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贯古今,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人写尽了诗,宋人作尽了词,这是后世之人对于唐诗宋词的一贯评价。
古诗的辉煌从盛唐开始,绵延数百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然而到了宋代,另外一种文体,则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辉煌篇章,甚至在那个时期掩盖了唐诗的光芒。
这种文体就是宋词,宋代许多文人在这方面表现的无疑非常“喜新厌旧”,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宋词的创作当中,从而冷落了辉煌了数百年的古诗。
不过对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而言,这种喜新厌旧的态度,却发挥出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力,以及强大的推动力。
与其在内容上纠结,倒不如在形式上突破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对于唐朝以后的文人来说,唐代的那些大诗人们,在古诗上的造诣已经登峰造极。
从初唐到中唐,再到晚唐,多年的时间里,涌现了太多杰出的诗人,从卢、杨、王、骆到李、杜、王、孟,再到后来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以及晚期的杜牧、李商隐等等。
这些诗人都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作,在诗歌领域拥有着非同寻常的造诣。同时也将唐诗的风格推向了多样化,大大丰富了这种体裁中的内容,从而也使得唐诗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然而唐诗的辉煌,却也给后世文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这些文学界中的“后浪”们难以推陈出新,几乎推不动前人留下的辉煌烙印。
尤其是五代时期和宋代的那些文人,面对浩瀚如海的唐诗,更是难以展现出自己的锋芒。
但是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界上的办法总是要比困难多。
既然唐诗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传世名作也一篇接着一篇,成为了一种非常成熟的体系,很难再有新的发展空间。那么何不另开山门,自成一派呢?
与其在饱和的状态下苦苦吟哦,倒不如去探索另一种体裁,打造出一片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文学领域——词。
唐朝虽然是传统文化的盛世,但是其主流文体一直都是古诗或者骈文,“词”这种作为后起之秀的文体,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尽管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认为,被誉为百代词宗的《菩萨蛮》是出自诗仙李白之手,不过这种说法却也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也有很多人认为,《菩萨蛮》是后人托李白之名所作。
而且胡适也在《词的启源》中提到,“依曲拍为句”之词,应该是始于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和白居易二人。
也就是说,词这种文体是在中唐时期才开始逐步崭露头角,进入文人们的世界当中。然而在当时,这种文体其实很难拿上正规的台面,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学作品,地位还远远无法与诗相比。
如《旧唐书·文苑传》中就有对于词人温庭筠的评价:
“庭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由此可见,词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并不高,甚至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的意思。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种文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唐人对其的轻视,给后来的文人留下了一片文学上的空白领域。
这也是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新厌旧”的原因之一,因为唐朝之后十个方面已经达到了近乎饱和的程度,很难再做出重大突破。而词这种文体则恰恰相反,属于一种新兴文学元素,在未来还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许多空白领域等待着他们去填充。
俗话说文无第一,每一个真正的文人,都想在文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笔墨印记,而不愿拘泥于前人的辉煌之下。所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唐朝以后的那些文人,当然不愿意再一直沿着唐诗老路走下去。
据龙榆生《中国韵文史》记载,开元天宝年间,《乐府诗集》所载“近代曲”,计与《教坊记》合者有《破陈乐》、《杨柳枝》、《浪淘沙》、《望江南》三十二曲,这些曲子也可以认为是词牌的前身。
而到了宋朝以后,词牌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上千个,在那些词人中,仅柳永一人就使用过多个词牌。这个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唐时期的词牌总和。
可见古代文人对于新兴体裁的创作热情有多么高涨,因为他们也想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文学高峰。
古代文人“喜新厌旧”的原因之二:词与诗的受众面不尽相同
谢灵运曾在《山居赋》一文中写到:“诗以言志,赋以敷陈,箴铭诔颂,咸各有伦。”
也就是说,在古代文人的心目当中,尤其是在宋朝以前,诗歌在文学界的地位是非常高尚的,极其具有高雅的气息。如《尚书·舜典》也有这样的记载:“诗言志,歌永言。”
古代的教育但是由于古代的教育条件所限,普通百姓阶层中,真正能够懂得吟诗造句的人其实并不多。更何况,唐朝年间的诗歌对于格律的要求已经逐渐严苛,每一首诗的字数也都非常工整,所以在遣词造句方面往往都异常讲究。
就像苦吟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著名诗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那些文化底蕴更差的普通人呢?像那些高雅到极致的诗句,也许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如同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
而且古人在作诗的时候,经常为了提升意境或者对仗工整,采用一些生僻字。这样一来,就使得普通人理解起来更加费劲。所以唐诗的受众面,往往都是那些具有深度文化底蕴的社会上层人士,如王公贵胄,甚至是帝王。
因此唐朝那些大诗人的作品,其实大多数都不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而是写给与自己身份相似的文人墨客,或者是那些达官显贵。而且在唐代以诗文享誉朝野,然后再走入仕途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与此同时,这些不成文的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唐诗的格局,使那些诗人很难站在更加广阔的角度去创作。或者说他们的思想格局一直都停留在自身和上层社会,很少能够真正站在社会底层的角度,去创造出别有新意的文学作品,这也可以看作是唐诗的一大遗憾。直到后来宋词的出现,才将这个缺憾进行了填补。
由于宋朝的经济比之前更加繁荣,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更进一步的精神和文化追求。所以文学作品走向大众化,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也就是说文人墨客们的作品受众面,已经不单单是那些王公贵胄,或者各式各样的社会上层人士,普通民众也需要有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学作品。在这个时候,词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根据《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来看,词的形成,其实是源自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经过后来的文人加以塑造,这些民间曲调才终于被引入文坛,逐渐发展成了词的形式。
然而对于民乐来说,俚俗粗鄙一直都是其天然倾向,它不像股市那么讲究,对于字数和对仗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苛刻,倒更像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顺口溜,非常脍炙人口。同时还能够配上清新明快的曲调,将那些文字进行歌唱。
这种曲调与古乐府的调子可不一样,古乐府的曲调大多庄严肃穆,显得非常正规化。而与词牌相互配合的曲调,这无疑更加随意,句式长短不一,节奏丰富多变,显然更为符合普通大众的口味。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词这种文体一直迟迟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即使在宋朝初年,也依旧被当时的文人墨客当作一种娱乐性创作,而并非正规性的文学作品。
不过后来随着范仲淹、苏轼、欧阳修等几位著名词人出现,词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了能够与唐诗相互比肩的程度。此后再加上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宋词终于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
那么由此看来,唐朝之后的这些文人之所以会“喜新厌旧”,更加偏爱词这种文体,显然是在顺应着时代的潮流而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诗远不如词更有“市场”。
毕竟文人墨客写出来的作品,虽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怀,但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从而传递自己的心境。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他们对词的偏爱也就可以理解了。
总结:“喜新厌旧”才能继往开来
有人说,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耀眼明珠,足以与唐诗争芳斗艳,照应着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
然而宋词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其实与古代文人那种“喜新厌旧”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他们不满足于拘泥于前人的辉煌之下,所以才会不断寻求突破创新,探索全新的文化领域,造就出足以与唐诗媲美的宋词。
总而言之,这种“喜新厌旧”的态度,其实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秉承这样的理念,才能不断继往开来,为传统文化打开新的篇章。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