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9日,距离安徽17岁女孩溺水自杀的日子越来越远了。网络上的讨论也慢慢淡化。但每一次的讨论都会在逝去女孩的父母身上留下一道伤疤的疼痛。实在不愿长时间的折磨活着的父母,在此,想为此事件带给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作为终结篇,以减少生者的疼痛和对逝者的生命敬畏。愿天堂没有烦恼!
篇幅可能有点长,请耐心的看到后面你才能读出重点。
12月4日,安徽省望江县一名17岁的女孩在河边准备跳江自杀,负责救援的民警辅警在女孩突然跳入水中之后,因为据说是不会游泳的原因,没有及时实施救援,一度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女孩最终溺亡。视频传到网络上之后,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讨论。从而也把对待事件的态度分化,明显的表露出来。也成为观点对立双方的导火索。
关于事件的具体情节,我们不再去做过多的讨论。只想通过现场视频的一些表现已及事后人们讨论的观点做一下分析。期望能够让我们看到更深层次的一点思索。
1
现场救援的警力有没有责任?这一个问题圆滑一点的说法,是目前已经组成事件调查组,必然会对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既如此,我们也不必为此纠结。但如果说这是一次出警事故,我相信视频已经完全说明了这一点。无论任何借口,都无法改变众目睽睽之下的事实。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一事件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出警、处警方面的一些深思?
当我们在警员迅速扩张的今天(据统计到年11月,安徽辅警达到7万余人,江苏省达到18万人,其他省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何真正的做到及时准确处理警情,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这个需要相关部门去做更进一步的思考。我等泛泛之辈的平民是无法做出建议来的。
2
事后的讨论观点告诉了我们什么?
事件发生以后。网络上瞬间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某视评论为代表的“拯救生命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道德绑架”为主为现场警员开脱,另一种则是以职责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警员失职进行谴责的普通群众。尽管后续的一些媒体也模棱两可的对事件进行了评论,但公然指责警员失职的媒体几乎没有。
更有甚者,有些评论者公然用“JC的命也是命,不可用道德绑架来谴责”这样一个答非所问的论点进行辩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明明是一个职业责任问题,偏偏用道德的逻辑去解读?这还能说什么?!是不是有点“顾左右而言他”?本人发了短短的几句话,展现2、6万的数量就有近千人点赞,说明绝大多数人都认同职责和道德是有区别的。
那么,为什么会也有很多人赞同某视主持人的道德绑架观点呢?
我以为切不论双方的观点孰对孰错,但反应出来的一个事实是不容轻视的。那就是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两个思想基础的社会观。一种是以精致利己主义为前提的人生观,一种是以利他为人的奉献人生观。同时更反应了两个阶层分化的价值理念。利己主义者考虑的基础是对我有什么好处值得去做,利他者则考虑的是生命最重要一切以挽救生命为前提。
更让人意外的是,大凡倡导道德绑架者,恰恰是既得利益者甚至于权威派。而利他者应该是普罗大众。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让我们的阶层出现了高低分化地位差别。既得利益者甚至于所谓的权威派已经远远脱离开低层的利益考量,不再掩饰对低层的批评了!这让人等脊背发冷。因为一个阶层的语言和行为反映出内心的思维逻辑。直白一点说就是一个人持有什么观点,取决于他内心的思维逻辑基础。
当然,虽然说安徽女孩溺亡自杀事件的出警人员仅是个别现象,但从处警警员慢慢吞吞的现场表现以及某视主持人,还有网络上那些个无数的用道德绑架解脱的说辞的人,无不说明当下的时代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富分化,也是观念上的分崩离析!
3
网络暴力已经无孔不入。
这次事件的网络评论,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反观很多谴责所谓的“道德绑架”的评论者,根本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理由和论据。而是直接怼上一句“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不许反驳”。这种“一言堂”式的评论与我们的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相违背。也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初衷相背离。
这里面排除掉一部分恶意煽动对立言论环境,试图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分子以外,还反映出了当下一些人利用网络暴力,打压普世价值下低层生活人们的凌驾态度。也反映了阶层矛盾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实。所以说,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说到底已经演化成了阶级矛盾。而解决阶级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去除私有制。
4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细微之处见真章。尽管安徽女孩溺水自杀事件并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似乎也不应该上纲上线。但透过事件后的网络表现和评论,的的确确可以看到很多细微之处的惊人变迁。
逝者已矣,生者前行。但逝者用生命带给我们深层次的思索和拷问,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12,9日凌晨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