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伏天高温下他们一直在坚守
TUhjnbcbe - 2023/2/20 16:26:00
白癜风中药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140304/4347857.html

-07-:31

浙江新闻客户端

东阳日报

7月17日起,天气进入“三伏天”和烧烤模式。但在城市、乡村、工地、田间,许多工作者、劳动者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用奋斗体现工作价值。

交警:烈日下,汗湿衣襟未曾干

7月19日,又是一个高温天!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民警龚俊龙这天轮到值班。

上午,城区八华路和广福街交叉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医院救治。当记者赶到交警大队时,医院看伤者。

去医院的一路上,龚俊龙的手机来电不断,都是与工作有关。在医院里,龚俊龙询问了伤者情况,并向伤者家属详细解释了事故经过……“看望伤者、了解伤势也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当事人的受伤程度会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评定。”龚俊龙说,他所在的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平均每日接警量达四五十起,最高峰一日就有60多起交通事故。“干交警这行没有正常上下班的说法,需要接警出警,通宵值班,还要到路面上开展纠违等工作,晚上加班是常态。”

在阶段性处理完交通事故后,很快,龚俊龙又前往兴平路和学士路的交叉口附近纠违。

时间临近中午,户外气温节节攀升,才一会儿工夫,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不断地滚下来,淡蓝色的警服已被汗水湿透。

没有接处警情况下,交警们大都会在路上进行纠违,减少道路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除高峰时段要到路口指挥疏导交通,其余时间都在路上,这意味着交警们得在烈日下待上六七个小时。“高温下执勤,衣服没有干的时候。”

“太热了,队员们难免中暑,警车上常备防暑药品。”龚俊龙说,自己有时候也会出现头晕想吐的现象,对这一点点反应自己不会太在意,往阴凉处稍作休息就继续上岗工作了。

交通建设者:脚踩℃沥青“趁热”铺路

7月19日一大早,巍山镇程店村响起了一阵阵推车铺撒声,沥青摊铺开始了,工人们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安全帽,这也让炎热感增加了几分。

上午10点左右,气温飙升至37℃,10多名沥青铺路工人在70℃的地表温度下持续工作,卡车运至现场的沥青温度高达℃,地下温度也会随之上升,铺设后的路面沥青温度短时间内仍有℃左右,工人们接受着高温下的双重“烤”验。工人方明义说,不论穿什么鞋都会被烫烂底,大约一星期就要换一双鞋。

因为天气炎热,记者注意到,因汗水糊住了眼睛,方师傅赶紧闭上眼不让汗水流进去。用“挥汗如雨”来形容他们工作时流的汗,一点都不夸张。

撒下融化的沥青、放样、机器摊铺、压路机碾压,这一步步工序紧凑而繁琐。“夏天地面温度高,是铺沥青的最佳时间。因为气温越高,沥青的粘合度就越好,效率就高。沥青需要加热到一定的高温才能铺设,一旦沥青稍微冷却就会容易凝固变硬,便派不上用场,所以通常选择在大太阳底下‘趁热打铁’,进行施工。”方师傅说。

记者看到干活的工人口袋里都放着一瓶矿泉水,头顶着一块大毛巾。负责人虞金堂说,他们平均一天至少要喝毫升的水来解渴。中午作业十分耗费体力和消耗水分,过几个小时负责人就会要求工人暂停作业,停下来休息一下和补充水分,喝点绿豆汤,以防止晕眩、中暑。

环卫工人:辛勤汗水献给美丽东阳

我市7月17日入伏,进入一年中最热天,这些天,最高气温持续在35至37℃,在这一火热环境下,户外工作者们面临着“烤”验。

在东城的路上,我们不时能看到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在烈日下清扫路面,那抹橙色在太阳底下更亮。昨日上午,记者在望江路看到环卫工人吴龙仙正在清扫路面,褐色的脸上泛着亮光,汗水已经挂在脸庞……

吴龙仙说,她的上班时间是早上4点到晚上8点半,每天早上要在7点前完成路面清扫工作,让市民出门就能感受到整洁的环境。而她在完成路面清扫工作后,还要坚守在自己的路段,负责路面保洁工作,在中午会有一段休息时间。

