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
沉潜26年最新长篇小说力作
在一片叶子的乾坤中,
品饮世间人情,体悟命运流转
茶人精神,江南文化,家国情怀
见证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中的百年中国
00:50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四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王旭烽长篇新作《望江南》出版,无疑是开年的重磅文化新闻!
“虎跑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赏桃花,诸如此类的天然画卷将春景锁在水边,剩下流动的,是牢牢占住春和景明核心的那杯龙井。”
茶贵春早,在迎接“春”的仪式里,“龙井”无疑是江南人舌尖上和心尖上那一点撩拨。而就是这杯龙井,有位作家潜心创作了26年。
她,就是王旭烽。
26年刹那间,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一书的创作延续了茅盾文学奖颁奖词所赞誉的,“茶的清香、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在20世纪获奖后,她没有停下手中那支笔,依旧潜心写作,写茶,写杭州,一写又是这么多年。
人生能有多少个26年?人又能有多少次机会专注于一事?
王旭烽的创作之路,就如同东坡先生笔下的“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既有历史的沉淀与眷恋,又有新春的朝气和希望。在《望江南》中,我们看到的是茶一样的温和、韧性,是一生的豁达、洒脱和不惧。
在问及为什么会创作茶人系列小说时,王旭烽说:“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
一份春天的礼物
一位新杭州人,如果要为了解这座城市做一份攻略,方法有很多,选择也很多。但我会建议你带上一本《望江南》,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到真正地道的“杭州”。
例如,在小说的第29章,作者就写了杭州的寺庙。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比如灵隐寺及周边大名鼎鼎的与天竺香市相关的三寺庙,从前花朝到端午,人们坐船渡西湖或从陆路绕行到茅家埠上香古道,又是拜佛又是春游,热热闹闹历时四个月之久,善男信女扎堆,喝茶可以,研究茶恐怕是不行的。”
对于向往杭州的人而言,“灵隐寺”“三天竺”这些地名一定不会陌生。但真正走进杭州后,你会发现,杭州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杭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幽深,更值得探寻,也更需要“玩法”。
跟着《望江南》走读杭州,你会发现,虚与实,远与近,束缚与自由,这些看似对立的关系,都在书、人、世界的穿梭中,贴得更近,领悟得更深。
书中的字里行间满满的翰墨之气。王旭烽对古典文化如数家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关于制茶、采茶、泡茶等细节描写精致典雅,人物刻画真挚深情,将杭氏生活和民族变迁写得生动有趣,又荡气回肠。
与茶叶的颜色一样,《望江南》也将绿色作为封面主色调,以灵隐之南“天竺三寺”与周围的群山为主图,画出一条杭嘉和寻址之路。这条路,杭嘉和走了一生;而我们很多人也正是如此地终其一生在追逐着……
封面中心的灰色方块,是烽火中被忘却的人群,是隐匿的处所,是我们生命中的未知迷雾,也是“未老”的、永远值得期待的那部分春天。
人生是一杯越泡越有滋味的茶
“茶在最好的能掐出水来的时节,芽就被摘下来,然后被手揉捻,在火锅里炒,倒进罐里封存,暗无天日,有一天开封,被沸水冲泡,够狠了吧,但当它被制成世上最美的甘露,然后被喜欢的人一口口地品尝,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灵*的一部分,最软的、最柔的那部分,是不是说明,最极端的东西都是会转化的呢?”
王旭烽写茶,也写人。
在《望江南》中,数十人悉数登场,家内家外,关系交缠。没有纯然的好人,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有的只是在时代中浮沉的人。
杭嘉和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嘉和与父亲不一样,虽有兰蕙心,却为事茶人。祖上荫赐早已耗尽,他得养家糊口,难得风花雪月,故父亲口中只闻其香的兰花,到嘉和眼里就成了经世致用的兰花。”
比起杭天醉,杭嘉和少了才子的浪漫,多了茶人的务实与理性。在他的身上,我们真正读懂了“安放”,真正理解了“自洽”。他明智地将传家宝分到亲人手中,由他们自己保管;他也毫不吝惜将家宅、土地捐献给国家,为国家分忧解难。
人生在世,每一个时刻总会遇见不同的境遇,分离、团圆与死亡,忧伤、烦恼与欣喜,汇成各种味道,浸入到人生这杯茶中,越饮越有滋味,冷暖自知。
在大的不能再大的日子里,普通人怎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是杭家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要问自己的问题。
端起茶杯,读《望江南》,恰如采摘一片初春里最新鲜的茶叶,春意隔着纸张散发开来,氤氲香气,柔软清丽。
这是春天的味道,也是人生的滋味。
精彩书评:
一本等了26年的书,将“茶人故事”说完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茶之风骚行到明清之际,陈曼生算得上个中翘楚。
说陈曼生,其实是说曼生壶,而说到“内清明,外方直,吾与尔携藏”的曼生壶贯穿了《茶人三部曲》。
还记得看完第二部后,似乎时间上出现了断层,那一段艰难岁月,那一段澎湃激情,那一段多少人都无法忘怀地时光,在指缝中倏地流过了,颇为可惜地合上三部曲后,念念不忘的是在那年光中又会上演着如何的惊心动魄,又会有怎样的悲欢离合?
