瓶梅》有二十卷是“崇祯本”的抄本。《小草斋文集》在天启年间刊行,所以我认为至迟是在天启年间以前《金瓶梅》的改作完成。
魏子云《金瓶梅的幽隐探照》(台湾学生书局,年)“冯梦龙与《金瓶梅》”的这一章,又同时台湾朱传誉也有同样的主张,见朱传誉《明清传播媒介研究——以金瓶梅为例》(见《金瓶梅研究》第一辑,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刊行)
拙文《短篇白话小说的展开——(三言)以人生观为中心》(见《集刊东洋学》第三十七号,年)曾论及的观点。
同书跟翁少麓《草堂诗余》(参照注以下略称翁本)对比,所选的词大部分是相同的,但相互也有若干的出入,完全相同则无。首先《草堂诗余》六卷与翁本的《正集》相当。《续选草堂诗余》二卷与翁本的《续集》相当,《国朝诗余》五卷与翁本的《新集》相当。但与翁本的《别集》相当的则无。
本文选自《金瓶梅研究》第四辑(第二届国际《金瓶梅》研讨会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数据采集*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