天气炎热,喝水是环卫工降温避暑必不可少的方法。吴龙仙说,上班时,毫升的水杯,她每天要喝七八杯。“天气最热的时候,单位会给我们送凉白开水送饮料。”

吴龙仙是江北街道人,已经坚守在环卫这一个岗位上18年。烈日下,吴龙仙戴着口罩在飞扬的尘土中工作着,时不时用手把难以清扫的垃圾捡起。“现在每天能清扫2至3车垃圾,每次看到道路干净了,我自己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很开心。”她朴实地笑着说,“我是东阳人,现在东阳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除了一份职责,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轻轨建设者:“蒸笼”里成就大梦想

7月18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东明山岭隧道施工现场时,工区技术员冯鑫背着20几斤的全站仪,准备前往现场测量二衬台车模板部分是否与设计吻合。

烈日当头,实时气温在34℃。不出一会儿,冯鑫的脸颊、脖子、手臂、胸口、后背便出现了汗水。除了测绘,一岗多职的冯鑫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几乎每天5点半起床,从参加开挖班的班前会,再到放样、装药、起爆、通风等现场工序检查,施工中的一系列环节他都要参与其中,而这仅仅是上班的忙碌景象,下班后,他还时常连夜整理白天收集到的材料。

跟随冯鑫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东明山岭隧道内部施工现场。据他介绍,虽然隧道施工没有烈日的灼烧,但由于水泥凝结散发热量的缘故,隧道内显得异常闷热,像个大蒸笼,气温常常会攀升至38℃,甚至偶尔会超过40℃。而冯鑫一天有4到5个小时是在隧道内。

为了应对高温天,负责承建的浙江交工集团除了随时供应防暑用品外,还会在施工员入职前进行专门的体检,保障员工权益。

据悉,东明山岭隧道总长米,于年4月16日开工,计划于年5月31日前竣工。目前,工程开挖支护已累计完成.8米,占比16.2%;仰拱施工累计完成30米,占比4.6%,总体进度良好。这些都离不开冯鑫在内所有施工人员的坚守。

“东阳人盼的铁路终于到来,因此,再苦再累我们也要保证施工进度。”冯鑫说。

园林工人:用汗水浇灌“城市之花”

烈日炎炎,他们起早摸黑,浇灌草木;酷暑难耐,他们或蹲或趴,翻除杂草……这是城市绿化的守护者——园林工人。

7月19日上午9时,热浪滚滚,江滨北街上一辆洒水车正停在路边补水,洒水员张苏光在树阴下休息,56岁的她皮肤黝黑,脸上和手上布着道道沟壑,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一些。她却戏称,这是自己十多年来做园林工作的见证。

张苏光说,她和搭档朱生祥每天工作时间为上午7点-11点和下午4点-8点,看似错开了最热时段,但是酷暑天的高温没过多久就会将衣服浸透。“太阳晒习惯了,吃不消也得干,还好这么多年已经有经验了,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就做点预防措施。”张苏光说。

等水装满后,张苏光就马上上车继续工作了。记者看到在马路一侧灌溉后,她会及时关闭阀门节约水,当车子移向另一侧时,再把控时机,迅速打开另一阀门进行灌溉,头顶烈日,如此往复。“为了城市道路树木在夏日保持生机,维护城市绿化,流汗是值得的。”

城市的绿化维护不仅靠给道路两旁树木洒水的园林工人,在各个花园给草地除杂草的园林工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记者在市民花园见到徐珠娥时,她正蹲在草地上用小弯锄刀翻除隐藏在草皮中的杂草。她拔的草大多看起来与草皮并无二般。她解释道:“要在杂草萌芽的时候拔掉,因为杂草长高了就会破坏草坪的美感。”