而今时隔26年后终于迎来了王旭烽的新作《望江南》,上承《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下启《筑草为城》,终使“茶人”系列得以完整呈现,勾画出近代、现代和当代史上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1.
《望江南》写的是西湖边制茶大家杭氏家族。书中的字里行间满满的翰墨之气,王旭烽对古典文化如数家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关于制茶、采茶、泡茶等细节描写精致典雅,人物刻画真挚深情,将杭氏生活和民族变迁写得生动有趣,又荡气回肠。
嘉合的稳,嘉平的慧,吴觉农的执,叶子的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时代变迁、人事飘零,伤害、贪婪、背叛;淡泊、坚守、宽容,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生存与生活。前尘若烟,杭家兄弟姐妹,走了的,死了的,活着的,从喧闹到孤寂,从辉煌到平淡,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或痴或癫,或喜或悲,或淡或躁,却也至情至性。
王旭烽写出了世间最复杂的情爱,男女之情,手足之情,挚友之情,父母子女之情,难言的情愫,凄凄楚楚,怯怯惶惶,悲悲痛痛。世事无情字有情,文字可以让过去的光阴凝固,让逝去的生命复活,人物不卑不亢,文本背后也透露出王旭烽的从容淡定,不矫揉不造作的大家风范。
2.
《望江南》很“江南”。在语言上,很地道的习俗俚语在书中穿插,文字雅俗共济;在内容上,扎实有物,行文流畅大气;人物也饱满鲜活,语境生动传神,于无声处胜有声。
小说穿插有制茶,采茶,泡茶,茶叶的种植,传说,茶叶的工艺、习俗的再现,包罗万象,奇情异致,皆有据可循。那种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情趣与意蕴,在物质层面上就是讲究生活的精致,细节的到位,凡事都有出处。
有人说王旭峰言辞中带着掉书袋的“累赘”。但正是这些所谓的“掉书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也算曾经的朱门大户,也是曾经的养尊处优,旧时光里的琐碎渐渐远去,但饮茶,爱茶的讲究代代传袭,习俗规矩却仍然顽强地存在于家族的各个角落。
3.
茶是拉住欲望的强有力的物件。
从春秋到两晋,茶文化叫俭,不是勤俭,而是内敛。“俭”这个词是在贵族里产生的。两晋时出现了儒家道家,出现了“俭”的风气,就是为了抵抗奢侈。中国文化有一个理念,有相应的力量,冲出去的力量有多强,抓住他的力量有多强。就像一滴水,有两种力量,一是拼命往下落,一是被外面的张力裹住的力量。
在《望江南》里,这就体现在王旭烽塑造的诸多人物上。有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人放浪形骸随波逐流。一出世一入世,一退一进,一诉诸于内一求索于外。相似的命运在几代人之间轮回,时代洪流的裹挟中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王旭峰写到了杭嘉和,嘉平,叶子,杭汉,更写到了当代第一茶人——吴觉农。
他虽不是故事主角,却体现了民族危亡中的大夫形象。吴觉农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因为有大爱而有大抱负,若无此爱,你根本无法想象,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最艰苦的岁月里,华茶的生产和销售不但没有随着战争而凋零,反而达到了新的高度。若无对祖国的大爱,你根本不能想象,他开拓了那么多的新领域:茶学教育、茶学科技、茶叶销售、茶业产地检验、茶文化研究……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社会里绝不乏爱茶之人,但把爱茶与爱国、爱我中华民族完完全全地重叠起来,为之奋斗、呼号,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至看到光明到来的,当今中国茶人,觉农先生为第一人也!
每一个茶的时代,都会诞生不同的茶人。古往今来,多少茶人茶事,如片片茶叶,浸润出一盏永恒的芳茶。几经转手的忘忧茶庄,见证着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局,也阅尽了世间百态,离合悲欢,与杭氏家族一同经历世事变迁,在风雨中飘摇而不倒。
读罢这部带着龙井香气的《望江南》,脑海中反复吟诵着苏轼的那句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恩惠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