徐珠娥每天从早上6点半开始,一干就是8个小时,尤其是下午,哪怕是坐在树阴下也抵挡不住热浪,一般她出汗了就用衣服一擦。她说:“有些杂草用除草剂是去除不掉的,必须用手拔出,而这些草往往扎根深,手伤筋是常有的事。”因为每一遍除草总有“漏网之鱼”,她就除完一遍再重复一遍。69岁的她尽管头发花白,但依旧坚守在城市绿化工作的第一线。

建筑工人:钢筋晒得烫手一上午喝掉4.5升水

7月19日上午9时许,太阳已经火辣起来,市区新南路的市供销社综合大楼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建筑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抓住晴好天气赶工期。

通过一段由钢筋搭建的简易梯子,记者来到六楼施工层,脚下都是钢筋,在太阳的照射下,钢筋摸上去已经有些烫手。在这里,记者见到了53岁的钢筋工周瑞虎,而此时,他已在工地工作了近4个小时。

“为避开高温,我们都是‘起早摸黑’地干活,一般早上5点半就来工地,上午10点半收工,下午3点半再上工,晚上8点结束,一天工作时间9个小时左右。”周瑞虎喝了一口水笑着说,自己做钢筋工已经30年,不少地方的工地上都去干活过,“看着一栋栋建筑从无到有,很有成就感。”

每天与钢筋打交道,对高温天钢筋的烫手问题,周瑞虎有着深切的感受:“天气热的时候,即使隔着手套也能感觉钢筋的温度,冲洗钢筋的时候,滴下去的水都烫手。扎钢筋的时候,为了拿匝丝方便,往往不带手套,但是抬钢筋,不带手套不行的。”

炎炎夏日,水是建筑工人们的“标配”。开工前,周瑞虎都会随身带上三个1.5升容量的大水瓶。“在太阳底下干活,只能多喝水来降温消暑,我一上午就要喝掉3瓶水。”

站在工地上15分钟,记者已满头大汗,刺眼的阳光让人头昏眼花,而周瑞虎和他的工友们常常一坚持就是4个多小时。“钢筋工负责的是建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避不开烈日。”周瑞虎说,“一天里最幸福的事,是收工后回到宿舍躺下吹空调,看电视。”

在施工现场,每天都有包括木工、水电工、钢筋工等多个工种工人奋战在一线,在高温炙烤下,大家的皮肤都被晒得黝黑,但他们脸上常常挂着憨厚的笑容。

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者:“娘子*”扮靓乡村

7月19日中午11点多,记者来到城东街道徐田村时,看到一群“娘子*”正坐在新建的徐田长廊内吃着粽子和八宝粥,这是她们自带的午饭。这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者,是清一色的女村民。

“为了节省来回跑的时间,我们早上出门时就把午饭一起带过来了,干完活就会觉得肚子特别饿,虽然粽子没热过,也觉得特别好吃。”村民说,为了村里的美丽建设,这点苦还是吃得消。

匆匆吃过午饭,“娘子*”们就忙着干活了,她们在做草坪,这是徐田村目前正在精心打造的美丽庭院。

烈日当空,记者被空气中的热浪包裹着,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即便撑着伞,汗还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村民李云兰把自己裹了个严实,裸露的脸庞和双手被太阳晒得很黑,她一边摊铺着草坪,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两个月的时间,村子有了大变化。房前屋后堆积的柴火、碎砖块、砂石等杂物乱摆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整治;古民居的墙面做了墙绘,将*建元素、古训家风、忠孝礼仪等画了上去;池塘边都砌上了青砖,看上去幽静风雅;村里还成立了武术馆,很多小孩子都去那习武,锻炼身体;原先建造的新房子正在打造美丽庭院和精品庭院……村庄一天比一天美。

每天工作9至10个小时,大家的衣服整天湿答答的,在太阳底下晒久了,每个人的脸看上去都黑黝黝的。李云兰说:“辛苦是辛苦,但是看到村子在自己的手中变得更美丽,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者:一天要换两套衣服

7月19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城东街道东锋村广义桥自然村,看到不少村民顶着骄阳在村西边一处农房前做花坛、和水泥、挑砖块……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是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者,为建设美丽乡村忙碌着。

烈日下,知了不停地叫着,一声高过一声。村民金益忠头戴草帽,身穿长袖衬衫,正在砌花坛。他的脸晒得黝黑,额头上的汗和头发黏到一起,打成了卷,他干一会活就会停下来,不时用袖子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大家每天工作9小时,一天也没休息过,就是为了让环境变得更美。”金益忠说,“这段时间气温高,干活的时候特别容易出汗,一天要换两套衣服。不过,今天算是幸运的了,因为有一块干活的地方晒不到太阳,还算凉快,平时大多时候只能顶着日头干活。”

记者摸了摸地上堆放的砖块,热得发烫。看到村民在挑水泥,记者也体验了一回,看似小小的两只泥桶,装满泥沙却沉得很,提起来左摇右摆,特别费力。村民说,两桶泥沙有60多斤。

两个月前,广义桥村开始进行危旧房改造治理、违章建筑拆除、道路硬化以及房前屋后杂物清理等工作。金益忠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整治,村里拆了36户危房,清理了很多杂物。现在整个村子看上去整齐多了,亮堂多了,心情特别舒畅。

东阳市体育馆建设者:如期完工是最大愿望

7月19日下午,记者在市体育馆的施工现场见到了负责全部班组施工管理的陆明富,戴着安全帽的他正在和工人们确认体育馆主体内运动地板的铺设进度,并不时通过手机回复信息,回答班组负责人关于施工上遇到的问题,汗水透过他的指缝滴落下。

“从年市体育馆这个项目开工以来,施工现场一直都是由我负责的。”陆明富说,现在项目进度吃紧,要如期完工就得抓紧。“他每天都和我们一样在工地里,不管早晚都能见到。”在记者采访时,正在一旁铺设广场地砖的工人楼法明笑着说。

在室外和记者介绍工程进度的一会功夫,陆明富的衬衫又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不少,当问及这么热天为什么还穿着长袖时,他笑着说:“这也是建筑工地者的经验了,皮肤直接裸露着会更晒更热,所以基本都穿长袖,大多数工人也都这样。”

“这里面可凉快多了,不时还会有点风。”陆明富走进体育馆主体内部时,笑着打趣道。作为施工管理员,每天都要在室内室外的多个班组轮流转,来来回回很多趟,身上的衣服也总是干了又湿,但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市体育馆工程每天都有多名工人在施工现场,要把控所有班组进场时间的陆明富恨不得有分身之术来助力。

“天气热,基本上排开了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室外作业,减少工人暴晒的强度和时间。”陆明富说,现阶段室内作业早上7点开工,室外则提前到5点。除此之外,每个施工部位都会安排2个及以上施工人员,防止中暑等突发情况。

据悉,市体育馆项目总用地面积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3亿多元,该体育馆的建成,将结束东阳没有大型体育场所的历史。“天气热,但是工作不能放,这个工程能如期完工是眼下最大的愿望。”烈日下,陆明富看着建设中的体育馆说道。

隧道工程建设者:人在“火炉”旁脸上汗如雨

昨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南市街道鳌溪村的西岘峰隧道出口端,隧道工程工人们冒着高温、挥汗如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在钢筋加工棚,记者见到了电焊工武治国,他一手拿着面罩护脸,一手在焊接钢管,走近仔细一看,可以看到他的脸上“汗如雨下”,背部的衣服已经湿透。每次焊接时,火花四溅,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而武治国戴着安全帽和厚胶皮手套,穿着专业工作服、劳保鞋,从头到脚武装得严严实实。“作为一名电焊工,最基本的就是要防止烫伤。”武治国说,无论气温多高,也要全副武装,不能把皮肤裸露在外面,不然电焊火星很容易烫伤皮肉。“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不是特别习惯,十多年过去,我已经适应了火星的灼热感。”

武治国的工作是将钢筋焊成拱架,即使在高温下,他也必须全神贯注地紧盯着焊点焊接,确保质量。工作间隙,他拿起随身带的水杯,“咕咚咕咚”几声后,一杯水就下肚了。

为了保证工人们的身体健康,施工单位灵活调整工作时间,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早上6点开工,10点就休息,下午3点开工,干到晚上7点。同时,在每个岗位都配备了大量的防暑降温药品,在宿舍安装了空调等降温设备,让工人养足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

西岘峰隧道是39省道改建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隧道起点位于东阳市吴宁街道西岘小区,终点位于南市街道鳌溪村,为分离式隧道,全长米,设计行车速度80Km/h,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隧道于年12月23日正式进洞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隧道出洞口右洞进洞.9米,仰拱米,二衬.5米;左洞进洞.7米,左洞仰拱米,二衬米。

小城镇项目建设者:高温下每天砌4万斤石块

7月19日上午,城东街道李宅社区的多个小城镇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东溪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砌石工人阎国勤和老伴付在翠正在用大石块砌护坡。

阎国勤被太阳晒得黝黑,他光着膀子用力将斤重的大石块挪进溪里,并拿起锤头将石块敲打平整。付在翠则是全副武装,穿着长裤和衬衣,戴着安全帽和袖套,来抵挡*辣的太阳光。她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桶里,拎给丈夫。从老伴手里接过桶后,阎国勤开始浇筑护坡,汗水从他的脸上、身上滴落下来。

在忙碌了一阵后,阎国勤有些累了。他摘下安全帽,头发已经被汗水浸湿,就像刚洗过头一样。他走到溪边的树下休息,拿出自带的大水壶大口大口地喝起来。阎国勤抹了把汗,说:“这个水壶能装2斤重的水,每天要喝两三壶。”

阎国勤老家在云南,家乡的房子都是用大石块堆砌而成的。他从21岁就开始砌房子,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五年前,他和老伴从云南来到东阳,专门接砌石块的活。东溪全长米,夫妻俩和其他工人一起干活,要在两个月内完成东溪的改造。为了赶进度,夫妻俩主动放弃休假,每天要砌近4万斤石块。

眼下天气越来越热,阎国勤和老伴采取避开高温时段作业的方式来防暑降温。每天早晨5点,他们就来到溪边干活;上午9点多,日照比较猛烈,就结束了上午的工作;下午3点多,太阳光稍微温和了一些,他们又出来赶工,一直到晚上7点。

阎国勤说,自己已经51岁,身子骨还算硬朗,打算再干几年,攒点养老本。等到了60岁,就和老伴一起回云南老家种田过日子。

小城镇项目建设者:与污水臭气相伴

一看见脏兮兮、臭烘烘的污水,很多人都会掩鼻而走,但是有一群人却要迎头上去。南市街道大联村小城镇项目建设者朱建红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7月19日上午,在南市街道大联村排污管网建设施工现场,记者见到,地面被开挖出3米多深的一条沟,底下渗出来了一些污水,朱建红站在沟里,顶着明晃晃的太阳,进行着污水管网的铺设工作。他一边指挥挖机作业,一边用切割机将过长的污水管网切割。过了一会儿,朱建红从沟里走出来,用水准仪对准尺子测量标高,他要确保污水管前高后低,让污水能够顺利排放到终端。

在工地上忙活了几个小时,皮肤被晒得红红的、火辣辣的,朱建红显得很是疲惫。一旁的工人看见了,劝他休息一下,以免中暑,但是朱建红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什么问题。他走到水龙头前,用水洗了把脸,喝了一瓶矿泉水,继续工作起来。“地开挖出来以后,泥土都堆在一边,对周围村民的出行影响比较大。所以要加快进度。”朱建红说。

朱建红今年40岁,老家马宅。早些年,他一直在外面的工地上做水电。这几年,看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边缺少照顾的人,他就回到了东阳。朱建红选择了接污水管网这个工作,刚接触到这行时,由于活比较脏、累,他也有过犹豫,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有一次,我们做污水管网时挖到一个老房子的化粪池,化粪池已经多年没清理了,粪便一下子涌了出来,臭气熏天,直让人作呕。但是没办法,大家依然要把流进污水管内的粪便清理掉。”朱建红说,铺设污水管网这项工作很脏很累,但工作就是这样了,自己脏点累点没关系,让千家万户干净就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天高温下他们一直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